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主阶级和银行阶级统治的金融资本主义,通往债务奴役之路?【赫德森-文明的抉择1】

2023-07-25 23:52 作者:幼儿园抢饭第一名丶  | 我要投稿


21:48

在美国,人们认为中产阶级买房就能变得越来越富,因为他们的房子的估值会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房价越来越贵,年轻人将何去何从呢?子孙后代们将何去何从呢?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想要一套房子,将不得不为房子支付越来越多的收入;如果想要接受教育,必须支付比长辈那代人多10倍的费用,年轻人将被迫负债。


01:33

 我在中国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讨论中国如何避免陷入债务陷阱、避免跟美国和西欧一样形成金融寡头进而导致去工业化、中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中国可以学习美国的技术,借鉴美国好的地方,但你们绝不想让经济两极分化,让几个亿富翁来掌管经济,通过使其他人陷入贫困来赚钱,这是中国要避免的


02:48

《文明的抉择》一书起源于我和全球大学堂的刘健芝教授的讨论,她让我就她认为与中国最相关的话题做一系列讲座。这些讲座的主体大体上是“中国在当前历史中扮演何等角色?”我们看到整个世界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在摧毁了美国和北约国家的经济动态之外,出现了另一种选择——你可以说这些正在伤害美国的经济动态是西方文明自身的问题。美国和欧洲体系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追溯到当时欧洲是如何与亚洲等世界其他地区分道扬镳的。

05:02

可以说这本书是我对中国特色的历史经济的分析,我在本书中的关键问题是: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是理解当下全球分裂的关键。(不同之处的回答在“
工人阶级晋升中产阶级的代价是后半生都得为银行还债【赫德森-另类视野】”这个视频的09:54


03:44

 中国如何才能避免西方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问题呢?是什么把美国和欧洲所有的经济增长和财富都集中在一个我所说的“FIRE部门”即金融(Finance)、保险(Insurance)和房地产(Real Estate)部门,(财富)都集中在了1%的人口手中。在美国,1%或5%的人拥有绝大多数的金融财富,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所有的金融信贷,金融控制了整个经济,这就像是封建制度建立后地主控制了经济


05:29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一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呗”,但是美国今天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分析的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进步性相去甚远。马克思解释了工业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工业资本主义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率,并且把经济从封建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工业资本主义希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比其他国家更具竞争力,这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呢?答案就是摆脱地主阶级


06:20

从11世纪、12世纪开始,罗马教皇与诺曼军阀达成了协议,当时有些部落从南欧南下征服了这片土地。教皇说:“如何你们答应成为我的封臣,我将赐予你征服土地的神圣权利。”于是在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英格兰(征服者威廉(1028-1087年第一位诺曼英格兰国王)征服了英格兰),并占领了所有的土地;罗贝尔·吉斯卡征服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另一群诺曼人征服了法国。威廉在英格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我想要一份所有的土地清单以及我们可以收取多少租金、这片土地出产什么?生产多少庄稼?”,他宣称:“我们征服了你们,现在你们必须把一切产出、所有的剩余献给我——你们的国王,以及征服你们的我的同伴。”这在欧洲不断地重演,这些军阀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世袭贵族,被称作上议院,其本质就是地主院。地主征服了欧洲并取得了影响力,他们都是在外地主,对所有土地收取租金,不管是农业用地、还是城市用地,欧洲不得不向地主阶级支付巨额租金,由于不得不把钱支付给地主阶级,所以欧洲的资本家无法将钱投资到工厂和机器,也无法雇佣劳动力,因此,对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首要途径,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法国重农学派、还是穆勒、以及整个19世纪的古典经济运动都认为:关键在于摆脱地主以及如何发展出一种衡量租金的方法,从而确保租金流入公共部门、流入政府,而不是流入地主阶级。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改革议会的运作方式、必须改革选举制度、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治组织。


