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岁

2018-02-26 02:04 作者:面瘫shoujo  | 我要投稿

1.1

    虽然这个年纪说这种话感觉有些早,但时间确实是一把杀猪刀,还是越磨越快的那种。

    第一次被捅疼是2016年的暑假,一个措手不及就被扎了心。时隔两年,终于再度踏上了自己祖国的土地,归时已然18岁。在那之前,年龄这种东西,我向来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的。从有记忆以来,经历过一次次毕业,升学,再毕业,仿佛是无尽的循环,唯一有所改变的,也只是课业内容与身边的人罢了;在家里也一直是最小的一辈,逢年过节也不需要发表太多自己的言论。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其它方面,不管什么事情一直都会由父母准备好,而自己则不需要费太多心,只管学好自己的东西就行。即便是成年的那一天,也没有过多的情感掺杂在里面,因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于是乎,现实在我耳边「铛」得一声敲了一次钟。“往旁边靠靠,给叔叔让个道。”第一次归乡,除了入境检察官,第一个与我对话的不是朋友的问候,也不是家人的寒暄,而是首都机场升降梯内一位带孩子的女性。“谢谢。”我反应了很久,最终确认对方话中所指的对象是自己。这个当头一棒使我不知所措,也使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真的已经不小了。

    记得还在我12岁的那一年,我曾经为了让时间慢下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告诉自己:“今天我还是12岁,”但是一段时间后便淡忘了。而几乎是眨眼的功夫,便到了现在。即使自己不想面对这个事实,从今往后,年龄就是以2打头了。

1.2

    忘了是生涯中哪一任老师,曾经让我们一一列举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可以直面自己进而加以完善。随着独自生活时间的增加,没有发展出几个优点,自身本就存在的缺点却被无限放大。

    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一次次面对新的转变,内心所想的,不是尽快去适应,而是以前的日子真好。小学一年级时想念可以学半天玩半天的幼儿园生活,刚上初中却留恋小学可以开儿童节联欢会的时光,刚上高中时抵触每周只能回一次家的住校模式,飞往卡尔加里后感觉到什么都不如在国内好,到多伦多上大学后又怀念卡尔加里的轻松生活。我无法好好享受当前所拥有的,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恐惧。也便是如此,我既不能成熟起来,对自己的未来也算不上负责任。

    在上大学前,生活方面几乎全部是由父母操办,而我作为学生也算得上优秀。当年拼尽全力考上山师附中的喜悦感,是收到多伦多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所不能及的;而那时候的体质,也能在短跑与立定跳远等项目上被列为中等偏上。而出国以后最大的变化则是变懒了许多。记忆中,前16年的人生是从来没有睡过懒觉的,平时为了上学需要很早就起,周末时最晚七点多也就会醒,甚至刻意躺着会恶心;而最近几年,即使早上的上课时间迟了许多,也必须每天定闹钟,周末甚至能睡到九点以后。学习方面也怠惰了许多,在卡尔加里上的第一学期数学,几乎是在复习初中学过的内容,而似乎自那以后,思考的效率也变低了不少:在国内时可以几乎做到零失误,每次成绩出来前可以预估到自己具体的分数;而现在则是到处都是低级错误,大学以后对于难题的解答也做不出精确的判断。上大学以来,也逐渐明白独自生活的范围不仅仅是做饭与刷碗,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接二连三出现,而自己却总是尽量拖到最后。而最终的结果,则是身心被怠惰所包围。

2.1

    第一次接触ACG这个大圈子似乎是在2013年的下半年,刚上高中的时候。在那之前,对AB站以及各种动漫方面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了解。硬要说的话,从小学低年级时就一直在看家喻户晓的七龙珠。从第一部、Z、GT,一直到后来的改。现在的龙珠超虽然没有看,但也大体知道剧情的发展方向。那时候也不知道有短篇动漫这种类型,包括季番与半年番。

    其实第一次在B站看的视频是鬼畜。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不久,Z同学在班级群里给F同学分享了一个鬼畜视频,我也就点进去看了。因为那个视频是一个比较火的鬼畜区UP主做的,所以满屏都是弹幕。由于我并不知道弹幕是什么东西,反而视频被挡住,所以我就关掉了。受到Z同学影响,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驻足于鬼畜区。而那些鬼畜素材,最近也似乎不是很常见了。梁逸峰、华少,还有优越感,渐渐被各种新素材所埋没。

