综推:安达VS瓦依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史诗级对抗——我眼中的《乐队的夏天》S3E

这一期太精彩了,按照以往惯例,一对一对的来。本期是豪迈悠扬的蒙古游牧民族音乐对战安宁细腻的西南农耕民族音乐。 先浅聊一下组队选歌环节。
组队上,有的是意料之中,比如民族的、关于土地和自然的安达VS瓦依那(十八上台就毫不犹豫地说出选择安达,确实太惊讶,是真的喜欢),同样都属于大佬的声玩VS火星电台。同为老牌电子乐队的nova heart和超级市场没有对狙,反而分别和两个年轻的乐队新老PK,属实有点惊讶。最惊讶的是,活跃于台北的康士坦直接正面硬刚来自东北的冠军选手二手玫瑰,不成功便成仁,也不丢份。
选歌上,不知是不是听到了我的呼声,这季终于改回第一季选择歌手而不是从直接从固定歌曲中挑选。我在之前说过这样的好处:一方面,乐队在歌曲的选择自由度度上比较高,另一个方面方便大众从两首歌认识一位歌手。这次的歌手除了陈奕迅、王菲、王心凌外,可能大众特别是00后们听其他歌手的歌比较少(比如冷门歌手孙燕姿),甚至可能很多年轻人就没听过张雨生这样曾经在30年前红极一时的巨星。选歌环节挺有综艺感,一群成熟的摇滚人、乐队人用掰手腕甚至抢椅子这种“低幼”的方式决定所选歌手,太欢乐了,特别是吴宁越太逗了。最终的选择结果:
安达组合+瓦依那:陈奕迅
康士坦的变化球+二手玫瑰:王菲(第一轮亚军季军PK,主唱改编前女友的歌,这话题度爆表了)
Nova Heart+新学校废物合唱团:张学友
超级市场+散人:孙燕姿
声音玩具+火星电台:那英
布衣乐队+柏林护士:罗大佑
回春丹+麻园诗人:王心凌(替苦情浪人捏把汗)
Mr.miss+咖喱300:刘欢
橘子海+八仙饭店:张雨生


NO.29 :Joyside×辛爽:《Dong Dong Dong》
词曲:边远
编曲:Joyside
主唱:边远
吉他:刘虹位 于明垚
贝斯:刘昊
键盘:陆成
鼓手:李凡(特邀)
这首《Dong Dong Dong》是joyside在《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女神合作赛的歌曲,深情、浪漫,有种成熟男人在一段恋情结束时的遗憾、果断和干脆。辛爽在后半段加入17年后重组的Joyside时挺让人激动的。但是不知为何感觉辛爽和乐队特别是边远的互动很干,可谓毫无默契。
辛爽作为joyside的前乐手在第二季就被cue到过,搞过音乐的他对音乐有独到的理解和把控,他的作品里充满了音乐元素,两部都大火的剧里面的音乐也热度不低。《隐秘的角落》里的《小白船》,《漫长的季节》唱红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还有马队的舞曲,更不用说每一集结尾不同的片尾曲,每一首都跟本集的主题和剧情密切呼应。所以邀请他替代高叶相当可以,搞不好的话有的乐队会进入他下一部大热剧的歌曲备选单。
接下来,正片开始。
安达组合 VS瓦依那
陈奕迅歌曲改编

NO.29:安达组合《孤勇者》
词:唐恬 曲:钱磊
原唱:陈奕迅
编曲:安达组合、伊拉图、色·恩克巴雅尔
蒙古语翻译:苏门花
长调:其其格玛、毕力格巴特尔
马头琴:博·那日苏、乌日根、赛汗尼亚
呼麦:博·那日苏、乌尼、青格乐、乌日根
吉他:阿·乌日根
陶布秀尔/Rap:乌尼
低音马头琴/Rap:青格乐图
冒顿潮尔:青格乐
鼓手:宝音(特邀)
得分:241(225/244 11/20 5/5)

这首游戏动画主题曲的歌去年以来特别是疫情期间、中小学生之间大火,光B站MV的播放量都2000万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学。相信大部分人没听过全曲,也会哼几句“爱你孤身走暗巷”。这次完完整整听了,整首歌有高低起伏,那种重整旗鼓、遇挫越勇的劲儿,在歌神Eason完美的演绎下,确实有他火的原因。
安达组合主唱大哥毕力格巴特尔的选择也是对的。这首歌跟激昂壮烈的蒙古音乐比较契合。所以在改编上,整体对词曲没有大动,而是在整首歌的延展、丰富和放大上下功夫。

比如整体歌的结构上除了增加了蒙古长调的段落外,主副歌的结构上基本与原曲接近,有松有紧,虽然主歌都是松,但是原曲开头是失落的低沉的稍稍有点丧的,改编后则是一种战场上的肃杀与悲壮感。intro依然是第一赛段金戈铁马、勇往直前奔袭的先锋军。之后几把马头琴如马鞭与脚蹬,与DuangDuangDuang马蹄似的鼓齐奏,那种齐刷刷的稳定律动几乎充斥在整首歌的始末,像是一列蒙古骑兵即使战局不利也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战斗序列。
蒙古语的歌词也是特别的加分,特别是那句yamado(“他们说……”那句,蒙语是什么意思,查了一遍就是没找着,求解)特别好听,辅之以重低音的Beat和几乎可以睥睨核嗓的蒙古呼麦、合唱。喜欢里面的女马头琴手赛汗尼亚,名字美,人特别的英姿飒爽。

