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如何崛起:美国如何在一战中崛起,成为最大赢家

2023-08-05 17:03 作者:冷眼talk  | 我要投稿
  • 1917年,德国驻土耳其大使曾十分疑惑的问当地美国大使,你们为什么要和德国宣战,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美国人是为了道德和原则而投入战争的。 ”严谨的德国人听完一脸懵逼,这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理由,过于虚伪,尤其是从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人口中说出,真的是令人发笑。然而到底是何种利益,竟能催动躺着发战争财的美国人,亲自下场参战呢?美军又是如何成为压死德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带上防毒面具的美军
带防毒面罩的美军


残酷的欧洲战场

在美国人眼里,欧洲列强简直就是一群疯子,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如野兽一般厮杀。1916年,索姆河战役爆发,近6万英军在第一天被马克辛机关枪和高爆弹抹掉,却压根连第一道防线都没法突破,在后续几个月的战斗中,英军的损失总数已达到42万人,法国达到20余万人,而德军阵亡、负伤、被俘和失踪的总数已达到65万人。这惊人的伤亡让美国人目瞪口呆,还在南北战争阴影中的美国人厌战情绪严重,为什么要远赴欧洲打一场和自己无关的战争,这是当时美国人最为普遍的想法。

虽说嘴上不参与战争保持中立,但是美国手底下的小动作却没停下过,大战爆发后,美国人立刻高挂免战牌,于1914年8月4日,总统威尔逊发表“中立”声明,表示美国不会干涉欧洲列强事务,当然你们也别来美洲撒野。反战的美国人,切确来说反对的是本国参战,至于欧洲,打得稀巴烂也与自己无关,所以不亦乐乎的卖武器,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来者不拒。



美国总统威尔逊
美国总统威尔逊

阳谋

然而,英国人使了一招阳谋,将美国死死的捆绑在协约国的战车上。原来早在一战时期,空运技术尚不成熟,快速兴起的铁路技术又无法连接大洋彼岸的美洲,所以传统海运,自然成为了向美国人购买物资的唯一运送方式,而同时为了避免风险,美国人并不送货到家,需要买家自取,在当时仍处于巅峰英国皇家海军面前,德国人根本拿不下制海权,当英国极力加强其海上控制体系时,英国海军布雷北海,对德国和欧洲中立国家设下很长的海军封锁线,并截获美国运载某些非禁运品、特别是粮食到意大利、荷兰和其它欧洲中立国以便转运德国的船只。德国陷入了能买但是送不回来的窘境。

于是,名义上中立的美国,绝大多数生意都是和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做的,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额增加了400%,与此同时,美国与德国的贸易额从1亿美元下滑到了100多万美元。到1919年,全世界40%的黄金储备全部落到了美国手中,并且协约国还欠下美国100亿美元的战争债务。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世界所有国家的生产总值也不到1000亿美元。美国各大公司抓住个机会,赚取了令人咂舌的财富。

例如,美国的杜邦公司就为协约国生产弹药,他的股票价格从最初的20美元,飙升到了1000美元。借此良机,美国甚至诞生了21000名百万富翁。逐渐的,华尔街金融家与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已经与协约国深度绑定在一起,如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失败,那么占世界十分之一生产总值的投资就打了水漂。看着此时的欧洲战场,形式依然不甚明朗,德国陆军在地面战场依旧强势,三分之一的法国已经沦为焦土,但是苦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德国的贸易航线基本被斩断,后勤十分乏力,此时华尔街与军工复合体已经悄悄的,开始权衡起参战事宜。而看着美国成为成为了协约国的兵工厂和仓库,这下德国人彻底破防了,气愤的表示,打不赢你们的军舰,还打不了你们的商船吗?

