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言文实词:寸咫尺寻仞丈

2022-11-26 11:44 作者:解语析文  | 我要投稿

寸咫尺寻仞丈

《大戴礼•王言》中说:“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这段话道出了“寸”、“尺”、“寻”的长度是古人根据人的指、手和肘确定的。(长度随时代变化有变化)


时代不同,转化不唯一。

1.寸

  “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只手,“又”下一小横为指事符号,指出中医学上诊脉之处,也即为寸口处。

 

2.尺(十寸)



在甲骨文中,长弯竖表示整个手臂,中间的一点是指示符号,表示手臂的弯曲处,即曲肘部。整个字形,表示从手掌边缘到曲肘部的长度,这个长度即一尺。在金文中,“尺”像一个弯着腰的人形,下边的一点是指事符号,表示从脚踝到膝盖的长度约为一尺。又有人认为,尺为一拃,即张开手大拇指与中指(或小指)之间的长度,亦肘至寸口即“手臂”的长度。

 

3.寻(八尺)


人的两臂张开的长度,人两臂张开时,看上去像有所期待,因此“寻”引申为探究、研究、追寻等意思。

 

*仞(八尺或七尺)

《说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寻。”不过对于“仞”到底有多长,古书上说法不一,有说八尺者,也有说七尺者。也有的人认为“仞”字所以从“人”,就是由于“仞”所表示的是一人高,我看此说也不无道理。也有人认为一人加一把护身刀剑的长度就是“仞”。由于“仞”可以用来测量长度,因而引申为“测量”的意思,动词。

 

4.丈(十尺)


《说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从又,持十。”其中的“又”就是“手”,手持“十”,表示十尺就是一丈。段玉裁注:“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根据古代的尺码,一个成年的男子约有一丈高(实际上不到一丈高,所取为约数),所以古人称成年男子为“丈夫”,而称那些伟男子,则为“大丈夫”。


 


文言文实词:寸咫尺寻仞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