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极洲战争

2021-06-01 14:19 作者:LWRCM6  | 我要投稿

       南极洲战争(英语:Antarctica War),联邦一方称泛大洋-南极战争,澳大利亚称南极领地战争,是泛大洋联合体与南极联盟因势力范围与意识形态冲突而爆发的战争,双方的目的为争夺人类领域的控制权。战争是由泛大洋联合体发动,最后以南极联盟垮台,联合体建立南极封锁区而告终。

  战争起因

  2078年后,随着部分南半球国家选择加入南极,并致使南极联盟成立后,联合体与罗联,南极的关系日益恶化,非洲南部国家与南美洲国家的加入南联的举动使得罗联与联合体都对于这个位于极地,且由科学家建国的新兴国家联盟产生的严重的敌对态度。尤其是泛大洋联合体,阿根廷、乌拉圭与巴拉圭的加入立即引起了智利与巴西的警惕,这种一直向北延伸的亲南极态度是泛大洋联合体与南美洲盟友国家绝对不希望发生的。而三方在太空领域的竞赛使得人类领域再度进入到一个剑拔弩张的时代。

  对于新兴势力南极联盟,联合体最高指挥部开始着手加强南半球的驻军情况。英国武装部队于2080年宣布在福克兰群岛增加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与3支战斗机中队。同时联合体空间军开始加强对于阿森松航天基地的武装情况,依照联合体武装部队2080的计划,海军陆战队将划拨3个旅的地面战斗部队作为轨道突袭部队,用于全球快速部署行动。

  这种政治上的对抗一直持续到2085年,在罗南关系彻底破裂后,罗联宣布开始对于南极进行封锁。并且通过了《针对南极限制法案》,这引起了南极政府的极度不满,南极政府号召所有胞民返回南极。三方关系就此破裂。

  2086年,延边国家爆发大规模骚乱,而南极方面的菲利普博士与他的妻子在撤离行动中失散,最后被南极方面认定在群体性事件中身亡。罗联与南极互相指责是对方的过错。在这场外交冲突中,联合体与罗联罕见的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这场外交冲突也象征着罗联与南极的关系完全失去缓和的可能。

  与此同时,南美洲的阿根廷与英国再次因为福克兰群岛归属产生摩擦,皇家海军光辉号航母战斗群立即被派往南大西洋,同时空间军第3打击群在外太空就位,瞄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阿根廷主要城市与工业区。双方的军事对峙持续了20日,期间南极战略空军的物质穿梭舰与皇家空军的F-58C战斗机在高空发生遭遇,双方互相使用火控雷达锁定对方,根据南极空军的事后报告,雷达操作员发现巨龙雷达在锁定皇家海军战斗机时,出现了信号中断与火控系统失效的情况。迫于联合体的压力,阿根廷一方选择撤离其部队,3日后,皇家海军从南大西洋撤离。南极此次支持阿根廷的举动顿时引发了英国国内的不满,将南极视为联合体敌对力量的态度开始逐渐蔓延。

  2089年的延边国家暴乱导致了罗联与南联的武力冲突,并以罗联海军的惨败而告终。面对此次冲突,美国政府与其他联合体成员国宣布美国海军与皇家海军将共同在南太平洋与南大西洋建立警戒区,并宣布如果南联海军越过警戒区。就视同南联向联合体宣战。

  开战日

  但斩蛇行动的成功使得南极联盟认为胜利是唾手可得的,而菲利普博士在堪培拉出现的讯息使得TASA与MID最终决定冒险前往澳大利亚进行秘密救援,然而TASA的行动导致堪培拉的纳米武器泄露,造成了上千人死亡的结果。而参与行动的南极特工被澳军支援部队全部击毙。这场人为的灾难导致泛大洋联合体在24小时内决定对南极联盟开战。

  2089年11月9日,泛大洋联合体秘书长沃尔特.埃蒙斯在伦敦发表声明,表示联合体将不再承认《南极公约》的效力,英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将恢复对南极领土的权力诉求。次日0时,泛大洋战略协约联合体正式对南极联盟开战。

  在联合体宣布开战的同时,联合体海军与联合体空军共同向南极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联合体空间军展开轨道轰炸。由霍普金斯号航母战斗群与企业号航母战斗群组成的TF23特遣舰队开赴罗斯海,展开对南极海域的封锁行动。澳大利亚陆军,英国陆军,皇家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开始集结,通过海运,空运与太空运输前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着手开始展开对南极的战争。行动代号为“粉碎文森峰”。

