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工厂设计题库(A版)
选择题:
7.下面哪一项不是工厂设计的内容?(C )
A:成本核算
B:厂址选择
C:小试
D:工艺设计
8.车间工艺设计程序中,( D)是整个工艺设计的基础
A:工艺计算
B:管路设计
C:间布置设计
D:方案设计
9.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ACD )
A:设备工艺计算与选型
B:厂址选择
C:生产方式的选择
D:工艺计算
10.下面哪几项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ABCD )
A:清洁生产
B: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C:过程的安全性
D: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1.选择厂址的步骤正确的是哪个?(B )
A:报告编写-现场勘査-人员准备
B:人员准备-现场勘査-报告编写
C:现场勘査-人员准备-报告编写
D:报告编写-人员准备-现场勘査
2.开始进行工厂总平面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B )
A:确定锅炉位置
B:厂区功能划分
C:确定绿化区域
D:确定各车间位置
3.以下哪一项不是厂区布置图的设计内容?(B )
A:生产车间
B:子弟学校
C:职工宿舍
D:动力车间
4.(D )布置形式的特点是突出了主要生产车间的中心地带位置。
A:整片式
B:周边式
C:联合式
D:区带式
5.厂址选择一般包含( BD)这两方面的内容。
A:工厂总平面设计
B:地点选择
C:运输设计
D:场地选择
6.影响厂址选择的技术经济条件主要有那些?(ABCD )
A:能源供应
B: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
C:交通运输
D:给排水
7.下列管线避让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BC )
A:小管让大管
B: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C:新管让旧管
D:重力管让压力管
3.初步设计阶段,需要绘制( ABCD)。
A:工艺流程示意图
B: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C:工艺流程框图
D:物料流程图
4.工艺流程图出现的要素有(ABCD )。
A:文字
B:图形
C:代号
D:符号
9.工艺流程图一般以( D)为单位。
A:建筑
B:设备
C:工厂
D:车间
10.工艺流程图一般采用(D )图幅。
A:A3
B:A0
C:A2
D:A1
11.工艺流程图检测仪表的标注,一般由( BCD)组成。
A:汉字
B:英文字母
C:小圆圈
D:指引线
4.物料平衡计算的依据原理是什么?(B )
A:能量守恒
B:质量守恒
C:电荷守恒
D:速度守恒
5.整个工艺计算工作中开始得最早是( A)
A:物料衡算
B:耗冷量计算
C:水平衡计算
D:能量衡算
6.物料平衡计算的第一步是(B )
A:收集设计基础数据和有关物化常数
B:弄清题意和计算的目的要求
C:选定计算基准
D:写出生物反应方程式
7.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可以得到哪些参数?(ABC )
A:原料消耗定额
B:导出系统的物料量
C:进入系统的物料量
D:设备折旧率
8.进行热量衡算的意义有哪些?(ABC )
A:优化工艺管理
B:计算能耗指标
C:设备选型依据
D:减少人员用量
9.水衡算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BD )
A:生物工程项目微生物需要水
B:水的排放受多因素制约
C:人员饮用水是必需品
D:水的量的多少对生化过程非常重要
10.下列哪些属于工艺耗冷量?( BCD)
A:低温管道的冷量散失
B:设备冷却降温耗冷
C:发酵培养基冷却降温耗冷
D:生物反应放热的除去
5.以下各类贮罐中,装料系数最高的是(D )
A:计量罐、回流罐
B:原料、产品贮罐
C:中间贮罐
D:气体缓冲罐
6.计算间歇生产设备数量,除了单罐单批产量外还需要哪个参数?( C)
A:换热系数
B:材质
C:生产周期
D:工作压力
7.选择泵时,首先需要确定的( B)
A:输送液体物料性质
B:所需输送液体的流量及扬程量
C:泵的安装高度
D:流量及扬程
8.专业设备选型的依据有哪些?(ABD )
A:产量
B:能耗
C:土建结构
D:物料量
9.确定设备的设计参数,需要由(ABCD )多项工作得到。
A:物料衡算
B:设备的工艺计算
C:工艺流程设计
D:热量衡算
10.间歇生产单罐单批产量与哪些数据有关?(BCD )
A:提取率
B:转化率
C:装填系数
D:总容积
1.车间布置会影响哪些因素?( ABCD)
A:人流、物流的运转
B:建筑安装费用
C:设备的操作维修
D:产品的污染损失
2.运转时产生很大震动的设备,应该尽可能布置在厂房( A)。
A:底层
B:顶层
C:任意层
3.发酵车间要建在(A )。
A:上风区
B:生活区
C:下风区
D:任意位置
4.一般情况下,厂房安全出入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D)个。
A:4
B:1
C:3
D:2
5.浆料混合器最好布置在(A )层。
A:底
B:任意
C:顶
D:中间
6.车间布置设计的图样包括(ABCD )。
A:首页图
B:设备安装图
C:设备布置图
D:管口方位图
7.设备布置图的分区范围用( B)线表示。
A:细点画
B:细双点画线
C:粗实
D:细实
8.设备布置图一般采用( A)号幅面。
A:A1
B:A3
C:A0
D:A2
10.建筑水平方向定位轴线则自左向右以( A)编号。
A:阿拉伯数字
B:大写英文字母
C:汉字数字
D:小写英文字母
5.工厂生产用水供水的水压应为使用水的最高点加( B)
A:0.01~0.015MPa
B:0.10~0.15MPa
C:0.05~0.10MPa
D:0.15~0.20MPa
6.原水处理顺序正确的是哪个?(C )
A:粗滤→微滤→砂滤→超滤
