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幻想
我文章的标题叫丢掉幻想,主要目的是启发各位的思考,不是输出我的个人观点。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独立思考。 而离我们大学生最近的且切身相关的,就是本科教育。 下面是我对本科教育的思考。我谈一谈他的三点问题。 其一,学生个人成长与学校成长毫无关系。学校里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你四年后出了校园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于立场不同和诸多因素,学校领导,教师,教授等教职工他们和广大学生没有共同利益,他们的进步是不需要靠大多数学生的进步的来实现的。领导要管科研实验室等项目,为了争一流大学。教授要忙于各种期刊论文,为了满足学院要求以及职称评定。教师同样如此,为了在学术层一步一步往上爬。上课教学,基本上只是个不需要怎么负实际责任的副业罢了。当然也有很多把教书为己任认真教学的,这不可否认,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认真教并不意味着教的好。而本科生真正值得学校关心的,一千万不要死在学校,二千万不要惹是生非,三就业率。这三点才与学校利益切身相关。 其二,关于学校教学培养方案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问题。每个学院有上百名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基本素养,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目标方向。而一套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又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能有所成就?按部就班地照教学培养计划走,最后就是拿个毕业证罢了。就好比是食堂的大锅菜,怎么可能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他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吃饭需要。想要吃到最符合自己口味的菜品,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品尝并偿付代价。同样,想在大学真正的学有所成,要自己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并战胜途中的困难。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其三,对学生学习成果评判标准片面且死板。于是我们总是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参加绝大多数毫无意义的活动,总是会看到每到期末图书馆自习室就天天爆满。而活动分的混得或是参加各种令人作呕的演讲,或是发表几篇东拼西凑的文章,如此种种。期末考试则是一门学科抱一两小时的佛脚的比拼记忆力的低智考试。 上述三个问题主要对应三个幻想,一是对教课老师的幻想,二是对教授课程的幻想,三是对绩点的幻想。这三个幻想,是一定要丢掉的。 我演讲的标题叫丢掉幻想,喜欢毛主席的应该知道,这句话是被我阉割过的,后面叫准备斗争。但作为绝对的被支配阶级的学生的我们是不能去斗争的。因为学校可以把你开除,授课老师可以让你挂科,而以后工作,用人单位就是要看你的文凭和在校表现来进行筛选。因此,说斗争是不妥的,究竟应该如何,后面的空白留给每个人自己填写。 下面讲些个人观点。 一,关于任课老师。 快要一年下来,相信各位一定也感受到,老师与老师间的参差。或在不同学科之间,或在现实与网络之间,或在高中与大学之间。也会有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行事风格等等的质疑或不满。关于这些种种,我认为都是源于之前对老师心存幻想。 丢掉幻想后,应该如何,我是这么想的,首先,绝不能和任课老师有冲突。其次,在任课老师的容忍限度内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二,关于教学课程。 为什么我上课时常干自己的事?这是由于我经过思考认为这门课程于我个人而言价值不大。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每一门课进行价值评估。我的标准就是看它到底是否有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以及我在课上干的别的事是否比上这个课有价值。不是别人说重要它就重要,而是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具体的客观的来评定。 真正的成长需要汲取真正的知识,学一些百度就能搜出来的东西,背他个千条万条,而没有自我思考,永远不能踏入真正的知识的大雅之堂。 三,关于绩点中的活动分。 有的人喜欢自虐,以折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同学展现出用功的模样,折腾了半天,可能最后连心心念念的奖学金这个功利目标也没达成。有的人随波逐流,被焦虑和心虚裹挟,虚伪的参加各种活动,吐出些尴尬恶心的政治话语,写出一篇篇自己不想看第二遍的文章,感叹道,啊,我真努力,啊,我锻炼了自己。这些行为不仅自欺欺人,而且极其可怜可笑可悲可耻。发自内心且付出真心参与各种活动的同学千万不要代入其中,我是由衷地尊敬每一个真诚勤恳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的人。反之也不用羞耻气愤,我理解每一个为了前途切实行动的人。 我想说的是,不要没有逻辑没有计划盲目地追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嘛。我不是否定绩点的重要性,绩点、奖学金是未来我们升学,工作的重要指标,比如常州的优才计划就要求四年内要拿到一次一等奖学金或两次不同学年的二等奖学金。这里也建议大家查查自己家乡或自己打算去的城市的人力资源局发的关于教师的要求的信息,或让爸妈打听,或请教学长。不能只闭塞在自己有限的信息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最后,我想说,一生仅此一次的白纸,绝不能随意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