  2089年11月11日。作为回应,南太平洋上的南联海军舰队驶入了警戒区,与霍普金斯号航母战斗群遭遇。时任战斗群指挥官下令对南联海军发动空袭,超过48架F-58E战斗机升空发动了袭击。

  双方的战斗只持续了6个小时,尽管南联拥有坍塌立场技术的情报收集与火控系统。但泛大洋联合体在飞行控制,量子计算机,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航空发动机与隐身技术等方面上占据有绝对优势。南联空军的战斗机雷达对于美军F-58E战斗机的探测能力被梅塔特隆干扰系统压缩到几乎接近于零。即使南联飞行员发射了主动空对空导弹,美国海军的战斗机也可以加速至5900km/h的极速甩掉它们,或是用高G机动摆脱追击。南联空军的战斗机在超视距空战中根本无法锁定与命中美军在近地轨道上的F-58E战斗机,而极少数战机突入常规距离的空战后,自动作战载具出色的空战水平与先进的战机性能则成为了南联空军的噩梦,数量与技术上的双重优势使得南联战斗机一架接一架被美军击落。而舰载机编队投放的ADM-370C诱饵系统则有效的模拟了各种假信号,将南联的多轨道低空导弹引导向错误的目标,掩护联合防区外反舰导弹突入南联舰队之中。

  最终在损失了3艘驱逐舰与2艘巡洋舰,负责掩护的8架物质穿梭舰与3个战斗机中队全部被击落后,南联舰队只得撤出警戒海域向南极地区逃去,而它们的对手—美国海军仅失去了4架F-58E战斗机与5架MQ-55G无人电子攻击机,以及DDG-312驱逐舰舰体受损进水。

  此次海空战及其结果让泛大洋联合体决定对南极进一步动武,2089年11月13日,联邦议会进行了战争决议投票,并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战争决议。同日,泛大洋联合体正式对南极联盟展开全面军事行动。

  全面战争

  战争爆发后,联合体开始了对南联的全面战争准备。在战略安全部与SOCOM的指挥下,CAG,DEVGRU,RAIDERs,SAS,SBS等特种部队被派遣到南极展开了特种渗透作战。对南极空洞城市的维生系统进行破坏,以及对南极联盟高级官员展开暗杀行动,其中最为成功的行动是对于南极首都的袭击。南极内务部长与多名内务部高官被UKSF暗杀,而JSOC部队则击毙了南极的议会议长与国防部长。战略安全局对于南极的气温维持系统的破坏使得空洞城市经历了一个痛苦的阶段。而澳大利亚军方的G3纳米武器的破坏也使足有40万南极居民死亡。

  2090年2月15日,装备矩阵力场系统与新星脉冲装置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约翰·巴里号航母战斗群、企业号航母战斗群与特伦顿号航母战斗群)与皇家海军特遣舰队(怨仇号航母战斗群、皇家方舟号航母战斗群)驶入南太平洋的南极海域,同南极海军主力舰队展开了战争爆发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舰队战。舰队数量占压倒性优势的联合体海军聚集了110艘各型水面舰艇与1800架次从澳大利亚起飞的陆基航空部队。

  此次战争的结果极具毁灭性,南联舰队的逆向坍塌技术产品被联合体的矩阵力场强行干扰,所有电子设备均陷入失效的状态。接下来的10小时中,泛大洋联合体的舰载机部队对陷入单方面屏蔽的南联舰队展开了超饱和打击,手推车”空中炮艇与NAR.Cop NB-70物质穿梭舰被联合体海军F-58E超高速战斗机逐个击落,接着F-58F战斗攻击机将致命的AGM-450超高速反舰导弹射向南联舰队,挂载矩阵6干扰系统的E/A-58G电子战攻击机则不断投掷具有电子压制与反舰战斗部的ADM-C防区外导弹,压制并摧毁南联的电子设备。而AGM-340超高速反舰导弹不断从各个方向与高度突入南联的防御圈中,单发重达550kg的战斗部足以将南联的战舰彻底摧毁。将那些战舰从内部撕裂。交战10小时后,南联舰队被联合体舰队完全摧毁,而后者付出的代价远远轻于它们的对手。

