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丧葬礼节大操大办何时休?

2023-04-07 13:27 作者:爱画画的灿灿酱  | 我要投稿

段灿

摘  要 丧葬礼节是人类社会中文化民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社会文明史上起着非常重要之作用,就其流程而言,丧葬礼节的流程大致分为“殓、殡、葬”。有句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丧葬礼节,因地区、民族、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全国各地的丧葬习俗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丧葬习俗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文化虽然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有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会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丧葬习俗也是如此,我国民政部自1997年施行《殡葬管理条例》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不仅是要科学有效地管理殡葬事业工作,更要对丧葬礼节进行改革,这一目的不仅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是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民众思想的发展,提倡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优良之社会风气,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对丧葬礼节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会顾及到子孙后代的利益。虽然我国的《殡葬管理条例》已经实施了25年,并在2012年、2018年经过了修订,但就其社会状态而言,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不断完善着,但我国的经济环境而言,我国的经济国情是:“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欠缺”,因此,一些地方的丧葬习俗是与现代社会相悖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层面仍有一部分没有被开化,进而出现了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现象,若不对其遏制,这不仅阻碍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是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就这一社会情况,来论述针对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以便为殡葬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方向性的指导。

关键词 丧葬礼节 殡葬 殡葬改革 大操大办 形式主义 死亡

一.什么是丧葬礼节?

丧葬礼节,就是料理丧葬事物的礼仪,是殡葬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和重要部分,就笔者的观察而言:对逝者遗体的装殓、入葬,以及逝者入葬后家属举办的丧宴,属于丧葬礼节的一部分。广义的丧葬礼节就是指殡葬前、殡葬过程及其殡葬后续的工作,狭义的丧葬礼节就是殡葬,殡葬就是处理死者遗体和举办丧事的办法。就历史与社会的发展规律而言,丧葬礼节可以分为这些:原始社会时期的丧葬礼节、奴隶制社会时期的丧葬礼节、封建社会时期的丧葬礼节、资本主义时期的丧葬礼节、社会主义时期的丧葬礼节、乃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期的丧葬礼节;就世界地理文化而言,可以分为:西方丧葬礼节、东方丧葬礼节,在往地理区域这一部分中细分,就是:亚洲丧葬礼节、非洲丧葬礼节、欧美丧葬礼节、大洋洲丧葬礼节、南极洲丧葬礼节。就亚洲丧葬礼节区域内部划分,可以分为:儒家思想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北朝鲜、南朝鲜)}的丧葬礼节、东南亚地区的丧葬礼节、中亚及西亚地区的丧葬礼节;按世界宗教性质划分,可分为:佛教丧葬礼节(也叫荼毗法会)、基督教丧葬礼节、伊斯兰教丧葬礼节、道教丧葬礼节,以及天主教、东正教、天道教、神道教的丧葬礼节。还有的按民族、地区划分的,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二.目前我国丧葬礼节之情况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在形式上,我国正处于简易丧葬礼节与复杂丧葬礼节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人们对这一礼节的态度不同: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广泛采取丧事简办,从逝者遗体的入殓,到逝者的安葬,整个过程简易、经济、科学、环保、卫生,甚至有些地区的人们,对逝者的骨灰采取海葬或者花葬、树葬等葬式,既能节省土地、又方便,另外,有些丧属把逝者的骨灰放置在殡仪馆或寺庙的骨灰堂中,以便祭奠;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然是丧事厚办,不是做各种各样的法事、就是对逝者进行厚葬,比如:一些逝者亲属给死者买了所谓的“豪华”灵屋、“豪华”纸扎、大搞丧宴、把停放灵柩的灵堂布置的非常豪华,认为这样旁人会觉得自己对亲属很孝顺,很有面子。从遗体处理的方法来看,我国目前是火葬与土葬并存:经济发达地区是采用火葬,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采用的是土葬,就笔者所处地区而言:大冶市为全国百强县市,早在1999年起,大冶市实施了内死亡人员全部火葬,一般情况下,大冶市死亡人员火葬后遗骨会被打包,带回老家后装入棺材里进行土葬,还有的人将逝者骨灰安葬于公墓或骨灰堂。

