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世界观设定:舰船设定(智仁篇)5
此篇专栏是@USSRLeader-陳智仁的世界观联动的相关内容,该篇为舰船相关设定第五弹,请随意阅读
(注①:人设内容请跳转至:CV14653195)
(注②:封面跟专栏内容无关)
(小提示:一支舰载机中队所需要的组成数最多为6架,最少为2架)
一.摩洛克斯级轻巡洋舰(炮击型号&防空型号)


背景介绍:摩洛克斯级轻巡洋舰是皇家在第四次远征初期,设计并建造的轻巡洋舰,作为皇家的第一艘多用途巡洋舰,摩洛克斯级轻巡洋舰可以搭载皇家当时最新研发的三联装152mm(6英寸)自动速射舰炮Mark-E,该款舰炮拥有着“6英寸金属风暴”之称,其射速达到惊人的每分钟600发,是皇家阵营所有中小口径舰炮中,射速最快的舰炮。
武备配置:
1.(炮击型号):三联装152mm(6英寸)自动速射舰炮Mark-E×5
(防空型号):三联装127mm(5英寸)高平两用炮×7
2.(通用):八联装60mm“博福斯砰砰”防空炮×10
3.(通用):四联装610mm制导鱼雷×2
二.莱西姆比级重巡洋舰

背景介绍:莱西姆比级重巡洋舰是铁血在第二次远征早期设计,第二次远征后期建造的重巡洋舰,起初是归类为防护巡洋舰而生,后因某些原因,又归类为装甲巡洋舰,之后才被归类为重巡洋舰,作为铁血服役时间最长的舰船之一,莱西姆比级重巡洋舰一直活跃到了第四次远征初期,在此期间,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以保证足够多的条件能够继续服役。

武备配置:
1.双联装210mmSKC舰炮×5
2.双联装170mmSKC舰炮×8
3.四联装533mm鱼雷×6
4.四联装47mm“超级手拉机”防空炮×8
三.加里宁诺夫级轻型航空母舰

背景介绍:加里宁诺夫级轻型航空母舰是北方联合在第三次远征后期设计并建造的轻型航空母舰,作为北方联合为数不多的航空母舰,加里宁诺夫级轻型航空母舰存在的目的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作为赛博森格里斯级潜水航母的护航舰而生。虽说加里宁诺夫级的舰种是轻型航空母舰,但其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却比正规的航空母舰不相上下,可能,北方联合的高层都明白,未来的海上战场将会是海军航空兵的天下。
武备配置:
1.双联装130mm“B-34”型舰炮×4
2.单装100mm(4英寸)舰炮×2
3.四联装40mm防空炮×18
舰载机最大搭载量:54架(战斗机中队数:4,轰炸机中队数:3,攻击机中队数:3。)
四.石龙级航空母舰

背景介绍:石龙级航空母舰是重樱在第三次远征时期,设计并建造的航空母舰,在第三次远征期间,重樱阵营的高层感觉到了航空母舰的地位日渐变的重要,而战列舰的地位正逐步走向衰落,甚至灭亡,因此,重樱阵营的高层决定,进一步将手中现有的战列舰进行改造,以此同时,也开始进行新式航空母舰的设计,而其结果就是进一步催生出了石龙级航空母舰的出现,作为当时重樱最新研究成果,石龙级航空母舰吸取了重樱在第一次远征时期和第二次远征时期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说,石龙级航空母舰是重樱在当时建造的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同时,也让重樱未来的海军航空兵与白鹰的海军航空兵一较高下,成为了可能。
武备配置:
1.双联装127mm(5英寸)“八九式”高角炮×5
2.五联装45mm“六年式”高射炮×16
舰载机最大搭载量:66架(战斗机中队数:6,轰炸机中队数:5,攻击机中队数:5。)
五.斯托夫斯基级战列舰

背景介绍:斯托夫斯基级战列舰是北方联合在第三次远征早期时,计划建造的战列舰。为了能让舰队快速成型,该级舰船大量采用了标准化设计,使建造工期大幅度缩减,并更快的完成建造,而这种设计,使其让大规模量产成为了可能,据统计,在整个第三次远征期间,该级舰船总共建造了三十艘。
武备配置:
1.四联装381mm(15英寸)舰炮×4
2.双联装130mm“B-27”型舰炮×12
3.四联装25mm防空炮×18
六.坎格林什夫级战列巡洋舰

背景介绍:坎格林什夫级是北方联合在第三次远征早期时,计划建造的战列巡洋舰,跟斯托夫斯基级战列舰相同,也采用了标准化设计,使其能跟斯托夫斯基级战列舰一样,可以进行大规模量产。作为北方联合主力舰队核心组成之一,坎格林什夫级战列巡洋舰诞生的目的跟斯托夫斯基级战列舰一样,都是为了北方联合而服务,也都是为了北方联合而牺牲。
武备配置:
1.四联装381mm(15英寸)舰炮×3
2.双联装130mm“B-27”型舰炮×12
3.四联装25mm防空炮×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