  到16日凌晨双方舰队从战线脱离时,南联海军损失兵力已达投入数的80%以上。自此南联海军再未进入过南太平洋。而美国海军与皇家海军的战略打击核潜艇开始了它们的下一步行动----奥丁行动。5艘德克萨斯级战略核潜艇与2艘光荣级战略核潜艇从所罗门群岛海域与阿森松岛海域向南极空洞城市发射了70枚利维坦D12战略潜射核导弹。420枚550ktTNT当量的N2核弹头摧毁了南联的空洞城市上层与重要海军港口,以及37%的工业系统。

  与此同时,泛大洋的地面部队开始越过巴拿马运河与赤道,向南非地区与南美洲发动战争。这场历时近6个月的战争以泛大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英军的竞争者4主战坦克与美军的M7A4SEPv3主战坦克犹如猎鹿一样的将机甲部队与步兵摧毁。而空中优势也被联合体空军牢牢的把握住,在矩阵力场的干扰下,美国空军战略打击部队与空间军舰队对开普敦,加拉加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重要城市展开了战略打击。2090年7月10日,英国陆军第4装甲旅与美国陆军第3步兵师攻破好望角,7月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远征旅与皇家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攻破合恩角。自此南联的同盟国部队已经被联合体武装部队全部歼灭。7月30日,已经损失殆尽的南联政府决定停战,同泛大洋联合体和谈。

  2090年8月9日,南极政府同泛大洋联合体在日内瓦进行和谈,但双方就遗迹坍塌技术问题的去留产生争议,谈判破裂,泛大洋空间军发动星系行动,对南联再次进行多轮战略打击行动。并于8月20日趁南极军队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攻入南极。双方于德雷克海峡与威德尔海展开第二次大规模海战,在南极的基地、残存舰艇以及空军遭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战局开始呈现一面倒的状况。联合体军队开始大规模进攻帕默半岛,空洞城市只得下令残余南极军队撤退。驻防埃尔斯沃思地的南极国土安全部队紧急赶来支援。然而,支援来得太迟了,帕默半岛的南极兵力已经损失了80%。残余部队撤向本土地带。25日,泛大洋舰队进入陷落的帕默半岛,威德尔海战役结束。

  与联合体军团的交战使南极联盟意识到,坍塌技术并非万能的技术。而它们依靠坍塌技术所获得的情报收集技术与火控系统优势只是同泛大洋的量子计算机系统平分秋色。但泛大洋具有控制着北美洲,大洋洲,东欧,不列颠三岛与月球的广阔领土,拥有绝对的资源与人口优势。航天技术的发达则让来自太空轨道的泛大洋空间军部队则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南极洲。矩阵力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更是让南联的情况雪上加霜。

  最为令南极痛苦的是,泛大洋空间军的舰队基地根本不在地球或近地轨道上,而是在火星,月球与拉格朗日L4点,这意味着它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打击到泛大洋空间军的舰队基地,而后者则可以用轨道动能导弹,纳米脉冲弹与N2核弹轰炸南极洲。

  2090年9月2日,美国空军的战略打击部队与联合体空间军第1舰队(亨利·阿诺德号空间打击群与柯蒂斯·李梅号空间打击群)抵近南极上空轨道,发动洛基行动展开全面打击,将地表部分的南联设施完全摧毁。同时泛大洋海军再次逼近南极海域,将整个南极大陆封锁,禁止任何船只进入南极地区。否则一律击沉。并由海军,空军,空间军共同展开战略轰炸,意图摧毁南极的全部工业系统。9月10日,泛大洋联合体远征军发动“蛇魔”行动,登陆南极大陆。目标指向空洞城市。

  燃烧的冰原

  南极登陆行动后,双方的交战由海空战逐渐转向了陆战。相比起泛大洋联合体军队,南极军队对地形更加了解,但承受了巨大损失的TASA部队分散部署在各地,这些都对超级大国联合体更为有利。在地面战斗的第一阶段,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与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取得了一些进展,迫使南联机甲部队撤退。然而,南极人很快重新安排了他们在本土的军事部署,并派出增援部队,以收复他们被占领的地区。并建立了坚实的战线,阻却联合体军队的攻势。

  他们对战线另一侧的联合体部队发起了反攻。机甲部队同重装甲部队展开了最为直接的对抗,为了拦截联合体的突击矛头,南极部队投入了数倍于泛大洋部队的作战力量,并使用了坍缩武器进行大规模打击。在数量上的劣势的影响下,泛大洋军队的反突破行动遭受了滞缓,但双方围绕着一系列战略前哨的交战使得冰原上密布着燃烧的残骸。

