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元帅论苏联卫国战争第一阶段
(以下内容摘自《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2003年中文版第503—509页)

从战争第一阶段我国同法西斯德国的武装斗争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这里首先应该回答一个问题:在战争第一阶段,苏联军队不得不经受重大失败的苦痛和遭受巨大的损失,而苏联人民除了损失和巨大痛苦以外,还要经受敌人占领造成的噩梦般的恐怖。这一切能不能不发生呢?
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在当时的防御条件下,在敌人对我国实施强大突击的情况下,在战争的第一阶段要完全避免失败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胜利或失败取决于武装力量和整个国家对战争的准备程度,尤其是在战争的第一阶段。
我前面已经说过,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我军遇到了一系列无论在组织上、技术上和战役战略上都没有及时做好准备的严重情形。
在所有战略方向上,预料不到的兵力、数量众多的敌机和装甲坦克部队的突击猝然落在我军头上。战争爆发的头几天,德国统帅部动用了190个精锐师、3712辆坦克、5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将近5000架飞机,进攻苏联的军队数量为550万人。可想而知,我国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兵力兵器和军队战斗力才能成功打退敌人的突击。需要预先进行全面动员,补充训练军队,把部队从内地运送到西部地区,根据总参谋部和各军区已有的战役战略计划集中和展开兵力。但是,正如我所以要指出的那样,这些事情都没有做。
应该说,我军在数量上略少于敌人。但是大家知道,我军的大量部队在远东、高加索和北方地区守卫边境,防止日本、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可能发动的侵略。
部署在我国西部各军区的部队和1941年春季根据政府决定从内地各军区调到西部各军区的部队,在数量质量上也大大不如敌人,特别是在敌人实施主要突击的那些方向上。敌军在这里的数量质量优势超过我军4—5倍,特别是在坦克、火炮和飞机方面。在坦克的总数上,我们略超过德军,但是我军的大部分坦克是老式的,装备轻武器,而且大部分坦克需要大修和中修,但是由于缺乏备用零件没有进行。已经装备红军的完全合格的Т—34和КВ型坦克不到1500辆,其中一部分在训练中心。
由于没有同敌飞机、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作斗争的必要兵器,没有进入一级战斗准备的我军没有能够经受住预有准备的毁灭性突击,在许多情况下无组织撤退,在撤退时丢下武器和战斗技术装备。
这种情况之所以加重,是由于我国的统帅部无论在战术方面或是在战役战略方面都还没有进行战斗行动和整个战争的全面经验。
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边境各军区的部队能提前进入一级战备,就可以更有组织地对付敌人的突击,在战争爆发后的头几天使敌人遭受更重大的损失,在西部防御地区更长久地阻滞敌人,减少我军的损失。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利用我军在战争初期打退敌人突击及其越过边界深入腹地的能力。即便在1941年9—10月和1942年夏季,在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向各方面军具备预有组织的防御能力时,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打退敌人的强大突击。
在苏军得到足够数量的现代化坦克、飞机、战斗技术装备和辅助技术装备后,情况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1941—1942年,我国西部、西北和南部地区失去了大量工业和农业基地,被迫使用极其有限的资源进行战争。1940年和1941年初采取的措施、以及在我国东部建立第二个煤炭金属基地和疏散的工厂在粉碎敌人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这已经是极其艰难的战争第一阶段以后的事情了。
尽管存在战争的危险,但是斯大林等领导人在战前年代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使国家和军队作好应付大规模复杂战争的准备,就是同芬兰进行的规模不那么大的战争也证明了我国的战备薄弱。为消除国防事业中发现的缺点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往往不及时。
这尤其表现在军事工业大量生产新式战斗技术装备和新式火炮使用的弹药方面。因此,战前年代我军没有得到必需的最新式技术装备和为组建计划中的战略预备队建立储备。
现代战斗技术装备是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用很多时间才能掌握,需要对干部进行训练。所以,应该远在战争之前、而不是在“大炮开始说话”时提供给军队。
