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求购火箭炮,中俄的考虑下?性价比远超美国
最近乌克兰正准备求购美国的M142海玛斯多管火箭炮。不过M142并没有象外界那么神奇,它的主要性能甚至低于中俄新一代火箭炮。M142研制于新世纪初,主要针对反恐及中低强度战场环境。美军对它强调战略/战役机动性能,要求能够在全球范围之内快速投送。为此在其他性能上进行了妥协,例如射程,M142最初发射M26火箭弹,最大射程只有40公里,后来换上了M30制导火箭弹(GMLRS)。

这个性能别说现在,就是当时也不够理想,俄罗斯BM30龙卷风火箭炮发射9M528火箭弹的时候,最大射程为90公里。这个指标比M30要远30公里。当然M30优点是它采用了GPS/INS导系统,而9M528为初始简易惯导系统,前者制导精度比后者要高一个数量级。不过俄罗斯已经推出了新一代制导火箭弹-9M544,它同样采用了GLONASS/INS制导系统,制导精度与M30相近,但是最大射程为120公里,几乎是M30两倍。

以国产出口型远程火箭炮-AR-3为例,它发射火龙140火箭弹,这种火箭弹也采用BDS(北斗导航)/INS制导系统,最大射程达到150公里,这个指标比M30两倍还出头。M142海玛斯还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它实现了共架发射。它不但可以发射火箭弹,还能发射1枚ATACMS(陆军战术弹道导弹),这样可以拓展系统远程打击能力。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现有发射箱尺寸限制了导弹的性能,ATACMS发射重量只有1.5吨,战斗部重量为200公斤,最大射程300公里。这些指标面对俄罗斯伊斯坎尔德战术弹道导弹完全不够看,后者发射重量为3.8吨,战斗部重量为400公斤,最大射程超过400公里。
东方国家的AR-3远程火箭炮同样集成了共架发射。以战术弹道导弹为例子,AR-3可以发射国产火龙480战术弹道导弹,这种导弹战斗部重量达到480公斤,最大射程290公里。当然这个射程只是为了遵守导弹输出控制协议,这个协议规定各国和地区不能出口的导弹最大射程不能超过300公里。如果自用,那么射程还可以进一步增加。M142海玛斯火箭炮整体性能已经被中俄新一代火箭炮完全碾压。

美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着手对它进行改进,首先提高射程,2020年底美国进行了M30增程型(GMLRS-ER)首次试射,它的最大射程提高到150公里,以应对中俄新一代制导火箭弹。战术弹道导弹方面,美军计划在M142海玛斯集成陆军精确打击导弹,它体积和重量比ATACMS要小的多,1辆M142可以配备2枚导弹,但是射程却提高到500公里,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同时导弹增加末制导系统,能够打击移动目标和水面舰艇,执行任务更加灵活。不过,GMLRS-ER要到家2025年才能形成初始作战能力,陆军精确打击导弹更是要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