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理清邵氏硬度和肖氏硬度
常用的材料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布氏硬度、邵氏硬度等多种方法,其中的邵氏硬度最让人搞不清楚,在中文资料里使用很混乱。 下面就来把这个问题梳理一下。
概述
美国材料学家Albert Ferdinand Shore针对不同的材料发明了两种测量硬度的方法。因为他的名字Shore,所以这两种硬度测试方法在中文资料里被翻译成邵氏硬度,也有叫作肖氏硬度。
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测试原理是截然不同的。为此产生的两种硬度计,分别是Shore Durometer和Shore Scleroscope。
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就把Shore Durometer叫作邵氏硬度计。把Shore Scleroscope叫作肖氏硬度计,其实它应该叫肖氏反跳硬度计。其实有很多资料确实是和我这个设定相同的。

两种硬度标准的区别
1)所用的硬度计不同
邵氏硬度用Shore Durometer
肖氏硬度用Shore Scleroscope
2)测试方法不同
邵氏硬度:静态挤压测量法
通过将一个与弹簧相连的针形压头压在材料表面上,然后测量压头的深度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肖氏硬度:动态回弹测量法
将规定的金刚石冲头从固定的高度落在试样的表面上,冲头弹起一定高度,将弹起高度与下落高度之比用以计算肖氏硬度。
3)标示不同
邵氏硬度:HA、HC、HD。
肖氏硬度:HS。
4)适用材料不同
邵氏硬度:通常用于测量塑料、橡胶、皮革、纸张等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在橡胶、塑料行业中常用邵氏硬度。
肖氏硬度:适用于测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硬度值。在冶金、重型机械行业中的中大型工件,例如大型构件、铸件、锻件、曲轴、轧辊、特大型齿轮、机床导轨等工件常用。

邵氏硬度(HA、HC、HD)
邵氏硬度所对应测量仪器为邵氏硬度计,主要分为三类:A 型,C 型和 D 型。
其测量原理都是静压针刺法,所不同的是测针形状不同,HA 是圆台形的,而HD 圆锥形的。而前针尖端直径更是不同,C 型最大,D 型最小。
所以,
A型话用于测量软质材料,如软橡胶、软塑料,多元脂、皮革、蜡等;
D型适用于测量硬质材料,如硬塑料、玻璃、压克力、印刷板、硫化橡胶等;
C型适用于测量橡胶、塑料中含有发泡剂制成的微孔材料。
在我国多用HA和HD。

邵氏硬度标准的测量结果通常以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数字越大,表示材料越硬。
例如,90A、A90或者90HA
邵氏A的范围0到95A 超过95A,就需要换成邵氏D硬度计。反过来,当邵氏D型的读数小于20时建议相应更换成A型。
所以,有的塑料,如“赛钢”硬度很高,并不适合于用邵氏硬度计来测硬度。
邵氏A和邵氏D可以近似换算,两者换算公式如下:
1、D=A-50
2、A=0.173D+86.58
邵氏硬度对照表
为了大家对硬度的范围有个感性的认识,我做了个表。
注:表中的硬度误差范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