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84年的新疆 经济有了大发展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了飞速发展。农业总产值1984年比1949年增长五倍多,工业总产值增加五十八倍,建立了石油、煤炭、纺织、化工、钢铁、汽车制造等工矿企业。科学文化方面,在少数民族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各类技术人员和专门人才,并建立起许多科学研究机构。

新疆盛产长绒棉,是纺织高档棉织物的原料。建国以来,全区共调出棉花一万六百多万担,支援祖国建设。 傅胜瑞 摄

国家投资六亿元,帮助新疆建设的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化肥厂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进行试生产。 高秀峰 摄

在第二汽车制造厂支援下,组成了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新疆分公司,这是年装配三千辆“东风”汽车的新疆汽车厂装配车间。

国家为新疆拨巨款,有力地支援了新疆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据统计,国家三十年内累计给新疆财政支援了一百四十七亿元,而新疆本身财政收入仅有一百零七亿元。

汉族工程技术人员,在新疆四化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负责新疆人民会堂总设计工作的新疆建筑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孙国诚(左三)和该院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地审查图纸。

五十年代进疆的大学生王惠珠为吐鲁番葡萄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图为她在当年维吾尔族房东家做客。李春生 摄

全国著名的吉林市油脂厂,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乌鲁木齐润滑脂厂进行技术改造,挖掘生产潜力,生产新产品。图为吉林市油脂厂助理工程师孙国相帮助女工工作。

上海毛条厂利用新疆提供的羊毛,加工产品。 阿斯力汗 摄

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阿不都秀库尔(维吾尔族,左一)在指导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将维吾尔族古典名著《福乐智慧》改译成汉文散文体。

哈密三道岭露天煤矿盛产优质炼钢煤,运往内地,支援祖国发展钢铁工业。图为该矿正在开挖新矿点。 艾力肯 摄

新疆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哈萨克族工程师库拉旦,从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开始,直到通讯卫星发射,她都参加了科研测试工作。

维吾尔族副教授米吉提.胡达邦儿地是全国劳动模范,多年来从事植物地理、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并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工作,对祖国科研和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独生子炼油厂生产一百多种加工油,其中有两种获得国家金质奖,产品远销国内外。 祁晓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