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以外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我坐在电脑面前,打算把最近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些所思所想,关于科幻,也不止科幻。 作为一个资深的小科幻迷,我从小就喜欢看科幻作品,到大学时,更是把刘慈欣的所有作品都读完了。如今,《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剧的热播,正说明了我国科幻影视创作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 只是,我感觉到刘慈欣的走红绝非偶然,于是我留心于各种刘慈欣的相关视频,期待着他的科幻和现实产生某种碰撞和对接,或者改变。 大刘说过,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科技的变化。我想如今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便是一个证明。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出现之前,在那个用纸币交易的时代,小偷很多,大家都担心掉钱。而如今,一切的金钱都变成了数字,大家又再一次和往常一样,习惯了科技给人带来的变化。 人工智能是一个开端,它预示着什么,我们暂且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已经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短视频的AI配音,还是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正无声无息的改变着我们,塑造着我们,与此同时一个个越来越像人类的机器人诞生了。 大刘火后,有人翻出了他以前的贴吧账号,也翻出了他的评论,有一个帖子讲的是,军训压力过大。 而他的评论是,是要把人变成机器。 想到了这些,我在电脑上写下: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而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 刘慈欣的小说《镜子》里面构想了这样一个未来社会:这个社会一片光明,没有任何黑暗,那里的人和人之间有着一样的表情,有着相似的长相,因为没有任何的黑暗,文学便消失了,艺术便消失了,人类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最终,人类文明消亡了。 他的小说让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幅画,这幅画是90年代的一位画家画的 ,里面是三口之家,父母和孩子的表情都是一样的麻木和平静,他们的五官十分相似。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这篇小说和这幅画的相似之处:它们似乎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 电脑闪着荧光,飞机的轰鸣声从头顶传过,我若有所思地写下:个性正在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相似。 在大刘的《三体》中,执剑人程心通过冬眠冷冻技术,来到了几百年后的未来社会,发现那是一个和过去截然不同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连香烟盒上都有滑动的电子广告。无处不在的电子屏能够监测到你的心跳和你的心理状态,未来的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男人长得和女人一样秀美,无论男人和女人都同时拥有多个男女朋友。程心,作为旧时代的女性标杆,成为了新时代男性的爱慕对象。 我之前说过,刘慈欣作品或者他本身都可以作为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 看着电视上阴柔而秀美的男性明星,看着短视频上我经常刷到的妆容精致的男生,我感叹性别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这是一个男人可以不成为男人,女人可以不成为女人的时代。 怀着这样的感慨,我在电脑面前敲击着键盘:男人正逐渐变得像女人,而女人正在变得像男人。 我保存好了这份记录,关上电脑,从椅子上坐起来,经过了短暂的洗漱之后,便如一滩烂泥般躺在了床上。 在今晚,我将和其他所有人一起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