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论
关于德行的思考。 世人所谓的德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德行才合乎世间的准则,值得我们去追求呢? 我想,这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话题。 合乎大众眼光的德行,就是对的吗?如果德行要在意世人的眼光,以世人的准则来作为德行的尺度,这样的德能称之为德吗?怎样分辨作秀之举和发自内心的德行呢?如果以实际影响来作为评价德行的尺度,难道不是对德的亵渎吗? 那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德行?是自立目标,一味我行我素?如果个人的眼光和尺度已经足够高远,德行显然不是值得思虑的问题。但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芸芸众生,加起来的总和也甚至够不到半个德字。人类对德的追寻大概还永无止境,能在无数同胞中寻得寥寥能作为标榜的例子已是难得,如果再自诩“文明”“高级”,岂不可笑。 承接前言,如果不我行我素,那便只能以外在尺度作为德行标准了。那么什么样的外在尺度是正确的?公共的吗?俗知的吗?国家规定的吗?细而究之,其实以上三者大同小异,且已经能满足所有人都道德需求了。其尺度不可谓高,及格乃至优秀者不可谓多。这便是修德的必要性。社会中个体的平均道德水平必然会成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个体的道德水平却往往不会成为个体终生成就水平的限制,这仿佛是一个可悲而又无解的现实。 v我500,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