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类别的茶,一个品类的茶,会有相同的茶性和归经走脉的方向吗?
目前,中国茶行业的茶叶,有类别之分,有品类之分,有品牌之分,一个品牌还有不同系列之分。例如:黑茶,白茶等,是指的茶叶的类别。黑茶里的六堡茶,熟普洱等;白茶里的福鼎白茶,云南白茶等,是指的品类。六堡茶里的龙头企业梧州茶厂“三鹤”,中茶六堡茶,小企业广生祥四味六堡茶,这是品牌或说厂家。一个厂家一个品牌又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品系列,例如广生祥“韵浓香清”四味六堡茶。
一个类别的茶,一个品类的茶,国家没有统一的茶性和归经走脉的方向要求,按中国茶行业目前的实际现状看,也不可能有。这就如六堡茶这个品类里的茶,茶汤颜色有青黄、黄橙、橘红,红,红浓等;口感香型有花香、蜜香、奶香、竹叶香、青苔香、沉香,陈香,参香,药香,木香,槟榔香...等,气韵也精彩纷呈,不一而足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性气状态和归经走脉的一致的方向。广生祥的四味六堡茶茶性都平,是一家企业的工艺要求使然,四味六堡茶归经走脉不同也是工艺设计使然。一家有一家的价值取向,一家有一家的价值审美,百花齐放才是春,个性绽放才是中国茶。
中国茶的标准化是个伪命题,喊得再响亮都是口号,因为不合于道所以不可能做成。茶行业大可不必担心不标准化中国人就不会喝茶:中国餐饮之个性、之丰富、之博大、之绝伦...超过中国茶不是一倍两倍,中国人因此不会吃了吗?......中国茶行业要标准化发展是个瘸腿逻辑,相关人员喊喊大家都理解是咋回事就得啦。如果一个茶叶研究者,一个做茶卖茶的人千万要想好再说,不然无意中损了茶行业茶产业就不好了。
这次连续发出这个方向的内容,实在是因为多年来多次面对相关问题的询问甚或质问,有点不堪其扰......。爱茶人,做茶人,卖茶人,特别是研究茶的人,对茶的诠释,但凡有性气味和归经走脉方向的,还是老老实实回到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向上,不要任意、任性,不要创新的好。《黄帝内经》等经典,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上千年了,千年以来中国能人辈出都没有把《黄帝内经》等经典打倒,我们还是不要自视太高才好吧,经典面前谦卑一点,认真学习一下,把握精要再宣讲才好。“得其要者一言而终,不得其要流散无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