还有加入的不可或缺的男女主唱的长调。很多人这两个人是大祭司,其实不然。女主唱新加的歌词是一种停顿、长思与辗转,接下来整体节奏在肃杀中多了一丝温暖的力量,是buff前的蓄力,可以说是女祭司。但是之后的男主唱则不然,长调一出,那种大开大合的宽阔,更像是主将可汗、万军统帅,又像是镜头从战场之间拉向天空、从上往下俯视指引他们的腾格里长生天。原来,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蒙古骑兵仅仅是是蒙古可汗手下一个个勇武肃穆、闻令而动的士兵,真的一下子眼界心胸就打开了。怪不得大家对主唱大哥都敬畏有加。但是我仍感觉,带着那几句吟唱虽然让整首歌更加完整,但是如果去掉、直接音乐稍稍一转、停顿后,直接上蒙古长调,那就是两军大决战更爽。
如果说陈奕迅版的《孤勇者》是自己与自己单对单、“孤”而后“勇”的话,安达的改编更强调的是“勇”,是军队中士兵之间、将士之间战斗中的互相鼓舞。总之无论是歌曲本身的燃属性还是安达自有的气势,让这首歌与第一赛段一样,极易感染现场观众,跟着一起摇晃身体,所以高分是必然的。但是还是期待在之后的赛段,自称现代乐队的安达有不一样的表演。


NO.30:瓦依那《好久不见》
词:施立 曲:陈小霞
原唱:陈奕迅
主唱:岜農、十八、路民
吉他:十八
打击乐:路民
牛腿琴:刘汉超
竹筒琴及采样:岜農
编曲:岜農
得分:234(217/244 12/20 5/5)

虽然瓦依那与安达一北一南、风格迥异,但是双方在改编陈奕迅的歌曲上也有相同的地方,整体都是起承转合、比较完整而且有张有弛;都新加入了更加民族的乐器(冒顿潮尔和牛腿琴);都使用了自己的语言,这样在人声上产生理解上的陌生与隔阂,让听众更加专注和沉浸在美妙的曲中。不过瓦依那这首《好久不见》是一首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改编。
战争是偶发的,生活是寻常的。
生活中那些相见与别离、寂寥与想念则是每个时空的人都经历过的。
张亚东说开始的音乐动机特别好,那种起伏回转的竹水之音,不断地重复、重复,构成了整首歌的background。数了数这个动机正好六个音,刚好对应这首歌的六个段落。
第一个音 ,开始即别离。路民和十八的唱,歌词基本是中文原曲,没有变。没想到手拿稻束敲鼓的路民声音也这么好,太像张震岳了,相对岜農更加的年轻。这一段明朗而积极,带着离开故土去他乡闯荡的新奇与憧憬。
第二个音 ,期待再相见。岜農的声音起,用状语唱出了那句让张亚东落泪的“今天你会不会出现,在那山那水那田”,高亢而忧伤,包含着刚刚离别后空落落的失落,和希望再见的期待。我是从这儿开始特别是听到亚东的提醒重新听时候,和冯海宁一样泪失禁了。


第三个音 ,白日漫且长。牛腿琴声音起,类似二胡但是更加的轻柔纯粹,丝弦之音与竹水之声相互呼应,悠长聊赖,像极了乡下胡同口坐了一天的老人,时不时看一眼远处,就单单为了看看是否有下工放学的自家人,充满了期盼。
第四个音 ,何时能再见。那个一开始起伏回转的音乐动机没了,岜農再唱起那句“今天你会不会出现,在那山那水那田”,声音也不那么高亢了,期待变成了疑惑,他(她)今天会回来吗?眼神一直明亮的十八变得哀伤,抱着吉他坐了下来。

第五个音 ,人面何处去。轻柔纯粹的牛腿琴声有一丝的杂乱,音乐动机又慢慢有了,单纯的期待变成了忐忑的期许、祈祷与辗转反侧。
第六个音 ,鸟儿飞不回。整首歌在岜農的一句悠扬的“鸟儿飞去不飞回”中结束,戛然而止变成了留白,是欧亨利式的悬念:小鸟飞走了没有飞回来,那么离去的人回来了吗,还会不会相见,说上一句“好久不见”。
整首歌讲述了别离中的思念与期许,就像老人期待离乡打工求学的儿女,孩子期待在外挣钱养家的父母,恋人期待恋人、朋友期待朋友,而且是非常细腻又有层次地阐释了那种等待再见的心境:一开始的充满期待、耐心安静的等待,然后是未见的感伤与疑虑(是不是工作太忙耽误了,是不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了,是不是回不来了),内心无限的忐忑、反复地疑问、推翻疑问、疑问、推翻疑问,之后是漫长的等待后心里越来越不笃定,那种充满忧伤和疑虑、却又总能自我安慰式地充满无限期待的心境。
所以为什么路民只唱了第一段呢,因为不知他唱的那个人回来没回来、出现没出现。

两只乐队在票数上没差几票,所以实际上是难分伯仲,虽然最后安达胜出了,但是个人更加喜欢这次瓦依那的改编,改编的力度更大更细腻柔软富有层次,那种离别与思念是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共情的,还有这只乐队每个人身上的轻盈、活泼与明亮,让深陷世俗浮躁、焦虑、功利的我们惭愧不已。
PS:听完这两个乐队,内心由衷地感念我们的祖先,因为他们几千年来一辈一辈的经营、交往与融合,因为他们的勤劳、博大、包容,我们如今才能看到征战欧亚大陆的蒙古游牧文化和徜徉山水田园的西南农耕文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所以,还说什么呢,组团收水稻,乐夏开放捞人通道吧,赶紧的。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