  在常规部队展开交锋的同时,SOCOM与TASA也在冰原上展开了猎杀与反猎杀行动。在此期间,联合体军队投入了入侵者(接替进化者的下一代自动作战载具)。它们在南极控制区中成功执行了数次高风险高回报的任务,严重破坏了南联军队的后勤和通信网络,并重创了区域内的TASA部队。

  在随后的混乱中,联合体军队成功发动了一系列突破攻势,将南联军队逼到了绝境。这些攻击行动的目标包括了几个城市。虽然南极指挥官们的目标是抵抗到底,并坚守他们已经控制的区域,经过一连串决定性的战斗后,泛大洋轨道突击部队突破了北方防御圈,并联合英军第1装甲旅、第7装甲旅一并从侧翼对南极守军展开攻势,以配合正面战线上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与第1骑兵师的攻势行动。在航空部队的大规模空中打击后,TASA部队与机甲部队无法进行有效的防御,因而被泛大洋装甲部队击溃歼灭。现在空洞都市与联合体地面部队面前再无任何阻碍了

  冲突也延伸到南极的海中,潜艇舰队的对战是一场平静但致命的战斗。令海床上充斥着爆炸和哀嚎。而且可能比地面战斗更加残酷。南极人拥有大量的水下定居点,钻探站、水下农场和地热发电站,这些都被认为是高价值的目标,传统上应该被占领而不是摧毁。但联合体最高指挥部的指令是要摧毁那些水下设施,加剧对空洞都市的维生系统的破坏。因此英美潜艇舰队展开了一场无差别的打击行动。

  2090年10月,泛大洋联合体的攻势使得南极进入到一个内外交困的严峻困境下,在南半球的海域中,联合体的攻击型核潜艇与水面舰艇部队构建出了一个极度严密的海空封锁圈。而来自近地轨道的联合体空间军的轨道轰炸则将南极洲的各个主要城市与港口严重摧毁,这使得南极的物资供应完全被中断,严重的物资短缺与战争伤亡使得南极联盟的战争潜力在一年内被泛大洋联合体消耗殆尽,南极政府几近垮台。

  怨仇

  面对步步紧逼的泛大洋武装力量。南极政府为补充兵员开始动员14周岁以上的学生兵入伍,同时议会不得不批准了一项极度冒险的计划———即再次制造出一个类似于北兰岛事件的坍缩液爆发事件,以破坏泛大洋联合体在北美的核心领土,迫使华盛顿方面放弃对南极战争。

  行动的执行者由蒙德所带领的TASA部队执行,根据MID的计划,它们的任务是使用冥王星导弹向北美地区发射坍缩液,以达到摧毁联合体核心的计划。然而在2090年11月6日,行动开始后4小时,参与行动的TASA部队便与空洞都市失去联络,尽管南极方面尝试同行动单位使用任何已知方式重新建立联络,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日下午,泛大洋空间军的空天战斗机部队再次从近地轨道对于南极洲再次发动空间打击,进一步对南极联盟的城市与人口进行无差别核攻击,已经名存实亡的南极空军展开了几次毫无希望的拦截行动,然而它们连泛大洋的航空部队的雷达信号都未能收到便被空间军的空天战斗机全部击落。

  11月7日,最后一支幸存的TASA部队在罗斯海沿岸被美国海军TF-78特遣舰队与澳大利亚陆军第2步兵师歼灭,蒙德试图手动引爆坠毁的运输机上的坍缩液炸弹,但最终在美军的电磁脉冲攻击下,炸弹的电子引爆装置被瘫痪,致使那枚冥王星导弹无法被引爆。而蒙德本人也被裂解武器重创,并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俘获。

  通过记忆立方技术,与海军陆战队共同行动的战略安全局特工强行提取了蒙德的记忆(提取手术也导致蒙德死亡的结果),并将南极的相关计划送交位于Key West的战略安全局总部,该项作战行动的报告于华盛顿时间的11月8日上午9时向联邦议会公布,在经过空间军全球打击指挥部的评估后,第1空间舰队决定执行对南极的特殊轰炸行动,以作为对于南极联盟的坍缩液袭击行为与堪培拉事件的报复。

