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先验逻辑主义(3-2-1-3)——“回到康德去”,真正的、死硬的唯心主义

2022-10-15 14:01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3-2-1-3.先验逻辑主义(Transcendental Logicism)

  • 代表人物马堡学派,新康德主义者柯亨

  • 场域论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对立由先验逻辑所调和形而下的则是所有的实体/存在以及事物显现自身的时空,概念性以及情感性框架;而形而上的则是理念所处的形而上学空间;两者由先验逻辑即思维所调和先验逻辑对形而上理念进行援引,从而建构了所有的实体与存在

  • 先验逻辑并非是逻辑学,而是逻各斯本身,它作为意识运行的最底层的代码,可以说就是思维本身。先验逻辑的实质是一种伦理学,其中包含着形而上理念的等级制,这些理念本质上就是一系列学术话语,而对于先验逻辑只有通过数学/逻辑学/命题才能对其进行把握,因而命题/逻辑学/数学中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须与先验逻辑中的理念等级制相对应才能够获得其科学上的合法性。因此先验逻辑归根到底只是一种高度学术异化的主体性

  • 本体论上是思维与理念的对立。柯亨认为本体论上的一切实体/存在都是由思维/先验逻辑所建构(construct)的,因而柯亨也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的唯心主义(critical idealism),因此思维在柯亨这里才是真正的本体;如上文所说,柯亨的理念都是形而上的,但实质上这些理念都只是从逻辑学/命题/数学中具有普遍性与共识性的术语中挑选出来,然后注册进一个理念的等级制,从而形成一个未经反思的学术鄙视链。这些形而上的理念主要为同一性/相等性/最小性/差异性等。理念在柯亨这里是一种客观精神(与之相对思维是一种主观精神,因此理念相比思维是更具有超越性的),不受思维建构的影响,它不能算作本体,但是作为对思维的本体论支撑,因为思维对实体/存在的建构需要对理念进行援引

  • 柯亨将思维/先验逻辑作为本体,以另一种方式再次消解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不同于怀特海自我泛主体主义的路径)。在此复读一下康德的物自体的概念,康德认为主体所能接触的只有表象,是永远无法接触到物自体的,也就是说表象与物自体之间是永远都会有间隔的。而在柯亨这里,表象与物自体都是思维所建构的,而两者之间无穷趋近的差异同样也是思维自行设立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思维并不能抵达物自体,而是思维主动在物自体之前停下,自己设立了表象与物自体之间的边界,并停留在表象,也就是感觉的层面,思维主动创造了自身体验的实体性。而思维自行设立的表象与物自体之间的无穷的最小差异量则是最小单位的思维,同时也是最小单位的有/存在

  • 认识论上是思维-意识或者说是命题判断一元论。在柯亨这里判断是具有优先地位的,即要不停地援引先验逻辑中的形而上观念等级制来对一切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有理念等级制中的理念支撑。因此从判断是要先验逻辑作为支撑这一点看出,伦理学在柯亨的哲学里也是最为优先的,而从伦理学导向法学再导向法律,最后导向国家对这些概念的判断都是根据先验逻辑中的理念等级制来进行

  • 柯亨对于异质性他者的看法与怀特海是完全相反的,在柯亨这里,异质性他者不但自身没有主体性,甚至不具有异质性。柯亨认为当异质性他者向主体意识敞开时,主体体验到的不是异质性,而是意识性,异质性他者在柯亨的哲学里没有认识论地位,同样也是思维建构的

  • 目的论上柯亨对于康德与怀特海的目的论进行了改造,用思维/先验逻辑调和了这两种目的论。康德的目的论是从有限无穷趋向于无限有限与无限之间有一个边界;而怀特海的目的论则是无限导向有限两者之间是连续不间断的,但是无限在导向有限的过程中是获得了自身实存的界限。而在柯亨这里,康德的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边界与怀特海的无限自身的界限都是思维自行设立的,都作为一种无穷小量(无穷趋近但又不达到的最小差异),作为最小单位的思。而柯亨的目的论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将自身体验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是因为无限主体分到每个主体身上,而就在此停下,设立界限,一个无穷小的差异量不再继续分下去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B4y1N7bj/?vd_source=2effa79339ef3bcb144795582fe6e76f

【主义主义】先验逻辑主义(3-2-1-3)——“回到康德去”,真正的、死硬的唯心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