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紧进来学字效?【杰视帮】
在设计中,很多小伙伴熬过了画面的合成与排版,却卡在了最后的字体特效制作上。

也有很多小伙伴抱怨,我只学了空间搭建和场景合成,也没人教我字效怎么设计啊!
其实,从技法角度,字体特效和场景特效所需掌握的技法确实是一样的。
而在实战中,为什么我们面对字体字效,任凭自己一身本领,却不知如何下手?
如何解决这种窘境?

不能光在手上下功夫,要想做到融会贯通,三个字:观察力。

我们看一件事物的时候,究竟在看它的什么?
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一个实打实的设计问题。
比如要临摹下面这种金属字效,应该从何入手?

如果让你按这种风格再做一个字母,你会如何下手?
如果没法一口说出这种字体的特点,不妨先停一停,多观察观察。
列出5个该字效的显著特点。
倒角接口、斑驳锈迹、混凝土材质、积雪覆盖、拼接锚点。

或许有小伙伴会说:
这么明显的特点,这谁看不出来?
不着急,我们把这五个特点放在一边,开始我们的字效临摹设计,我们在空白处再增加一个字母。

首先,用钢笔工具勾出字母大致轮廓。

因为我们今天着重教字效的制作,所以就不刻意模仿原字体的字形了,简单勾勒出F的外形填充即可。

基础色填充好后,我们吸取原字体阴影区的颜色,将【F】的厚度区分出来。

大体明暗关系处理好后,我们就可以对比上述五个特点开始做细节特效了。

通过观察,字体面与面之间的转折不是锋利的90度直转,有一个转角的细微设计。

因此,我们先吸取倒角区颜色,将字母的倒角部分填充出来。

好,第一个倒角细节已经初步完成了,我们开始增加第二个特点:
斑驳锈迹。
一说到铁锈这类的特效,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去花瓣上找素材了?

其实大可不必,掏出我们过去跟大家分享的烟雾笔刷,略微调整一下。
忘记烟雾笔刷如何制作的同学可以参考下面参数设置:

笔刷设置好后,吸取不同区域的颜色,用点画的手法,轻轻在表面涂抹,一种逼真的锈迹效果就出现了~

别忘了厚度上的纹理添加:

锈迹添加完成了,我们开始做第三步特效:材质添加。

有了前两步的铺垫,素材叠加就会简单许多。
我们可以找一些钢筋水泥混泥土之类的材质图,叠入我们制作好明暗锈迹的字体中,将图层模式改为滤色或柔光,保留材质纹理。

如果材质纹理不够明显,我们可以借助色阶等工具强化纹理,再通过操纵变形更改材质透视,和字母透视匹配。

但即使借助了色阶工具,依然感觉我们的材质表现不够明显?
这时候,就只能借助我们的画笔工具,掏出看家本领,画!
我们在裂痕的区域用画笔略微强化,将字体的沟壑感加强:

你看,整个字效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接下来,我们做第四步:积雪绘制。
积雪处理我们可以找素材,也可以直接用手绘的形式,尤其对于这种小部分的积雪,找素材往往会耽搁大量时间。

其实很多东西,拿手画,会节约不少时间。
吸取积雪颜色,小手抖一抖,用点刷的方式随意画出积雪的外形。

增加一点积雪和字母的互动,并用暗一点的颜色把积雪的体积感绘制出来。

你看,简单吧?

积雪绘制好后,我们会发现字母的暗部明显不够暗,同时缺少一些临摹字效中铁锈氧化形成的红褐色斑点。
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图层模式选择叠加,加深字母的阴影部分。

再吸取铁锈红色,新建柔光图层,给字体表面增加铁锈效果。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现在,我们进入最后一步:锚点拼接的添加。
用套索工具截取部分原字效中的锚点,改变方向移到我们的字母中。

运用蒙版工具,擦除不必要的部分。

当然了,如果擅长手绘的同学,也可以直接上手画。

最后,运用蒙版把底部积雪遮挡的部分还原即可。

一个字效的临摹稿就基本完成了,如果是精益求精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强化锚定装饰与锈迹纹理。
你看,整个字效临摹下来,用到的技法都是我们合成中最常用的,并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
真正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前期的观察,把临摹对象的每一个特征观察到位了,才能在上手实操时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摸瞎乱碰。

至于其中一些需要手绘的地方,我想说:
别逃避了,手绘该练还得练!
先不说手绘可以摆脱素材缺失的限制,像很多常见的素材,掌握了基本的手绘可以直接两笔画出来。
不信,你看杰克大佬线下亲自传授的手绘素材大法,不比找素材来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