就丧葬礼节的举办场所而言,有在家设置灵堂的、有在祖堂里设置灵堂的、还有的在殡仪馆里设置灵堂,在家或者祖堂里设置灵堂的优点在于不会承担殡仪馆里的灵堂租用等费用,只需租一个冰棺,把遗体放入棺内即可,在入棺前,亲属可以对逝者进行清洁、沐浴、更衣等操作,停尸3-4天后仅需请乐队,租用殡仪车,送至殡仪馆火化即可,适合经济状况中等及下等者;缺点就在于遗体没有被专业的服务人员所入殓,入殓者大多为亲属身边有经验的人。在殡仪馆里设置灵堂的优点在于逝者及其家属可以享受优质化的殡仪服务,有专业的礼仪师为其服务,缺点就在于价格昂贵,这个仅适用于有钱人。

就丧葬礼节的过程上看,一般情况下分为入殓前礼节和入殓后的礼节,遗体在入殓前,会被放置在灵床上,并用白布盖着,非基督教徒去世的亲属,会在遗体旁放置贡品,以及火盆,这个火盆是用来烧纸钱用的,亲属仅需将纸钱点燃后放入火盆中,并呼喊逝者回来拿钱,希望逝者在驾鹤西去的过程中能有“路费”等杂费;入殓后亲属只需将遗像、灵位、香炉、贡品放在棺材前部的桌子上,悼客和亲属只需跪拜在遗像前作揖和上香,焚钱即可,到了晚上,一些亲属会坐在逝者棺材旁守灵,并且还会在灵堂点长明灯,甚至在这里安排几个桌子,供亲属及悼客娱乐,目的就是让逝者走向“冥界”时不会充满恐惧。在出殡仪式开始之前,通常情况下是女儿在棺材旁痛哭,当然也有儿子痛哭的,出殡仪式开始初期,有的人会请法师念经,或者是请道士做斋并吹打锣鼓,随后,冰棺或遗体送至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后送去火化,遗骨或骨灰将送去安葬,之后,丧属为此焚烧灵屋及冥袱,接着就是“七七”祭、春节祭、清明祭。

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来看,不同地区有其不同地区的丧葬礼节,例如回族,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徒,不论是乃孜尔还是什么,都是速葬,且深埋于地下。这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所形成的;藏族、部分蒙古族采取天葬,天葬的方式就是将尸体用刀切碎,并撒上糌粑粉,以引诱秃鹫啄食,寓意着吉祥。当然,即便是汉族,不同地方的汉族也是采取不同的殡葬方式。从这些可以看出:我国的各式各样的丧葬礼节,显现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三.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危害

丧葬礼节既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必然要接受时代的扬弃,若不接受这一过程,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丧葬礼节因此会畸形发展。其中的大操大办,就是这个大糟粕,若不对丧葬礼节做改正,会出现这些问题:1.这会诱发攀比主义、形式主义之风。一些丧属为了体现对逝者的“孝”,就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布置灵堂,认为这样能让周围的人看得起他,结果是,这一行为它的负面影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那就是会形成攀比主义、形式主义之风,一个人做了,将会将会影响到其他人,接着人们就跟着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正之风就会越传越广,随后会引发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有些人为此跟风,不惜还债的风险去借高利贷,到了最后,因为所谓的面子而债台高筑,结果是弄得越来越穷,最后家境不得不衰落下去,这说白点就是“打肿脸充胖子”。2.这会诱发拜金主义和极端物质主义的不正之风。在今年的5月11日,陕西有一个土豪花千万巨资为老人举办葬礼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该土豪在丧宴上喝飞天茅台,抽中华香烟,认为这样是有钱人的表现,笔者认为这不是有钱人的表现,而是“暴发户”的表现,因为这一事件报道后,对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为茅台酒和中华香烟是奢侈品,一般人买不起,而这样一做,就是在张扬自我,宣扬重物质,轻精神和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而这些思想,是由市场经济的缺点:自发性,所造成的,在社会主义,是不允许这类思想来掺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坚决抵制这一思想的!3.劳民伤财。要知道,人去世了是什么都看不到的,葬礼和丧宴只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买高档殡葬用品、修豪华坟墓,无疑是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这就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相违背!4.这是对勤俭节约的优良之风反对。前面也说到了,大操大办、最终败坏的社会风气、害的是全社会成员和自己,浪费的是资源!

四.造成一些地方丧葬礼节大操大办原因

1. 虚假的孝心在作祟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虚假的孝心呢?因为有些人在亲属健在时,在有时间有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尽到这个赡养的义务,结果亲属去世了,才想到要对此厚葬,以便体现其孝心,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补偿心理。那么,那些在有时间有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尽到对亲属赡养的义务的人在这个时候想着举办浓厚的葬礼,他们所补偿的,就是亲属去世之前的自己,即便这样也为时已晚!但是亲属去世之前已经尽到这个赡养义务的人弄浓厚的葬礼,笔者对此处于一个中立的范围,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毕竟这是个人自由!

