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体制内,活得通透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2021-11-01 16:52 作者:公考余思君  | 我要投稿

我想,在体制内工作,活得通透无非就是活得明白,在认清了职场复杂、残酷的真相后,依然能够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不抛弃,不放弃,接受改变不了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能够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

在体制内,只要干工作,就不可能不受到领导的批评和责备,甚至有时候还要承受很多莫名的委屈,毕竟人无完人,一个人即便能力素质再强、为人处世再圆滑,也都会有工作疏忽或顾及不到的时候。

虽然人性使然,每个人都愿意受到表扬,不愿意被批评和责备。但是,很多人在挨批的时候,常常心态失衡,要么是一味地吐槽抱怨,要么是无奈地自怨自艾,甚至有的还会有“老虎尾巴摸不得”的感觉,表扬他可以,批评他就是不行。

其实,这样的“玻璃心”实在要不得。不管是吐槽抱怨,还是自怨自艾,为难的都是自己,对于事情的解决或局面的改善,没有任何帮助,有的时候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麻烦和棘手。

常言道: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自己何必为难自己呢!

面对领导的批评,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非常重要,正所谓束缚由心而生,你越是在乎、越是纠结,事情对你的困扰就越大。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领导的批评是对的,那我们应该愉快接受,努力改正,争取更进一步;如果领导的批评不对,那我们又何必过于在乎,苛责自己呢?

其实,当领导的也都不容易,既要开展好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又要处理好复杂错乱的各种关系,忍受的委屈和承担的压力,肯定比作为下属的我们大很多。

所以,与其毫无意义地放纵负面能量,不如换个角度,站在领导的位置上想一想,看淡一点,看开一些,说不好更能赢得领导的信任与肯定。

能够拎得清于己孰轻孰重

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很好,也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比如说,工作上经常熬夜加班的人,就无法陪伴家人;而经常陪伴家人的人,工作上势必就会有所懈怠。

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想要,必然会劳碌异常、繁忙交加,甚至是被生活和工作牵着走。

所以,在体制内工作,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搞清楚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就非常关键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想得其一方,就必须要舍弃另一方。

我有个同事,也在体制内工作,他就属于那种比较能拎得清的人。

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恬淡的生活和舒缓的节奏,而不是提拔晋升和忙于奔命。于是,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几乎推掉了所有他所能推掉的工作,空闲时间就看看书、喝喝茶,有兴致的时候也会打打游戏,生活无比惬意。

前段时间,他某个证书的考试成绩下来了,刚好压线过,很开心地请大家吃饭,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难道不让人羡慕吗?

在体制内工作,很多人认为提拔晋升就是一切,于是整日焦头烂额、忙碌交加,试图努力争取一切。殊不知个人其实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关键在于你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取舍。

我觉得像同事这样,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作出适合自己的取舍,就是活得通透的表现。

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体制内的工作和体制外有很大的不同,体制外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谁能创造价值,谁就是优秀员工,结果大于一切;而体制内则以权力为中心,更讲究纪律和规矩,很多时候过程更重于结果。

所以,在体制内,不仅要努力干好工作,更要处理好各个层级的人际关系,而这一点也是很多体制人最为诟病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处理好三个层级的关系:对上要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让领导满意;同级要处理好各种人情世故,防止误会和矛盾;对下要抓好统筹谋划合理调度,管控好自己的队伍。

任何一个层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工作的整体推进。所以,很多人宁愿多处理一些具体的业务,也不愿意让这些繁杂的人际关系困扰。

其实,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头疼。但是,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不会把精力放在与同级的勾心斗角上,也不会把精力花在控制下属上,而是盯着领导,尽可能地让领导满意,让领导对自己赏识和认可。

事物的辩证法则告诉我们:研究分析问题,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那么,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要和领导搞好关系,尽可能地让领导满意。那么,和领导搞好关系的主要方面又是什么呢?是要服从领导,是要感恩领导,而不是自命清高或孤高自傲。


体制内,活得通透的人都有哪些表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