    同年年底,在别人的推荐下,我看了自由之翼第一季,也知道了短篇动漫这种形式的存在。

2.2

    我可以肯定地自称为一个文明的观众,但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UP主。

    我的B站账号是2014年注册的,那时候B站观众的数量远没有现在的多,视频类型也没有现在这么杂。因为当年的账号注册需要一定的二次元知识基础与弹幕礼仪的学习,因此用户群体几乎控制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大约于2016年起,视频分区改变了许多,B站视频类型的多样化得到了提升,似乎也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观众人数以及稿件数量的上升速度似乎越来越快,但是相应的,不文明评论也越来越多。印象当中,似乎最近这两年我自己几乎没有发过弹幕或者评论,反而是经常去举报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评论,逐渐从一个瞎凑热闹的萌新观众转变为社区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而成为UP主的这个道路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成为UP主的初衷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前面提到的F同学和Z同学,一个带我入了OSU坑,另一个则是带我入了UP主的坑。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2015年春天时,我补了《四月是你的谎言》这部动漫。直到现在还是印象很深,在被窝看最后一集时中间暂停了好几次去厕所擤鼻涕、洗脸、抹眼泪,以至于到现在为止这部作品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因此,最初的几个视频都是与这部番剧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然而,我却没有做好成为一个UP主的觉悟。

    出于尝试的态度,与刚接触B站时对鬼畜的兴趣,我初期制作了两个UTAU调教、AU&Pr编辑的人力V鬼畜。出乎意料的是,两个作品都因为我的填词部分而火了起来,我的粉丝数量的增长也几乎都得益于这两个视频。然而这也许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在我意识到自己没有做鬼畜的天赋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沉浸在超高播放量的喜悦当中。其实单看两个作品的调教质量,应该算得上是底层中的最底层,毕竟我一共就用过这两次UTAU,第一次的原稿甚至只是扒谱与输入音符,该有的音调变化与颤音都没有。很庆幸在评论区里有前辈指出了这些不足,日后冷静下来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在明确了“脚踏实地,不能不劳而获”这点之后,我似乎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有人从一开始关注我到现在的话,可能会注意到,我删除过很多视频。而这些视频,则是分布于不同的视频分区。虽然我不会再刻意找一些DSSQ的素材来骗点击量,但自始至终我好像没有考虑过我的观众的感受。没错,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清楚自己应该属于哪个区。经常三分钟热度,想去开一些新坑,最终又觉得无法继续下去,便又删除。

    曾经也不只一次说过“以后我要经常做XX类型的视频”,最终却没有坚持下来的。反观2015年与2016年的投稿,虽然也涉及了几个不同分区,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确实尽力去做了,虽然水平远不及其他人。因此对于以后,我希望自己可以不负初衷,找回2015年的节奏,再次减少投稿数量,从而对得起自己与观众。

2.3

    在同龄人中,除了同学以外,网络上的朋友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我对自己在“二次元”却从来没有过什么确切的定位。准确来说,我应该是在二三次元的夹缝中。网络社交中,有很多事情都想去尝试,但是就最终的结果而言,好像到现在为止也并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涉猎的圈子不少,但是却没有哪个是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了解这个”的。

    我并不认为我算得上是“哪种宅”,因为每个圈子都有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是我所不知的。

    游戏宅?并不是。虽然曾经接触过的游戏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小学时与同学结伴、亦或是十年前90后集体非主流阶段时的黑历史。我无法说出自己喜欢什么特定类型的游戏,对宏大场面不感兴趣,对单机游戏没有热情,别人连尝试推荐的机会都没有;Steam已购寥寥几款,除了高尔夫就是抡锤子。

    动漫宅?也不算。如果不算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的七龙珠等长篇动漫,从2013年年底入坑到现在也已经四年半的时间---完整地看过的动漫却也只有56部。曾经有个同学告诉我,他暑假时可以一天看一部---我看番却异常挑剔,没有喜欢的类型,感觉对了就看下去;常常去看别人的推荐时几分钟便觉无聊,也有一些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随着时间推移,对当季新番的兴趣也越来越淡。不断换代的新梗,与人尽皆知的老梗,似乎对我来讲也都是非常陌生。

3

     而无论自己有何经历,即便不想承认,青春似乎就这么过去了,现在要做的只能是继续向前看。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多彩还是平淡则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与激情。虽然没有体验过漫画中那种热血年华,却也与各个圈子的好友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没有享受过恋爱的滋suan味chou,却也勇敢迈出了那一步去追求。感谢从小到大身边所有可爱又帅气的同学、各个游戏中曾经一起并肩过的队友、以及现在逸群/花群/惠群/相对性状/秋名山/南栀花/yuyu的后宫/小逝的后宫/卡群/寒月科技/-SAO-/B站与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朋友。庆幸身边的人一直可爱又善良,自己已经很幸运啦。


20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