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柳永词的特点)

柳词特点:柳水开始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柳调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显浅,普遍使用方言俗语: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阔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 写妓女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柳调可分俚、雅两派。苏轼称“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秦观深受其影响,苏轼为此还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观答以“某虽不学,亦不如是。”东坡指出:“‘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张先讥消他的早行词“语意颠倒”。
从词法分析:柳永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铺叙,抒情中含有叙事性和隐约的情节性;善于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回环往复的多重时间结构。在空间结构上,也将一般人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
从内容分析: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柳永词还从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词文学史意义: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