  伊卡洛斯

  泛大洋联合体的战略打击行动(代号:伊卡洛斯)分为两项同时进行的军事行动,在大气圈内,最高指挥部方面命令30万远征军展开对空洞城市的强攻与大规模打击。同时从月球的风暴洋基地,联合体空间军的第6空间打击群开始装载第5代纳米弹头准备进行空间打击。这种刚刚列装空间军的吞噬性纳米机被活体金属机械装入到2艘克罗努斯级空间打击舰——“保罗·蒂贝茨号”与“查尔斯·斯威尼号”的武器库中,并于格林尼治时间的11月8日12时从月球出发,前往南极洲上空执行轨道轰炸任务。与此同时,联合体军队开始强攻空洞城市,在上午11时左右,空洞城市防御司令部被AB-90空天轰炸机用AGM-290空射核导弹摧毁,一时间南极联盟的指挥系统处于混乱状态。与此同时,联合体装甲部队陆续攻入空洞城市的外围,与南极军队展开激烈的正面交战,协同航空部队摧毁空洞都市的对空防御系统。

  此时,战争的趋势逐渐明了,南极联盟败局已定,残存的议会迅速行动,清除原政府的势力,并通过瑞士提出缔结停战协定的请求。格林威治时间15:30,联合体秘书长在华盛顿特区宣布泛大洋联合体拒绝和谈。

  2090年11月8日20:00时,联合体舰队与联合体空军动用利维坦潜射弹道导弹与席兹空射导弹对空洞都市展开3轮战略打击,将南极联盟的各个主要居民区与军事设施彻底摧毁。同时在大气圈外,泛大洋空间军出动4支空天战斗机中队携带84发AGM-370空射弹道导弹进入南太平洋上空,并向地面部队封锁的预定打击位置投放全部导弹。致命的吞噬性纳米机在空洞都市的残骸中被释放,这场被刻意制造的生态灾难导致整个空洞都市被彻底摧毁,根据空间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战后打击评估,在最终方案被执行后的24小时内,空洞都市内的一切均被纳米脉冲弹彻底摧毁,而那些吞噬性纳米机将会永久的存留在南极洲…

  2090年11月25日,泛大洋联合体远征军正式从南极撤军,南极联盟宣告灭亡。2091年1月,失去控制的纳米蜂群最终从空洞都市的残骸扩散到整个南极洲,并造成了永久性的生态灾难,但对于泛大洋联合体,它们对于堪培拉事件的报复行动已经完成。

  ----------------------------------------------------------------------------------------------------------------

  后续

  泛大洋-南极战争是人类领域历史上21世纪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标志着第三次冷战与联合体至上论的顶峰。在世界大战后成长起的一代人在对外态度上远比它们的父辈更为强硬,而世界大战与2062东欧战争后的红利也使得这一代人更加着重于通过军事力量获取政治与经济上的利益。而联合体军队与情报机关在对外冲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军队在联合体内部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由军界精英组成的执政团体开始逐渐进入联邦议会内部,而政界要职由退伍军人担任的比例也开始上升。逐渐形成了在军工复合体、高科技复合体与传统能源系统之外的另一支政治力量。

  南极联盟在一年之内的覆灭所造成的技术冲击也不容忽视,信标派与它们的作战力量被彻底清除,是支持完全毁灭遗迹的顶点派(注1)占据人类领域主动权的开端。随后联合体在欧洲大陆与地中海方面继续施压,展开对于它们的传统对手----罗联的追击。双方的冲突随后变成了2092年的卡拉恰伊区捷别兰达市郊的一场有限冲突,在洁芙提被JSOC部队击毙后,人类领域对于遗迹技术的研究彻底停滞,该项技术研究也随着纳米战争后罗联政府垮台与全面解体而完全终结。





  “我们经历了一场彻底改变人类领域的自然灾难,也跨越了一个充斥着混乱、纷争与阴谋的时代,并与那些试图危害联合体利益的群体展开了最为直接的对抗,以捍卫我们在人类领域的顶点地位。而现在,我们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这68年中,武装部队与战略安全部为联合体做了2件事情,它们铸就了联合体军团,并打赢了战争。它们对于泛大洋联合体的贡献是不可磨灭与遗忘的。”

         联合体秘书长罗伯特·贝朗格、纳米战争胜利后对联合体各成员国公民的演讲,2105年7月19日。

  ------------------------------------------------------------------------------

  注1:顶点派指的是人类领域中主张彻底毁灭遗迹的一批人,它们主张使用人类自己开发的技术推动科技发展,达到改变人类领域的目的,而不是逆向测绘完全不可控的遗迹来达到发展技术。该派别也是泛大洋战略协约联合体的主要支持者。


南极洲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