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随笔

1. 今天下午,上海下起了暴雨。
雨将要下的时候,天是黑的,云跑得飞快。雨越下,天越亮。然后夜来了,天慢慢变黑了。
2. 上网冲浪激起了我心中的惊涛骇浪。读书使我平静。
3. 在我看来,搭子社交是这个时代的浮躁在年轻人身上的具象化呈现,是把长期的陪伴零售化的产物,虽然很好地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但却将“长期陪伴无法得到满足”常态化,对社会和文明来说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如果进行搭子社交是为“长期陪伴决策可行性”的假设检验提供样本,那么也是好的。
4. 永远不要低估两个人在喜好、习惯、理想和性格上的不和谐将给两人未来带来的磨难。
5. 两个人是否合适在一起——在我看来,一是取决于两人在一起产生的磨难程度(抑或称之为侵蚀效应),二是看两人对彼此的坚定(即承担侵蚀效应的意愿与能力)。前者为客观尺度,后者为主观尺度。成功的恋爱、婚姻一定是两个尺度的一致,即主客观的一致。两个尺度无法做到一致,感情无疑是令人痛苦的,关系破裂是必然的。
用快乐填补磨难是很难的,因为人总是记得痛苦,而很难记得快乐。当然,这一切都应当取决于具体的人的实践。停留在意识层面上的讨论是空洞而脱离实际的。拥抱现实。
6. 酒精是个好东西,5块钱的啤酒就能帮人忘记痛苦。
酒精也是个坏东西,坏在它伤身体。
7. 如罗翔老师所说,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选,越读越感慨人家年轻时真是博览群书,好多哲学家我都没听过,实在惭愧。想与这些伟大灵魂多多交流,又担心自己难以做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人生来就在与死亡为敌。年轻时对此毫无察觉,以为自己在和疾病为敌;年长以后,以为在与黑夜和睡眠为敌;再年长,以为在与时间为敌——但终究是在与死亡为敌。唉,人生大抵如此。
8. 叔本华曾说,人不可能拥有一直幸福的一生,人最多只能拥有不畏惧苦难的一生。生活总是苦多于乐的,哪怕就是如此,也要做英雄——勇敢地去热爱它。
9.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不错,然而历史有它的方向。多看看太阳,这样才知道东南西北,才知道人生的路要怎么走。
我们可以以很多种方式度过我们的一生,所以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必须度过我们的一生,所以我们是不自由的。大抵如此。我热爱它。
10. 早年的我夸大了人类感性和理性的同一性而忽视了两者的矛盾性。我现在更倾向于运用辩证法得出观点——人的感性是理性的感性,即为了他人做收益大于成本的事,即外部经济;人的理性是感性的理性,即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偏差、不良情绪等等。
11. “‘换位思考’是一种感性的思考方式,它要求我们不站在自己的立场,甚至也不是站在“自己和他人一同”的立场,而是完全站在‘他人’的立场。”
“在我看来,‘思考’的好处在于它是意识层面上的运动,可以无关现实。因此,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否认自己,而在于‘想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想法、思考,甚至对于同一件事情都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诚然如此,但应当意识到,我们都是人,那就势必具备人这一事物的共性。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种信仰……种种人与人之间的强大的共性,赋予了我们彼此之间换位思考的现实可能性。”
“然而,‘换位思考’的难点,在我看来,并不在于利用共性,而在于‘想象’,在于‘沉浸式代入’,在于模拟‘他人个性’。”
“除非是我很熟悉的人我了解她——但一般来说我怎么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呢?我也没有经历他经历过的事情........”。
“‘了解’是第一步——应当学会倾听,权当听小说,听故事,不断给予对方“我在认真听”的信号,引导对方抒发对方的感受和看法;”
“‘代入’是第二步——在意识层面运动,想象,‘如果我遭受了他遭受的一切,我会是什么感受?’、‘他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此对待,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也被爸爸妈妈这样子对待,我会是什么感受?’、‘如果我像他一样,被最好的朋友背叛,我会是什么感受?’、‘如果我被孤立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会怎么样?’、‘如果我生来就有缺陷,就要每天打针吃药,我会怎么样?’、‘如果……’”
12. 听人倾诉就像读小说,而换位思考就像写小说。大致如此。
13. 人喜欢听好的,听到坏的马上就跳起来——这是人最大的缺点。——《编辑部的故事》
14. 关于剥削,人,要是逮着机会,一个比一个狠。——《编辑部的故事》
15. 我向死亡宣战,以必死的觉悟。
16. 成功的实践,必要两样东西: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以及真理与价值的一致。
问题在于,在曲折的过程中,在他们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站在哪一边?
17. 月亮与六便士是可以兼得的。
问题在于,我们要怎么样的月亮与六便士?
是(50%,50%)?
还是(40%,60%)或者(60%,40%)?
还是(30%,70%)或者(70%,30%)?
还是一会儿(40%,60%)一会儿(60%,40%),然后平均(50%,50%)?
还是一会儿(30%,70%)一会儿(70%,30%),然后平均(50%,50%)?
还是一会儿(40%,60%)一会儿(60%,40%),然后平均(45%,55%)?
还是一会儿(30%,70%)一会儿(70%,30%),然后平均(55%,45%)?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应该用一个详细的系统来表述我们的真正需求——只有把我们的需求用类似数学的严谨方式表达出来,我们才可能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可悲的是,这对人来说太难了。人总是会变的——人总喜欢在平静中找波动,在波动中找平静。人们对波动的区间长度、波动的波幅和频率的定义和分析方式天差地别,这导致人们很难明白对方的需求——对自己人生的需求。
正因此,做一个系统的刻画人生的模型过于困难。为什么不用运动的方式看问题呢?
用AR自回归模型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我过了三个月日复一日的生活,我腻了,我想要追求一点刺激,我要在这个假期出去玩!或是:我两周没有逛街了,我要去商场吃玩一天!或是:我这个假期在家里快要烂掉了,我想要读点书,我想要学点什么,我想要被人需要,我想要工作一天。
明天的决策,取决于我今天和过去一段日子过的怎么样。通过不同尺度的AR模型进行彼此之间的嵌套,实现日度的周期、周度的周期、月度的周期和年度的周期。
正如尼采传递的:把生命活到极致。我想要的不是一种生活。我想要的是把生命活到极致。
18. 坚持做我们热爱的事情。我热爱读书和写作。
尽管这不是我的职业,意味着我难以在此上花费我希望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何为热爱?热爱就是我在他人那里尽到了必要的时间以后,全部都是你。
19. 关于希望——漫画《九九八十一》中,刘备曾是一个在“墙外”垃圾场捡垃圾吃的小女孩。富家少爷张飞流落此地,结识了刘备和关羽(黑皮)。
过不惯垃圾场生活的张飞问刘备“为什么不死”。刘备说“没想过这个问题”。
后来,张飞给她起了名字。刘备喜极而泣,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喊:
“我有名字啦!我有名字啦!”
张飞很诧异:“不就是一个名字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刘备她说:“我昨天没死,今天就有了名字,后天要是还没死的话,说不定能捡到肉包子吃呢。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啦。”
我读这部漫画的时候,我还在念初中。我是在《知音漫客》上读到的。
无论怎么活,人生都只有一次,时间过去了就再不回来。
把生命活到极致。
别辜负它。
Ear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