要知道,人死了。一切什么皆为虚无,丧葬礼节,就是做给活人看的,因为生活、工作等种种原因很少甚至没有办法去陪伴父母,我绝对能理解,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为生活负责,更是为家庭负责,他们虽然没有尽到物质上的“孝”,但是他们尽到了精神上的“孝”,这就不属于虚假的孝心,而是真的孝,这一点我很认同。但是怎么在亲属生前我不对此尽孝心(有时间,有能力),想着到去世后尽孝心,并且为此进行不理性的消费,大操大办,这就是假的孝心。但是这个什么想着到去世后尽孝心弄这弄那的不能一概而论为假孝,要分清是真还是假,还要依照情况而判断。

2. 家庭及地区经济状况及形式主义过重

我国自改革开放和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渐渐地,就出现了贫富差距,有些家庭的经济条件富裕,有些家庭的经济条件贫困,于是那些条件富裕的家庭在亲属去世后就会大操大办一场丧礼,那些条件贫困的家庭,则会举办特别简单的丧礼,有的甚至没钱,办不了这个。于是,差距就拉开了。就这样,有些人面对一些富家子弟举办的葬礼,心里就会不平衡,觉得自己很寒酸,没面子,亲属百年以后该如何送其一程,这就让一些人在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大搞葬礼,以便让周围人认同他,觉得这个人很有面子,但最终,上面已经说到了,害得还是自己。

为什么这个还会涉及到形式主义方面呢?首先要弄清楚形式主义的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形式主义不仅仅是政治,管理层面的形式主义,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形式主义,而狭义的形式主义就是指政治,管理层面的形式主义。本文所说的形式主义,就是属于广义层面的,因为丧葬礼节大多数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给活人看的,不是形式是什么?这个死人又感觉不到。所以,大操大办弄丧葬礼节,既很做作,又损耗钱财,给人一种很浮夸的样子。是不符合科学处理丧事原则的。

3.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我们为什么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因为我们现阶段社会生产力虽然得到了进步性发展,但水平仍然不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法制)仍然不完善。那为什么丧葬礼节跟这个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因为丧葬礼节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如何体现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依赖于社会现象,否则不能。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现象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和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法制)仍然不完善这两个原因,细究一下,丧葬礼节大操大办,它的内容里就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拜金主义、极端物质主义的思想,因为这些丧礼的举办人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以及道德觉悟不高,才会出现这一现象。而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这一层面,虽然我国已在1997年颁布了《殡葬管理条例》,但这一行政法规里没有针对大操大办、伤风败俗的丧葬礼俗整顿问题的明文规定,这就使一些人在这里钻空子,以此逃避法规的监管。

4. 人们对死亡错误的认知及死亡教育的缺失

我国公民死亡教育的普遍性缺失,是导致人们对死亡错误的认知之原因。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因为孔子曾经就说过一句话:“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你连活人的事情都没搞清楚,你有什么资本去考虑死亡这个话题。还有,由于古时候科学技术不发达,导致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于是就出现了“阴间阳间论”,这个论断的主要观点就是:“活着的人所处的世界叫阳间,死去的人所处的世界叫阴间”,于是,人们对“阴间”这个本不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幻想:比如什么阎王爷,阴曹地府这类的,反正是把这个所谓的“阴间”想得很玄幻,并且还具有鬼神之色彩。就这样,人们回避死亡、惧怕死人,人就在死亡这一层面开始变得无知了。

其实,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人生中有多少未知数,谁也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别谈死亡这件事了!但是作为一个人,我们不仅要考虑我们现世的生活,还要考虑死亡,因为每个人根本不会永生,就算是个长寿老人,由于终去的时候,这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是客观的,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正确且科学的认识死亡了。

死亡教育的缺失,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大痛点,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将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只重视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德、体、美、劳,以及生命教育,一些学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巡视,就在课表上弄虚作假,把死亡教育课写在课程表上,给上级营造一个假象。最终,上级部门被骗了,连自己被骗了还不知道。结果呢,谈到死亡教育,很多学生们表示不知道;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没有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甚至谈到死亡就是回避,装不知道。这样,中国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对死亡产生了无知,正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先生所说:“一谈到死亡教育,中国人对这个的认知水平像小学生一样”。

由此我们不难看见,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民的死亡教育没有做好!

