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反复发作,这几个误区要知道!
患有痛风的人越来越多,痛风容易发生的部位在人体的低部位关节,如手、脚等,大多患者患者喜欢拖延不治,或者自行解决,这些都导致痛风不断恶化,最后导致关节畸形甚至肾衰竭。
相信每一个痛风病友在与痛风抗争的历程中,都会经历痛风反复发作的情况。而患病时间长的病友,对痛风反复发作应该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开始的几年发作一次,到一年发几次、几个月发一次,再到一个月发好几次,最后可能长期都有关节炎、疼痛。
痛风反复发作?远离治疗误区
误区一:吃药伤肾,能不吃就不吃
真相:规范用药不伤肾,不吃药才伤肾
如果不吃药,尿酸容易长期居高不下,不仅痛风会发作得更频繁,甚至还会出现痛风石、肾脏功能衰竭、心梗、中风等不良事件。
据统计,如果痛风反复发作而不进行规范的治疗,一般 10 年之后就会出现肾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
另外,长期的高尿酸还会对心脑血管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持续慢性损伤,最终会导致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与高尿酸对身体的损伤相比,痛风药那点副作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建议痛风的朋友,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肾脏 B 超或 CT 等检查,能了解肾脏功能情况,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很多高尿酸、痛风的朋友都会出现肾脏结石,而肾脏 B 超能发现肾脏内的结石,从而根据情况进行治疗调整,避免进一步的肾脏损害。比如,对于有肾脏结石的痛风病友,通常不使用苯溴马隆。
而通过肌酐、尿素氮能了解肾脏的实际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肾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控制尿酸首选非布司他,如果选用别嘌醇,一定得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用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
误区二:长期滥用止痛药
真相:滥用止痛药会伤肝、伤肾
痛风发作时是非常难忍的,有些人形容它是“会呼吸的痛”,所以很多患者会服用大量的镇痛药,但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前面讲过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炎止痛药有三大类,分别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会带来肝肾等损害。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建议,使用秋水仙碱止痛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研究显示,与大剂量用药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同样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时,建议早期足量服用,也就是在发作的头 1~2 天给予最大安全剂量,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后迅速减至常规量,使用疗程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4~10 天。
如果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误区三:降尿酸越快越好
真相:血尿酸降得太快,会诱发并加重病情
很多患者认为尿酸降得越快越好,就擅自加大了药物剂量,殊不知这么做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必然向血液转移,刺激关节滑膜并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或者加重。
所以,在使用降尿酸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使血尿酸逐渐平稳下降,避免显著波动。
还需要提醒你的是,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是不主张加用降尿酸药物的,应等痛风急性发作完全缓解后 2 ~ 4 周再开始使用,以免血尿酸水平显著波动。
误区四:关节不疼就可以停药了
真相:关节不痛不代表尿酸降下来了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这种晶体正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罪魁祸首。
在第一次痛风发作前,尿酸盐结晶在体内平均已沉积 5~7 年,因此,尿酸盐结晶的消融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会逐渐消除。
如果不继续吃药把尿酸控制在较低水平,就会导致痛风反复发作,并由急性转化为慢性。
一般认为,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痛风的发生率越高,影响越严重。
看到这里,有些患者可能会问了,那尿酸达到了理想水平,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
并不是的!这只是药物帮助取得的结果,一旦停药,尿酸水平会很快反弹。
正确的做法是:当尿酸降至目标水平后,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逐渐减量,找到一个最小维持量,然后长期维持治疗。
误区五:痛风急性发作,输几天液就好了
真相:输液对痛风没有实质性治疗作用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的表现,很容易被认为是局部的感染或炎症,因此治疗时可能会使用大量的抗生素。
但抗生素只能抑菌、杀菌,对痛风并没有实质性的治疗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加重痛风。
因此,在痛风发作时,除非经过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判断,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
你还需要知道的是,输液这种给药方式会给人体带来一定危害:
造成药物附加损害,增加不良反应;
频繁输液会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
鉴于这些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使用药物时,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输液。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贪图“见效快”,而盲目使用输液的方式来治疗痛风。
做到这三点,远离痛风反复发作困扰:
1.急性期的守护——抗炎止痛,越早越好!
痛风发作时应该尽快就诊,自行用药有风险!
2.缓解期的坚持——降尿酸治疗刻不容缓!
缓解期需坚持规范化降尿酸治疗,并定期复查血尿酸。
3.调整生活方式——治好痛风,贵在日常!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化。痛风久病不治或者盲目治疗、错误治疗,不仅仅产生痛风石,还会危害生命!建议患者能够尽早到正规医院科学治疗。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