08:51

 封建主义遗毒:食利的银行家阶级。除了地主阶级之外,还有另一个剥削阶级,那就是银行家阶级。大约在15世纪之后,地主统治者即国王们,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而相互开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于是国王们被迫纷纷举债。其实基督教创立之初是反对收取利息的,当时所有的教会理事会都会反对收取利息,但突然之间,教皇与教会自己会站出来推动收取利息,目的是让军阀战争、教会渔利,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教会包庇了基督教银行家阶级。基督教银行家被称为来自意大利北部城镇的伦巴第人,或来自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卡奥尔的卡霍辛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犹太放债人。

10:06

(欧洲)早在12世纪之前就存在信贷了,那时人们也会借钱,但大多数情况下,(有息)借贷并不被提倡,有息借贷违背基督教教义,所以当时处于社会边缘的人才会放贷,只有犹太人、非基督徒以及行为恶劣的基督徒才会放贷。但是一旦贷款被用来发动战争、掠夺征服土地以获得租金,放贷的债权人就变成了最显赫的家族,一些最富有的基督教商人发展了银行业(比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摇身一变成了服务教皇的银行家),每个国家都由最富有的银行家阶级接管了政府(比如德国的富格尔家族变富后,变成了贵族;英格兰的基督教放贷人沃尔特·德拉·波尔,他的家族也都变得家财万贯),由此,政府开始被金融阶级所掌控,金融阶级与地主阶级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金融阶级收取利息费用——就像地租降低了经济中的流通的货币量一样,银行阶级通过向各国政府贷款来收取利息,若政府无法偿还的话,银行家会怎么办呢?他们会说:“好吧,把你的矿山、采矿权、土地给我们作为抵押;政府可以出钱发展公用事业,然后让我们把这些公用事业变成垄断企业;把贸易权交给我们,变成垄断企业;把交通运输行业交给我们,变成垄断企业...”——后来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就是这么干的,银行阶级接管了政府的角色,一直到19世纪,欧美政府都由上议院的地主阶级和银行家阶级共同管理。

12:27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时提出:人们必须认清事实,银行家们并不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而是试图做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做的事情,使得一国经济变得贫困,乃至于陷入更深的债务,从而不得不把更多的公共领域交给债权人阶级,一直到银行家接管政府为止。所以马克思说:“这不是实现工业资本主义的方式。”如果你想让工业资本主义摆脱地租和利息,你必须让银行和金融工业化,他期望工业资本主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事实上,德国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德国利用银行为工业融资、为钢铁工业融资,尤其是为军事、造船和军火工业融资,金融阶级与政府形成合作,但这在英国和美国都没有发生,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基本上都是由金融阶级掌控的,因此,欧洲开始陷入发展困境,但它彼时仍然抱有社会主义的理想;另一边厢,美国的商学院宣称:“我们必须帮助美国赶超欧洲”,那么美国是如何赶超欧洲的呢?实际上,美国做了很多中国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它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到必须要有一个混合经济”,我们当然需要私人主导来开发新的工业产品,发展市场,但有些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必须属于公共部门,就比如公共卫生,我们要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我们要提供免费的教育,这样每个人都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拥有更健康的体魄,从而变得更具有生产力。我们希望将一些特定的经济活动保留在公共领域,比如我们想拥有廉价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服务,这些行业和经济活动都处于公共领域,西蒙·派顿说:“政府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的第四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寻求利润最大化不同,政府部门的目标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以低成本、补贴或免费的方式在自然垄断性的领域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当政府能够为劳动力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时,劳动力就不必支付工资来偿还接受教育的费用,也不需要为医疗费用支付劳动报酬,因为医疗费用是免费的,因此,当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那些私有化国家更低,这使得美国在那个年代成了一个成本较低的国家,因此能跟欧洲竞争。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过混合经济取得了工业资本主义的领导地位,人们称之为社会主义。事实上,欧洲的主要政党被称为社会民主党或工党,似乎每个人都认识到需要一个混合经济,而欧洲似乎有机会做中国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工业资本主义的逻辑。中国通过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重新发现了这种基本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国并不是学习美国(19世纪)的发展方式,因为西方学校已经不再教美国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由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17:20

