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成长day.1|②去面对不可面对,去接受不可接受,我仍然有成为怎样自己...

B|5.23/朋友、交流想法、沟通
今天就着儿昨天的沟通话题和沟通有效性,又和朋友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沟通不仅要自己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需要去领会对方的意思。
“对方说了什么,想表达什么”,去理解对方想表达的。
沟通的有效性及目的性固然很重要,但单纯的感情流动和分享也并不是全无无用功的。
这是感性状态的人和理性状态的人在沟通交流时所会遇到的问题,你在说感情,我却在看你的目的和想要的东西。
当然,这两个状态的人遇到并非无解,只要其中一个人调整状态去对接另一个人,想表达的信息,或者,在自己的状态之中,平静的讲述出自己的感受和对对方的爱意与关心。
不使用脾气和情绪对待对方,不把自身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在对方身上,认为对方是自己某个记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
有效的觉察自己的情绪起伏和起心动念,
感受是否是由对方引起,
此心偏移当下,没有安住内心、此刻,还是自己内心把这份情景感触情绪带入到此刻的交流之中,投射在了对方身上,把自己置于自己头脑虚拟出来的某种境况之下,而反射性出的相应行为。
好好的觉察自己,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和任何一方的叙述,陈述与交流之中。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注意到,沟通中爱的流动的成分,善意的流动成分,以及足够的包容度和表述自己想法与感受的能力。
朋友提到了一个我们都需要去进步的一个点:在去处理事情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处理生活的实际事物,完成自己想完成的目标时,准确的,有导向性的,有目的性的去解决,去推进,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可能。
是的,这就像那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要做什么?
我要怎么做?
道理总是反反复复归于最简单的本质,践行,觉察,改变,活在当下。
(文字经过视频化处理会和视频有些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