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木与机械两大护法双剑合璧,诞生亿万蓝海市场!

2023-06-13 11:59 作者:一点创绘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建筑机器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6月10日,在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交通中心项目现场,建筑地面施工系列机器人“闪亮登场”,联合施工作业这是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首批“上岗”的智能建筑机器人


该系列机器人由激光地面整平机器、履带抹平机器人及地面抹光机器人三套设备组成,可提升工作效率3-5倍,节约工期半个月

土木建筑,一直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其被诟病天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进步,建筑形态与功能不断突破,可我们的施工形态一直没有改变,处于高耗能、高排放、低产能的传统模式


至于机械,与土木一样是难兄难弟,传统机械模式也很难让人看到希望

但,土木机械真的无法从天坑爬出来吗?

答案是

可以!


最近几年,国家大力进行工业智能改革,就是为了帮助制造业转型,现已颇具成效

土木与机械结合,建筑业已经“危、繁、脏、重”的传统时代,发展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智能建造时代

像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简称“博智林”),截至今年5月已有28 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0个省份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7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博智林公司总部大楼

相比人工,建筑机器人在施工时,会更安全、高效,也更人性化

例如博智林研发的地面整平机器人,在“湖南长沙智谷壹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中投入应用

原本需要工人手扶设备进出操作平面作业,容易留下脚印,还要针对留下的脚印反复抹平,增加了工序。使用地面整平机器人,工人则无需进入操作平面,可以通过遥控让机器人激光锁定、自动标高、规划路径、完成混凝土浇筑……整个过程自动运作一气呵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除了碧桂园,在5月13日的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会上,也有多款建筑机器人亮相

其中一款打孔机器人在工作人员设定好指令和作业规划路径后,开始打孔,不到10秒,一个精准的孔便打完了,效率达到传统人工的2倍,精度高,还兼具吸尘功能

建筑机器人作为世界建筑领域科技前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全球市场,至少有10个国家涉足建筑机器人的研发据MartinPlacek统计的数据,2021年全球建筑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85.3百万美元,2022年已实现99.7百万美元,诞生亿万蓝海市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建筑大国,建筑机器人市场空间庞大,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领域

自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多省市在近日发布智能制造相关方案与通知,全面推进建筑领域智能进程

例如深圳市政府印发的《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到2023年末全市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末全市纳入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累计不少于100个


《苏州市2023年度智能建造推进工作要点》也提出试点项目先行应用建筑机器人,2023年5月起,政府投资房建工程单项5万平方米以上项目,应率先试用成熟建筑机器人;至2023年底,全市单项5万平方米以上房建工程项目全面使用建筑机器人辅助施工

在政策举措下,中建五局、中铁建工等多家建工企业也都布局建筑机器人领域,面向社会招聘建筑机器人领域机械工程师

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单单是建筑行业,汽车、航空航天、数控、海运、农业、化工、能源和医药行业等等也都在进行自主创新,与机械交互,产生许多新型就业机会

像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员、数采工程师、智能驾驶工程师、智能仓储规划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

据某招聘软件显示


目前智能制造领域的机械从业者平均薪资在9K-40K,高于传统机械岗位30%,市场需求很大,是个很好的就业方向


要想在当下较为严峻的就业环境脱颖而出,就得摈弃“纯机械”思维,找到核心竞争力

那样,‘天坑’也能变成通天大道!

关注机械擎报局,了解第一手机械资讯

关注一点创绘,机械行业黄埔军校


土木与机械两大护法双剑合璧,诞生亿万蓝海市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