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操墓是真还是假,为何如此简陋?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

2021-10-15 12:41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不过由于宋代以后人们对他有所偏见,便故意歪曲他的形象。

例如《三国演义》就有意将他刻画成一个谋权篡位的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所以不少后世认为他阴险狡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实际上他于乱世之中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唯才是用,为我国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参考,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是值得世人尊敬的。

虽说人们对曹操褒贬不一,但他仍是三国里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就连他死后的陵墓也成了世人的焦点,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寻找不到他的墓地。

相传他死前担心有人会破坏他的陵墓,所以实行了密葬,甚至设置了七十二疑冢。近些年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古邺城北城西12公里处)出土的一陵墓被专家确认为是曹操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

安阳曹操墓是2009年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安阳曹操墓位于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因村民浇地发现盗洞而发现,在2009年经过发掘后,发现大量有关曹操的文物。

首先是曹操墓的位置问题,推测墓址的重要参照物是西门豹祠,而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出土的西门豹祠石刻显示这座祠建造于后赵(南北朝)建武六年即公元340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两者相差120年。

1800年前,溘然长逝的曹操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既是一种防盗措施,又是一种节俭的理念,开启了中国古代丧葬史上将近400年的薄葬之风。

薄葬之说,曾引发一些人对曹操墓的真伪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安阳高陵二号墓内出土有金器、玛瑙等重要文物,似乎有违曹操遗令。

阅读了能公开看到的相关资料,直觉的答案就是“墓主人证据不足”。

1、 鲁潜墓志是个起因,也是个关键点。这份墓志是取土烧砖时发现的,但鲁潜墓的遗迹根本找不到了。126字的墓志中,对墓主人生平只言片语,却用了半个篇幅记录鲁潜墓与魏武帝高陵的位置关系,显得不伦不类。

2、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方盗墓者之一,创业的时候就盗挖了汉武帝叔叔梁孝王刘武的陵,据说还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这位盗墓的祖师爷,自己的墓葬怎么会不担心被盗呢?后赵距离东汉末约120年,鲁潜是如何清楚知道曹操墓位置的,而其他文献却未见如此明确的记载。

3、 在认定高陵墓是曹操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那件刻“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戟,但是这个恰好就证明这个墓不会是曹操自己的墓,试想下历朝历代有哪个帝王会把刻有自己名号的物品当成随葬品的?

再者曹操本来就害怕自己的墓会被人发现,他会那么傻在把刻有自己名号的物品随葬?这不就等于告诉世人这个墓就是我曹操的墓吗?

同时即使这真的是墓主人常用生平的武器,难道魏武王就一定指的是曹操吗?不要忘记距离三国不久的东晋十六国中,冉闵和姚襄也都用过“魏武王”的称号啊。

4、 紧邻的西高穴一号墓是谁的,没有见到官方资料介绍及与二号墓的对比分析。

5、现在认定的安阳曹操墓的墓中并没有发现曹操妻子卞皇后的遗骨,据《三国志.魏书五.后妃传第五》载“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

而且在这之后迁葬而来的曹冲遗骨也都没有发现,据《魏志·邓哀王冲传》载“咨尔邓哀侯冲!昔皇天锺美于尔躬,俾聪哲之才成于弱年,当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早世夭昏?

朕承天序,享有四海,并建亲亲,以藩王室,惟尔不逮斯荣。且葬礼未备,追悼之怀,怆然攸伤。今迁葬于高陵,使使持节兼谒者仆射郎中陈承追赐号曰邓公,祠以大牢。魂而有灵,休兹宠荣,呜呼哀哉!”。

可以说历史中明文记载的合葬的卞皇后和陪葬的曹冲这两人的遗骨都没有在安阳曹操墓找到,那么这该如何解释呢?

上述简单的逻辑分析,就有很多疑点。这里的怀疑并非怀疑某某人造假,而是考古鉴定的证据链不足。孤证不为证,事有反常必为妖,学术应该是严谨的、且不急于给出答案的。

曹操墓是真还是假,为何如此简陋?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