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

无限潜艇战

于是德国开发了无限潜艇战的打法,无差别进攻驶往英国和其他中立国家的船只,甚至包括美国的,只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切断英国的补给线。起初,英国人对所谓的无限潜艇战不屑一顾,结果很快连饭都吃不上了,毕竟在当时,英国本土粮食供给中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世界海运总额一半以上由英国承运,把海上通道比作大英帝国的氧气管也毫不为过,据统计,1916年协约国商船的损失由1月份的30万吨增至2月份的40万吨,再猛增至3月份的50万吨,直到4月份的85万吨。英国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4艘就有1艘被击沉。海上运输通道确实是英国人的软肋,但也是美国人的逆鳞。

一直笑口常开的美国人终于笑不出来了,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后,美国出口数字及进出港的商船数量不论是1月份还是与上年同月相比都呈现大幅度下降。出口贸易从1月份的613555693美元下降到2月份的467683406美元。由于出口至英国、比利时、荷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俄国必须经过最危险的北海。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量从1月份占出口总量的50.9%下降到2月份的占43.2%,许多交战国和中立国的商船也不愿冒险运输美国的货物。对于注重经济效益的美国来说,自然无法承担这样的亏损,德国自然是激怒了美国,更确切的说是激怒了华尔街的金融家与庞大的军工复合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于是美国人打着,两年前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卢西塔尼亚号为幌子,向德国宣战了。

德国潜艇
德国潜艇

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在一战中可以说是最奇葩,也是最恐怖的存在,在1916年,美国国会批准扩军计划前,美军才13万人,在动不动就百万兵力的会战中,完全不够塞牙缝的,截止1917年5月,美国连正经的陆军师都没有。当近美国大兵们远赴重洋抵达欧洲大陆之后,英法两国尴尬的发现,这帮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有!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先期抵达的美军部队除了缺乏武器以外,毫无任何训练基础。如果此时将这群战五渣投入到战场上,完全就是在给德国人送人头。无可奈何的英法,只能一边向美军输送装备,一边训练他们。据统计,当时美军购买了40万顶英制头盔,向法国购买了3万7千绍沙M1915式8毫米机枪。

就这样,一群头戴着英军的“浅碟式”头盔,手拿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和法国机枪的混血儿,出现在了欧洲战场上。但是随着美国国家机器的开动,展现了惊人的战争动员能力,1918年4月在法国境内的美国师只有9个,随后就不断增加,5月底18个,6月底25个,7月底29个,8月底35个,9月底39个,10月底42个。横越大西洋的美国船队每月可以向欧陆输送25万到30万部队,训练一批,运过去一批。直到战争都结束了,美国的军队还有一部分在路上。到6月中旬,西线德军因大规模进攻而伤亡惨重,步兵人数已少于协约国。从那时起,威廉二世的陆军就已不再是大洋彼岸浮海而来的美军的对手了。仅仅18月的时间,美军从仅仅13万人的杂牌军,扩张成了200万的正规军。

意料之中,德国选择了投降。这并不是说明美军有多强,而是精疲力尽的德国人是真的打不动了,而在1914-1916年的前两阶段作战中,仅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布鲁西洛夫攻势四次大规模的会战,德军就被英法俄三国军队消耗了超过160万人,加上盟友意大利的反水,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被迫停战,德国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孤家寡人了,直到1918年早期,美军在欧洲多数都处于训练和休养的状态,在欧洲战场的200万美军中,其中很多都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但这些兵力已经足以让“打不动”了的德军投降了。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

捡漏王

1934年2月,美国国会组织的“奈氏委员会”在调查一战时,就直白地说:美国1917年参加一战,就是和军工企业操纵的。只不过,这是一次接近完美的豪赌,前期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后期一掷千金,将整个国家作为一战最后的砝码,一经下注,战争天平便迅速倒向协约国一方,美国参战一年后战争就结束了,“损失不大”、“出力不多”的美国,却和裤衩子都打没了的英法一样,落了个战胜国的头衔,随之开启战后对世界殖民势力的重新划分。


美国如何崛起:美国如何在一战中崛起,成为最大赢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