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的心理咨询师不适合我怎么办?何时才能结束心理咨询?
如果你在进入心理咨询之后,发觉跟眼前的人很难诉说自己的感受、好像很难开口跟表达,别着急,有时候这可能并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心理师的问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个很讲求人际互动的艺术,而人跟人之间频率不对的问题是相当正常的,而评估这个频率对不对的参考项目包含了许多,例如经历、年资、年龄、性别,甚至是更加无形的气质等等,都在考虑范围。

当你在会谈的第一次,或者前几次,发现跟眼前的心理师难以合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跟他讨论,让这份困难能够得到澄清跟讨论,借着这个过程,让双方都有调整的可能性,同时也让来访者能够更清楚自己不喜欢、或者无法接受的部分,并通过这份了解去找到更适合的心理师。
如果会谈已经到了中期(大致而言,四次之后),开始觉得不对劲,在更换心理师之前,我们更建议您将这份感受与心理师讨论,因为这时候可能是触碰到了某些未被了解的需求或议题,对心理咨询、治疗而言相当重要。
治疗的过程会因每个人设定的目标和您的咨询/治疗师,以及双方各自所拥有的能力而有所不同。在一个较短疗程,大多是六到八次的咨询或治疗,通常侧重于问题(主要是症状或现象)缓解,若是达到稳定的状态则可能会到十二次。
在短期咨询/咨询中,大部分的人会在再次感到舒适,松了一口气,就离开咨询,结束时通常不会遭遇太多分离的困难。

不管怎样,决定留下还是离开咨询,都是来访者可以自己决定的事。在短期咨询/治疗中,治疗师会尊重来访者结束的决定,即使治疗师不一定同意这个决定。
在长期治疗中,治疗师的目标则不仅仅只是缓解症状,也包括促进对自我意识,对他人的意识,以及某种程度上能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
相对于短期,在长期咨询/治疗多出来的最后阶段,则侧重于巩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更深刻的探索,学习与整合,在咨询或是治疗中累积出来的成就。
当咨询/治疗结束时,通常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包括在咨询/治疗之外寻找关系和活动,并对自己坚定的独立性,以及充满了继续成长和改变的希望。

在长期咨询/治疗中,来访者经常会问:我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准备好离开治疗?以下几个现象可以作为参考:
首先,我们可能很难在咨询中找到有意义的话题。
其次,我们可能会开始思考我们还能一起做些什么呢?
第三,我们会注意到我们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来访者不会再觉得自己不如治疗师,并想像治疗师生活中的一切都比他们的好。
治疗师和来访者彼此都可能感到轻松、满足和失落、嫉妒甚至无聊的感觉。
另一个常见来访者的问题是:当我离开治疗室时,是意味着我们永远完成了治疗吗?事实上,与所有事情一样,来访者可以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回来参加进一步的会谈。
很多人会,也很多人不会再回来。这一切都取决于未来会怎样,生活遭遇的危机、意外的发生或对某些问题的新认识,都有可能会促使我们回来继续咨询或治疗。这样的回来,可能包括另一个短期,或长期的咨询/治疗,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会谈。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