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六祖慧能领悟大境界
唐朝六祖佛学革命就是禅学对儒学的一次大回归,六祖的岭南学派其实就是披着袈裟的孔颜儒学,唯一不同的就是禅学还多此一度!
孔颜儒学告诉我们,存在就是明德本身,明德就是存在的依托。世间万物本具有同一自性明德,自性明德对人的精神具有天然感召力,人的精神对自性明德具有本然的追求,这个本然追求自性明德的行为就是“学而时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这个不可夺之志就是“自性明德”,就是“孔颜之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告诉我们乐在其中,人生而有乐,天生我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雍也》孔子告诉我们无人能改其乐。
烦恼何来?乐在其中,人们外求乐处便是自寻烦恼。
放下寻求攀缘之心,当下就是乐处。
“子在川上曰”孔颜之乐,无需到彼岸,更无需渡河之舟,这便是孔颜之大境界。有彼有此便是二,有度便是生攀缘,便是不了净不究竟。六祖岭南学派尚有彼岸之度不能彻底领悟孔子“吾道一以贯之”,这便是禅学与参学的差距。
孔元2574年八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