应该给斯大林以应有的评价,战争爆发时,他没有因我国没有必需数量的坦克、飞机和其他战斗技术装备而指责任何人,因为他知道,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首先应该由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亲信负责。
人力资源是国防的最重要部分,但是他们务必做好应付现代战争的准备,否则军队就会在战斗行动期间遭受我国在战争初期所遭受的巨大损失。
苏联的人力资源要比法西斯德国丰富得多,即使在法西斯德国征服了许多西欧国家以后也是如此。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及时充分地做好参加战争的准备。把完全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派去补充和组建部队是常有的事。转入按照战时计划表工作的军事工业部门感到技术熟练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我国战前的武装斗争战役战略方法同战争实践和实际情况发生了某些矛盾。
不利的形势迫使我们撤退,迫使我们在广阔的战线上进行防御战,在合围的条件下进行战斗行动,对此我们几乎没有准备。我们所有的人不得不重新学习在复杂条件下进行武装斗争的现代方法。
我国战前的那些原则只有在苏联统帅部掌握了供积极进行武装斗争的技术兵器时才是正确的。
最终决定胜利或失败命运的不是直觉,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对军事战略规律的真正深刻了解,对影响武装斗争进程的所有因素的了解。
苏联统帅部在组织积极的战略防御时要求,只要情况有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打击和疲惫敌人,教会和锻炼部队应付将来的决定性行动。1941年和1942年的战略防御,尽管损失巨大,但是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等最重要的决定性会战中还是完成了任务。
当由于党和人民的巨大努力,苏军手里有了足够数量的现代化坦克、飞机、战斗技术装备和辅助技术装备后。1942年生产了21000余架作战飞机,24000余辆坦克,根据国防委员会的决定,从年底开始成批生产自行火炮。可靠的武器增强了战士们的战斗热情,他们战斗得更有成效,取得了更大的战果。
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防御交战而结束的战争第一阶段是学习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所大学校。苏联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各部队的首长和司令部取得了组织与实施积极防御交战和反攻战役的良好经验。
在战争第一阶段最激烈的交战过程中,特别强烈地表现出苏联军人的集体英雄主义及我们列宁的党所培育出来的军事首长的勇敢精神。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需要的时候,为了战胜敌人而英勇牺牲。他们这种模范行动起了特别良好的作用。布列斯特要塞、列宁格勒、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格勒、基辅、诺沃罗西斯克、刻赤和高加索保卫者的英勇斗争,以光辉的一页载入战争第一阶段的光荣史册。
在战争第一阶段诞生了苏联近卫军。4个骑兵军、36个步兵师、27 个坦克旅、32个航空团和一系列其他部队因全体人员的大量英雄主义精神和战斗中取得的胜利获得了近卫军称号。海军有2艘巡洋舰、4艘潜艇、1艘驱逐舰和1艘布雷舰被授予近卫军称号。
我军首批被搜予近卫军称号的有:А.И.利久科夫上校的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П.A.别洛夫将军的骑兵第2军,Л.M.多瓦托尔将军的骑兵第3军,M.Е.卡图科夫将军的坦克第4旅,A.П.尤达科夫少校的第26歼击航空兵团,Ф.И.多贝什中校的第31俯冲轰炸航空兵团,Л.Д.赖因诺中校的第215强击航空兵团,A.И.布留哈诺夫少校的炮兵第440团,M.К.叶廖缅科少校的反坦克炮兵第289团。
1941—1942年期间,苏联武装力量有798个军团、兵团、独立部队和战斗舰艇因指战员的集体英雄主义和战斗的功绩而授予近卫军称号。
与德国法西斯军队所进行的极为紧张的武装斗争,造成了技术兵器、装备和物资器材的大量消耗。在战争第一阶段,我们损失了43000 多门火炮、32000多辆坦克和将近23000架飞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由于故障在我军匆忙撤退时留在了当地。尽管失去了大部分最重要的经济地区和大小工厂,我国人民以忘我的劳动,努力保证苏联军队作战所需的一切。到1942年底,我国已经变成了一座军营。苏联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尽一切可能去战胜敌人。
红军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英勇的劳动。在一年半战争期间,铁路军事运输总量为635万节车厢。给部队送去11.3万余车厢弹药,约6万车厢装备和技术器材,21万余车厢燃料和润滑油料。汽车部队仅1942年就运送了270万人、1230万吨物资、1923辆坦克和3674 门火炮。军事运输航空兵运送了53.2万余人,其中有15.8万名伤员。