B:粗滤→微滤→超滤→砂滤
C:砂滤→粗滤→微滤→超滤
D:粗滤→砂滤→微滤→超滤
7.以下供电设计内容中主要由工艺专业提供参数的是哪一项?(C )
A:变电所
B:防雷接地
C:电力设备
D:照明
8.根据区域位置的不同则,公用工程可划分为( ACD)。
A:厂区工程
B:锅炉房
C:车间内工程
D:厂外工程
9.生物工程工厂的供水任务有哪些?( ABD)
A:符合工艺的生产用水
B:生活用水
C:检测用水
D:消防用水
10.以下哪些属于供电设计的内容?(ABCD )
A:变电所
B:电源
C:电负荷
D:配电线路
填空题:
1.厂址选择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方案比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不同选址方案的 (投资)
费用和( 经营) 费用做对比,作出选址决定。它是一种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厂址优选方
法。
2.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中主车间、仓库等应按 生产 流程布置,动力设施应 接近
负荷中心。
3. 食品工厂设计过程中的厂区可以根据生产、管理和生活的需要,将全厂场地划分为 厂
前 区、 生产 区、厂后区、厂房左侧区、厂房右侧区等。
4.动力车间包括 锅炉房 、变电站等, 应布置在主厂房的 下 风向。
5.主生产车间是工厂生产的 核心 ,其他设施均围绕主生产设施进行布置,因此主生产车
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是决定 全厂布置的关键。
6.为了便于设计选用,有利于管件成批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便于互换,国家制定了管件标
准。标准化的最基本参数是 公称直径 和 公称压力 。
7.基本建设按经济目的分为 生产 性建设和 非生产 性建设。
8.工厂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都要绘制设备布置图。但两者对设
备布置设计 深度 和 内容 要求有所不同。
9.工艺流程图的设计时,用 粗 线画出物料流程管线,并画出流向箭头。用 中粗 线画
水、汽、空气等动力管线,并画出流向箭头。
10.物料衡算是设备选型的 依据 ,而设备选型则要符合 工艺 要求。
11.食品工厂设计包括 总体 设计与 局部 设计。
12.基本建设程序按先后顺序分为 前期准备 阶段, 项目实施 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三个阶段。
13.基本建设按经济目的分为 生产 性建设和 非生产 性建设。
14.厂址选择包含 地点 选择和 场地 选择这两个方面。
15.厂址选择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方案比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不同选址方案的 投
资费用 费用和 经营费用 费用做对比,作出选址决定。它是一种偏重于经济效益方面的
厂址优选方法。
16.在厂房布置时时,当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联系较为紧密,工作性质差异不大,场地
较平坦时,宜采用 集中式 厂房设计,当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过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场地
地势不平坦时,宜采用 分离式 厂房进行设计。
17.动力车间包括锅炉房、变电站、空压站、制冷站、真空站等,尤其是锅炉房应布置在主
厂房的 下 风向,并位于全厂地势 最低 的位置,以便冷凝水的回流。
18.为了便于管路设计选用和管件成批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及互换,国家制定了管件标准。
标准化的最基本参数就是 公称直径 和 公称压力 两个参数。
19.工艺流程图设计包括生产工艺流程 示意图 图,生产工艺流程 草图 和车间生产工
艺 流程布置图 设计三个阶段。
20.食品工厂所用设备安特性分为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和非标准设备。专门为某些食品生产
而配置的专业性较强设备称为专业设备,而工厂使用的泵、风机、电动机等机电产品称为 通
用 设备。操作台面、贮存池、槽、罐、塔等属于 非标准 设备
判断题:
1、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是以生产产品的生产车间为核心的设计。( √ )
2、产品方案的制定与生产季节没有关系。( × )
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应平衡;根据原料生产季节及保藏时间确定产品生产时期;
3、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物料在车间可以重复往返。( × )
为保证各物料运输通畅,避免重复往返,生产车间与其他车间的各工序要相互配合。
4、车间工艺设计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 √ )
5、设备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安排。( √ )
6、建筑结构有砖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 √ )
7、一般说来,给排水、供电仪表、供汽这三者不管工厂规模大小都得具备。( √ )
8、一般新建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都是以年产量为基准。( × )
一般新建工厂的工艺设计都是以班产量为基准。
9、为了适应食品工厂生产的季节性变化,一般需要配备不少于两台型号相同或不同的锅炉。
( × )
锅炉只与生产工艺有关。
