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高颐阙:在雨城只消一夜,生活自从雨中来

雅安·高颐阙:在雨城只消一夜,生活自从雨中来
雅安是旅游名城,以自然风光著称,但它有一个更为风雅的别称——雨城。由于处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交界处,三面环山和极大的海拔落差在雅安形成了喇叭口地形,造成从西北来的干冷风难以到达这里,南方的暖湿气流又容易在这里聚集,最终形成极为湿润的独特小气候。即便远离海洋,但雅安却是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多(年均1800毫米),温差最小的城市。
日夜微雨蒙蒙是雅安的常态,可以选择不打伞,漫步于青衣江畔,遥望山雾缭绕,一片青葱蓊郁。在外流连远行这么久,我也难得会被一座城市惬意的天然环境牵引,倍感闲适慵懒。
这种感觉在夜晚尤为明显。雅安的夜雨悄无声息,反倒放大了不远处的生活气。车光霓虹并不扎眼,指引人们望向江水、远山,抑或某栋楼宇上的一点灯。
同样是第一批国保单位,雅安高颐阙作为与绵阳平阳府君阙媲美的汉阙,却因在雅安这个地方而散发出别样的美感。从文物本身来看,高颐阙的东阙规格虽较平阳府君阙右阙稍显逊色,但其西阙的精美程度,以及留存下的高君颂碑和石兽让我们得以完整地了解汉墓地上建筑的形制。
若从审美看待高颐阙,必得将其放置在雅安的自然环境中。言下之意,高颐阙别样的美正对应着「生活自从雨中来」的意境:它背山面水,并且此山还是巍峨高山,此水谓为滚滚江潮,空气被饱和的雨滴浸润,在山水中仿佛还折射出蓝绿色的薄雾。
一切景致只要放在雨中,便拥有了第二个生命,如果雨中即景成为日常场景,我们的思绪便会通向另一扇门,进入与幻境类似的想象时空。
当听不见无声之雨之时,感官却以温柔的方式叨扰睡眠。在某一瞬间,意识也分不清自己处在惺忪还是恍惚之间,只觉高颐阙上的红色石英砂偷偷地跳动起来,青衣江里的鱼在商量明天游向哪里,蒙顶山的茶在苦恼到底留下哪片叶子,碧峰峡的熊猫似乎明了自己的家或许很大很大。
翌日清晨,看着不干不湿的路面,竟开始怀疑昨夜的雨是否存在。不过,只要眼中还能看到别致的风景,只要愿意相信美的力量,确信自己的生活不会全然受制于时代,尚有变化的遐思,生活便会在并不真实存在的时间里,给我们体会另一种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