战争初期对红军后勤机构的改组是正确的。正确的挑选中央和部队后勤部门的领导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组织领导人,保证了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密切业务联系,保证送往部队的各种大量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苏联交战的敌人在质量方面如何呢?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使我国年青一代了解捍卫自己祖国的苏联人民经历了多么艰苦的斗争。
从某些回忆录和文学作品中并不是经常都能够正确地了解,苏军不得不与之搏斗的敌人是何等有经验,而又是何等强大的。
首先看德军的基本部分——士兵和军官。
侵入我国的德军,沉醉在轻易战胜西欧各国军队的欢乐中,他们受了戈培尔宣传的毒害,坚信能够迅速战胜红军,坚信他们比所有的其他民族都优越。法西斯德军年轻的士兵和军官、装甲坦克部队和航空兵的官兵,尤其气势汹汹。在战争初期几个月,我曾审讯过俘虏。应该说,从审讯中使我感到,他们对希特勒的全部冒险诺言深信不疑。
至于谈到战争第一阶段德军官兵的战斗力、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战斗训练,无疑,他们各兵种,尤其是坦克部队和航空兵有很高的水平。
在战斗和野外勤务中,德军士兵熟悉自己的业务,顽强、自信和遵守纪律。
当然,法西斯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地区遭到失败后,敌人的士兵和军官对允诺的胜利已丧失信心,士气明显低落,与苏军的英勇精神已无法比拟。
但苏联军人必须对付的是有经验的强敌,要战胜它并不简单。
德军部队、兵团和集团军司令部受过组织战斗、交战和战役的现代化方法的训练。在战斗过程中对部队的指挥,主要靠无线电器材进行,而无线电器材对指挥官和司令部有充分的保障。在战斗进程中,他们能够准确地得到赋予部队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同时,他们善于组织与航空兵的协同动作,经常由航空兵的轰炸为陆军部队开辟道路。
对于战争开始阶段德军各高级司令部的活动,我对此有相当高的评价。显然他们足够明智地计划和组织了在所有战略方向上的突击。挑选了有经验的兵团指挥官和集团军司令官。在很多情况下,正确地确定了其突击方向、兵力和部队编成,使这些突击都指向我防御的薄弱地段。但是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的军事、政治、战略是存在严重错误和缺乏远见的。其大本营在政治和战略考虑上犯了最大的错误。德国拥有的兵力(甚至加上其仆从国的预备兵力),就是在1941年也不足以完成最主要方向的基本任务。
敌人在斯摩棱斯克交战中遭到重大损失后,被迫停止进攻莫斯科并在该处转入临时防御,将其“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部分兵力调去支援其“南方”集团军群对我中央和西南方面军部队的进攻。
德军统帅部没有能夺取列宁格勒,就不得不将其航空兵和装甲坦克部队由列宁格勒附近撤出,部署到莫斯科方向上去加强其“中央”集团军群。10—11月,德军将其基本力量转到了中央方向上,但由于苏军在莫斯科接近地上的抵抗日益增强,德军在这里也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完成其“台风”战役。
造成这一切错误的根源是,过低地估计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人民的力量和威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希特勒及其亲信在计划侵入苏联时,指望将其全部兵力和兵器都投入对苏联的进攻。这是孤注一掷。尽管当政府叛变了,但是法国劳动人民并没有在法西斯占领者面前低头。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国家爱好自由的人民也没有低头。希特勒匪徒不得不对付群众抵抗运动。英国虽然不是竭尽全力,但也没有停止斗争。因此,法西斯德国面对的是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
希特勒匪徒没有想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苏联人民能有这样大的力量,而且能在短期内改组国家经济,迅速组织大规模生产,生产坦克、飞机、火炮、弹药,生产苏联武装力量为取得对法西斯德军的优势、为使战争进程的根本转折、开始从我们祖国的国土上驱逐德国法西斯军队和创造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的条件所必需的一切。
在严峻的战争条件下,我军得到了锻炼成长,积累了战争经验,并且在得到必须的武器装备后,由退却防御的一方变成了强大的进攻力量。
我们整个列宁的党所进行的巨大的组织工作和鼓舞工作,在军事建设方面,在动员苏联人民建立保障红军与法西斯德军进行武装斗争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方面,都产生了辉煌的结果。
总之,伟大卫国战争的第一阶段是以希特勒统帅部的战略计划的完全失败和德国兵力兵器的大量消耗而结束的。与法西斯德军斗争的这个主要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预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个未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