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荒茶业丨从冲泡到品鉴,浅懂大荒茶!

2023-07-05 17:42 作者:大荒茶业  | 我要投稿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作为白茶家族中的高端品类,将高山的灵气、厚土的恩赐,尽敛于身骨之中。

天赐尤物,侍茶人更需用心对待,将此臻品完美诠释。

【冲泡篇】

1.盖碗冲泡法 - 鲁迅先生言: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大荒茶业,专属定制具有“世界白瓷之母”美誉的德化白瓷作为行茶套组。它在1300℃-1400℃高温下烧制而成,具有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等优异品质。它不夺茶香,也不失其味,以1:30的茶水比完美呈现出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的茶性本味。

茶器:大荒行茶套组(150ml) 

茶量:5g 

水温:100℃ 

用水:纯净水 

冲泡:温杯洁具、投茶、(润茶)、注水、出汤 

感官品质: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的每一款茶品,其香气和滋味各有千秋,但不变的是它们在每一水的表现都让人惊艳,让品茶人不自觉得期待接下来会带来何种惊喜

备注:注水方式要根据实际茶品采取沿边式或覆盖式,出汤时间也需要依据茶品及个人口感灵活控制

2.冷泡法 - 至简便捷,却回赠你满腔的惊喜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只撷取春季臻品。身心烦热时,饮上一杯沁爽甜润的大荒冷泡白茶,感受细嫩的芽叶在冷水中绽放出的香甜;同时凉爽的茶汤萦绕在温热的口腔之中,身体的烦热瞬时被涤除,精神舒畅,回味悠长。

茶品:嫩度高的大荒茶 

用水:纯净水 

投茶量:1-3g 

茶水比:1:100 

浸泡时间:0.5-1h 

感官品质:清醇味甘,鲜香沁人

备注:投茶量要根据实际茶品与个人口感选择,浸泡时间也需要依据个人口感灵活控制

3.紫砂壶冲泡法 - 韶华中的紫砂与大荒茶,都愈加生辉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作为福鼎白茶中的高端品类,与紫砂壶同受藏家的青睐。以一壶侍一茶,年限越久越散发生命力 —— 壶身油润,气韵也更温雅。

茶量:5g(小壶)7g(大壶) 

用水:纯净水 

水温:100℃ 

冲泡:温盏烫壶,摇香闻香,润茶醒茶,注水出汤 

感官品质:新白茶的茶汤甜润甘醇,香气清新;老白茶的茶汤稠滑柔和,香气沉稳

4.煮饮法 - 浅浅地煮一壶茶,权当是为了自己欢喜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不仅在远山云雾之间积蕴了丰厚的内质,还在岁月的见证中转化出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而煮茶,是读懂它丰饶韵味的最好途径。

茶品:3年以上的大荒寿眉饼 

投茶量:4-6g 

用水:纯净水 

冲泡:在壶中加入冷水及茶叶,水沸后改成小火慢煮,片刻关火,留少量茶水第二次加水煮,其余倒入另一个茶壶中待饮 

感官品质:茶汤浓郁,滋味甘醇可口

注意:出汤时间也需要依据茶品及个人口感灵活控制

5.焖茶法 - 最是精简,却能充分萃取茶叶精华

焖泡对茶叶品质要求很高 —— 品质决定口感。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不仅无惧持久高温的检验,还能赋予茶汤醇厚甜滑的绝妙体验,将茶品特性发挥到极致。

茶品:3年以上的大荒寿眉饼 

投茶量:4-6g 

茶器:焖茶壶(1800ml) 

用水:纯净水 

冲泡:将茶叶置于茶仓或茶包袋中,热水润茶后,再沸水高冲充分浸润茶叶,焖泡15-40分钟。留少量茶水第二次续水焖,其余倒入另一个茶壶待饮 

感官品质:药香枣香充分激发,口感更加醇香

注意:焖泡时长需依据茶品及个人口感灵活控制

【品鉴篇】

要熟悉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最宜通过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个方面进行品鉴。

1.干茶外形是品质的第一步展现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毫银针,干茶芽头挺立,根部“马蹄结”粗大,带小叶壳,茶毫丰富。远观,娇俏可人,似霜后的树林,翠绿色中点缀着白霜;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牡丹,多为一芽二三叶,毫心肥壮,两片叶子将其包裹。观之,大有绿肥红瘦之感; 大荒森林荒野老树寿眉,整体以一芽三四叶为主,散茶叶片舒展均整,自然卷曲,外观粗犷;饼茶体态圆润饱满,颜色自然。

2.汤色与品质的关系甚为紧密 汤色与品质有关但不宜直接判断品质,是否澄清才是判断白茶品质的关键。大荒茶的汤色必定是以清澈透亮为基础,以杏黄明亮为最佳,浅黄、深黄、橙黄或者橙黄中微泛红,都属正常汤色。

3.香气的纯净馥郁让人心情愉悦 白茶的香气以“毫香、嫩香、清新、清鲜”为特征,白毫银针和高等牡丹有明显的毫香和清甜香,通常用“毫香蜜韵”来形容高等级白茶的香气。而这些让人深入肺腑的舒坦,是森林荒野老树白茶从不欠缺的优异品质,它有更高级的、馥郁清幽的花香、野劲十足的毫香。

4.滋味是白茶品质权重最高的部分 白茶的基础品质是“甜”。以清鲜爽快,甜味显,毫味足为佳。轻啜茶汤,来自森林之间的野性、野味、野韵悉数在口腔之间绽放,浑厚霸气,野性十足。茶香落水,带给你无尽的柔顺、滋润、甘甜、醇厚、爽朗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广阔的原始森林之中。这才是大荒茶的实力体现。

5.叶底是茶面貌的真实反应 通过观察冲泡过后剩下的叶底,来考察鲜叶的质量及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可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在品鉴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大荒的白毫银针叶底匀整、肥软、毫芽较肥壮;白牡丹叶底匀整、肥软,毫芽多且壮实,叶片嫩黄;寿眉叶底匀齐、柔软有活性。

用心,才能读懂大荒茶的“森林孕·臻荒野”的奥秘。而以上五种冲泡方式,再到五项因子的品鉴,所了解到的只是大荒茶强大内核的深海一隅。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勉!

大荒茶业丨从冲泡到品鉴,浅懂大荒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