10、原料相同,如果所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不相同,会影响产品质量。( √ )
11 食品工厂建设属于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可以不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 × )
食品工厂建设属于生产性基础建设项目,需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
12 食品工厂产品生产方案的制定不受农产品生产季节的影响。( × )
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应平衡;
根据原料生产季节及保藏时间确定产品生产时期;
13 食品工厂设计过程中为保证生产工艺过程的流畅进行,工厂、车间内部的人流、物流要
按各自的路线流动,物料在车间必须各走各的线路,不能相互交叉迂回运输。( √ )
14 车间工艺设计应注意车间的采光、通风、采暖、降温等设施。精细操作车间采光率应大
于 1√5,一般车间采光率在 1√6~1√8 之间。( √ )
15 生产设备在车间布置时,要尽量按工艺流水线安排。笨重设备、固定设备,要布置在车
间中心位置,并距墙留有一定的操作和维修空间。( × )
笨重设备、固定设备、专用设备应尽量布局在车间四周,距墙留有一定设备检修距离。
16、工厂车间建筑结构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结构和钢结构。同时有单层车间
和多层车间之分,多层结构一般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 )
17、无论食品工厂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差异如何,食品工厂都需要给排水、供电、供汽系统。
给水、给汽系统能力大小可按定额估算法和精确计算法加以确定。( √ )
18、在进行食品工厂原材料计算时,是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个定律进行计算,为使计
算过程准确,需要选取一定的计算基准,一般以每吨原料、每吨成品或每批次原料或成品作
为计算基准。( √ )
19、食品工厂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时,食品工厂车间建筑尺寸的设计只考虑车间生产设备大小
尺寸,可不考虑建筑模数要求。( × )
厂房高度及柱网布置,应根据设备布置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以充分利用
建筑结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建筑设计与施工费用。
20、在食品工厂车间管道设计时,管道布置不仅要整齐美观,同时水平管道需要具有一定的
坡度,以便管道内物料的排出。( √ )
21 公称直径是管子名义直径,不是管子内径,而是管子外径。管子公称直径一定,管子外
径也就确定了,而管子的内径则根据壁厚不同而不同。( × )
公称直径是管子的名义直径,不是管子内径,也不是管子外径,而是与管子的外径相近又小
于外径的一个数值。管子的公称直径一定,管子的外径也就确定了,而管子的内径则根据壁
厚不同而不同。
1.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在学生入学就开始的课程。
( × )
2.工程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 )
3.在过程开发中技术经济观点是惟一的判据。( × )
4.在各种方案的分析对比过程中, 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往往是最重要的决策因素。
( × )
5.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设计人员进行生物工程项目设计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 )
6.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 √ )
8.场地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内的方位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测调查、对比
分析。( × )
9.厂址选择时必需要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 )
10.厂址选择时,主要注意自然条件的常年平均数据。( × )
1.按照 GMP 规定,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方能进入菌种存放的场所。( √ )
2.工艺流程设计通常采用两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 )
5.物料衡算不需涉及废水、废渣部分。( × )
6.物料衡算需要在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之前进行。( × )
7.工艺流程框图需要体现设备的所有细节。( × )
8.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要求相同。( × )
1.专业设备也称为标准设备,是成批成系列生产的设备。( × )
2.单元操作设备类型的确定应与工艺流程设计结合起来进行。( √ )
3.一般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发酵罐的容积越大越好。( × )
4.泵的几何安装高度确定的原则是使泵在指定操作条件下能正常运行不发生气蚀。
( √ )
1.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应设置安全阀。( √ )
2.有腐蚀性物料的管道铺敷设在通道上空。( × )
3.输送冷流体的管道与热流体的管道最好敷设在一起。( × )