5. 政府部门未对此或者是没有做好勤俭节约文明教育及殡葬改革工作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与服务者,在文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明知道自己有倡导勤俭节约文明教育及殡葬改革的义务,可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针对社会文明问题和殡葬问题,他们要么管,要么不管,这就是一些百姓以为政府对于这个事不管不顾了,那我就开始大操大办一场,反正政府管不着。一些职能部门虽然管了这些事,仍然是流于形式,只是草草的宣传一下,叫一些人摆拍一下,做做样子,甚至还有叫人拍马屁的,都有,这些都违背了人民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的演员行为,事实上掩盖了这一乱象。这就导致了这一乱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反而越来越猖獗,面对媒体的监督,那些领导班子们却玩起了“打排球”,当起了“粉刷匠”。面对铺张浪费等殡葬乱象,他们却表示:“懂的都懂”。

五.有关对策

1. 国家权力机关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权力机关要对此建立《殡葬法》,将节俭办丧事纳入该法中,并且还要加入这些法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单位、学校、有关社会组织有进行推广优良丧葬礼俗的义务”,“各地广播电视总台有宣传优良丧葬礼俗的义务”同时在法律责任一栏中加入:“对丧事大操大办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改正,并对此警告,经警告后仍有其行为的,处500元以下罚款”通过将丧葬礼俗大操大办的惩治纳入法律,目的用政府的力量来减少其不正之风,用法的力量来提醒大家要简办丧事,简化丧葬礼俗。对于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问题,《殡葬法》应当将“少数民族有保留或改革丧葬礼俗的自由,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对此干涉。”“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的改革,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各少数民族居住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来进行”。这样,针对少数民族丧葬礼俗大操大办的问题,法律为此提供了解决办法。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应当根据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社会情况,制定或修改殡葬法规,并将大操大办丧葬礼俗的行为纳入法规中,同时,要对此加大执行力度,严惩大操大办丧葬礼俗的行为,用行政强制手段来纠正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进化社会环境、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2. 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民政部门应当起草《殡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民政部根据社会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来修改《殡葬法》草案,并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并在今后的“两会”中讨论并宣布该法的施行时间,经多数人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未来的《殡葬法》实施后,《殡葬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关于丧葬礼俗的改革,这不仅需要民政部来做,还需要文化与旅游部、司法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合作,为国家级政府对丧葬礼节的改革提供力量。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征询群众的意见,适当起草并颁布与丧葬礼节改革有关的政策与规范性文件,并向社会公布,征询其意见与建议。同时,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积极宣传殡葬法律法规,让法律法规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并对人民群众进行相关普法教育,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对大操大办丧葬礼节的行为,应当加大打击力度,做到标本兼治、教罚结合。为丧葬礼节的健康化、绿色化提供法制的力量。

3. 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配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的殡葬改革宣教工作,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课,在死亡教育课当中加入绿色文明的殡葬理念,进而让青少年知悉绿色文明的殡葬理念,对其三观尤其是人生观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场所,同时还是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要积极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这对其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带领学生参观殡仪馆与公墓(小学中低幼年级,幼儿园不做要求),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的知道生命的珍贵,进而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改变对殡葬的看法。

企事业单位管理层面,应当对职工进行殡葬改革宣教工作,并让职工参观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机构,同时,还可以让党员职工前往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机构担任殡仪志愿者,让职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做到思想的自我洗涤,转变对身后事的看法。还有,企事业单位对离退休职工、在职职工去世后其家属对其丧事简办的行为给予一定的补贴。党员职工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对大操大办的丧葬礼俗说不!

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机构与殡葬协会,应当定期向社会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树新风文明建设活动,欢迎广大群众参与,也可以开展与死亡教育相关的公开课,并让社会各界人士邀请听课。这样,优良的丧葬礼节之风就会被渐渐地传开,让更多人加入其中。

4. 公民

公民个人应当自觉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正确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培养正确的生死观与殡葬观。自觉弘扬绿色、科学的丧葬礼节,并做绿色殡葬、文明殡葬的实践者与倡导者。

六.总结

针对丧葬礼节大操大办的现象,要想解决掉,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依法依规地进行整顿、教育,还要发动社会力量去宣传科学的丧葬文化,并且要考虑到群众们的利益,做到整治效率和人性化,长久化的统一。这样,群众办丧事既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还能为此节省一笔钱。这有利于发扬勤俭节约之社会优良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金双秋.民政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徐静春,李光华.民政工作[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0

[4]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1必修 经济生活[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022年6月15日


丧葬礼节大操大办何时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