马克思说工业资本主义的命运是演变为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以比资本主义更低的价格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提供人们所需的一切,包括土地、住房、工作、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主义会免费提供人们的基本需求,这样劳动者就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不必工作那么多天或每天工作这么长时间,就能够提高生活水平,中国已经做到了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想做但未完全做到的事情。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自由市场是一个没有地主,没有银行家和垄断者的市场,但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把金融从银行家手中解放出来。

18:22

事实上,在1913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银行家把银行的控制权交给了一个新的组织,那就是美联储,他们将货币创造和提供信贷的权力从财政部和政府手中转移到了华尔街、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金融中心手中,后果就是,美欧没有遵循工业资本主义的逻辑进入社会主义,而是演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即金融资本主义。过去100年,这种经济租和垄断的金融化的结果,使西方经济两极分化,令其无法再与中国竞争(

18:58

金融资本主义将导致去工业化、两极分化)。

19:15

为什么这么多美国公司在1990年后迁往中国?为什么那么多西方公司说:“我们不想再雇佣美国或欧洲的劳动力了,让我们转移到中国吧。”那是因为西方劳工要为住房、医疗以及私人垄断者支付太多的钱,以至于他们无法与中国竞争,他们希望中国在某个时候会变得像美国一样衰退,最终沦为美国的廉价的劳动力,然而,中国有不同的想法。幸运的是,中国没有按照美国的计划行事,相反地,它将银行和金融业保持在公共领域,中国考虑的是如何为本国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而美国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美国人只会着眼于怎样才能通过收购公司来赚钱,通过股息和金融收益来赚钱,而不是通过工业生产赚钱,其结果是,西方金融化经济体的增速放缓。


20:30

任何利率的债务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导致债务总额翻倍,不论利率是多少,在一定年份里,债务总额都将翻倍,所有金融债务都呈指数级增长,而实体经济的增长无法跟上这种增长速度。因此,西方越来越多的工资、越来越多的公司利润、越来越多的税收都支付给了债权人,支付给了银行和债券持有人,而支付给债权人的钱越多,你投入到新工厂、设备、机器以及研发上的钱就越少。   


21:13

在美国和英国,80%的银行贷款是以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形式发放的,随着信贷额度的增加,信贷能够给购房者提供贷款的能力就越来越强,如果这80%的不断增长的金融财富都被借给购房者,房价就会不断上涨。在美国,人们认为中产阶级买房就能变得越来越富,因为他们的房子的估值会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房价越来越贵,年轻人将何去何从呢?子孙后代们将何去何从呢?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想要一套房子,将不得不为房子支付越来越多的收入;如果想要接受教育,必须支付比长辈那代人多10倍的费用,年轻人将被迫负债。美国一所好大学每年的学费就要5万美元,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年必须支付5万美元的学费,随着教育贷款利滚利,最后你可能要花费50万美元才能付清教育费用。如果中国学生能免费接受教育,那就相当于省了50万美元,他们无需向银行偿还贷款,这样就有能力购买中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可以买更好的房子、可以买车、可以买家具、可以积累足够的储蓄,这样就不用担心如果失业或者生病时会陷入财务困境,但在美国,人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23:23

社会主义经济体比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体更具竞争力(如果马克思的预言是正确的)。马克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认为工业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如果该设想成真,那么西方世界就会极具竞争力,但事与愿违,西方世界演变成了金融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把中国视为威胁,而由金融部门主导的金融化经济体一直担心社会主义会剥夺他们的“免费午餐”、剥夺他们仅仅依靠债券、股票、房产、遗产生存的能力,他们变成了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希望消灭的阶级,消灭金融阶级才能解放经济,所以西方并未实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摆脱食租食利阶级的自由市场。现在西方的所谓的“自由市场”只是金融阶级、地租阶级和FIRE部门自由剥削实体经济部门、自由收取费用的自由市场

24:39

当前的“自由市场”:任由食租食利阶级剥削、榨取租金的市场),正是这种差异使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截然不同,也使中国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地主阶级和银行阶级统治的金融资本主义,通往债务奴役之路?【赫德森-文明的抉择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