4.多个发酵罐的排气管可以互相连接在一条总管道上以节约管材。( × )
5.绘制管道布置图时,与管道布置无关的内容可以简化。( √ )
1.消防用水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可用任意水源。( √ )
2.生活用水量标准按最大班次的工人总数计算。( √ )
3.二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 )
4.生物发酵工厂供热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锅炉房的设计。( √ )
1.清洁生产与末端处理互不相容。( × )
2.粉尘是一种工业废气。( √ )
3.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好氧生物处理废水方法。( √ )
4.酿造酒糟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资源。( √ )
5.噪声是一种污染源,会损害人体健康。( √ )
1.出厂价格是销售成本、税金和利润的总和。( √ )
2.劳动生产率增长必定会降低产品成本。( × )
3.车间经费是指在车间范围内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 )
4.专利使用费需要列入生产成本。( √ )
5.企业亏损时可以不用缴纳所得税 。( √ )
1.生产设备数量和容量的确定离不开物料平衡的计算。( √ )
2.连续操作过程的物料计算可以加入设备的一批物料量为计算基准。( × )
3.水衡算是在完成主要物料衡算的基础上与热量衡算同时展开的。( √ )
9.设备布置图中所有设备的名称与位号应与工艺流程图一致。( √ )
简答题:
1、 生物发酵工厂常有哪些车间组成?
答:①生产部分。包括原料工段、生产工段、成品工段、回收工段和控制室等。
②辅助部分。包括通风空调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等。
③生活行政部分。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以及卫生间等。
2、 简述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答:①厂址的位置要符合城市规划(供汽、供电、给排水、交通运输、职工文化生活、商业
网点)和微生物发酵工厂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②厂址的地区要接近原料、燃料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还要接近水源和电源。
③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④场地有效利用系数较高,并有远景规划的最终总体布局。
⑤有一定的基建施工条件和投产后的协作条件。
⑥要有利于三废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3、设备露天化或半露天化布置对建筑有什么好处?哪些情况可以考虑设备露天
化布置?
答:(1)好处:
①可以节约大量的建筑面积,从而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②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从而加快建设进度。
③节约厂房通风设备及动力,降低防火、防爆等级,降低生产费用和厂房造价。
④对厂房的改建、扩建增加灵活性。
(2)考虑露天布置:
①生产中不需要经常看管的设备和辅助设备,受气候影响较小的设备。如吸收塔、贮槽等。
②不需要人工操作,高自动化的设备。
③需要大气来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空气冷却器等。
④气候温度,无酷暑或严寒的地区。
4、有相变时,对于蒸汽冷凝供热的换热器,换热器的自控流程如何设计,请用
图画出。
答:调节蒸汽压力控制温度的方法。有相变时,对于蒸汽冷凝供热的换热器,调节阀一般
装在蒸汽管道上,通过调节蒸汽的压力,达到控制被加热介质温度的目的。

5、简述设备的布置如何满足 GMP 的要求?
①设备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
保养,并防止差错或减少污染。
②设备布置应易于清洗、灭菌和检查、维修。
③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
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应有明显标志。
④防止设备间物料的交叉污染。
⑤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计算题:
6、某工厂计划年产 2000 吨果汁饮料,其果汁饮料生产工艺如图。主要技术经
济参数见表 1, 表 2。试计算该工厂每吨成品原材料需求量及每年每日每班需
求量,并以表格格式加以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本题 15 分)




解:每吨成品需要的饮料量为:1÷(1-2%)=1020.408kg
则其中的含糖量为:1020.408×8%=81.633kg
所以每吨成品需要的糖的量为:81.633÷(1-1%)=82.457kg
需要的处理水量为:81.633×1÷3÷(1-1%)=27.485kg
需要的源果汁量为:1020.408×10%=102.041kg
需要柠檬酸量为:1020.408×0.2%=2.041kg
需要稳定剂量为:1020.4080×0.3%=3.061kg
需要甜味剂量为:1020.408×0.1%=1.020kg
需要香精量为:1020.408×0.8‰=0.816kg
需要的罐身罐盖数为:1000×1000÷250×(1+5‰)=4020 个
需要的纸箱个数为:1000×1000÷250÷24×(1+1%)=168.33 个,则最少需要纸箱 169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