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需求空间扩张,灵活用工市场增长

一、发展环境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是指人力资源服务商为人才和用人单位其双方提供的相关服务,其目的是平衡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与人员优化配置的服务工作。
人力资源服务与市场中其它服务类型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源服务是聚焦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服务,是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服务类型。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服务的现代服务业重要门类,对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1年由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突破2.5万亿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5万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10万,培育50家骨干龙头企业,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达到30家左右。
更好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助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国家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中提到,对提供求职招聘、保障用工、劳务对接等相关服务的机构,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相关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纳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在国家政策红利及资金支持下,未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发展现状
供需两端稳步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张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及人力资源行业从业人数逐年稳步增长,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91万家,同比增29.04%,相较2016年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增加3.24万家。
2021年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3.15万人,增速22.32%,比2016年从业人员数量增加47.85万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持续向好以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2022年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从业人数将达到6.75万家和124.68万人。
三、市场格局
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国内龙头企业有望迅速崛起
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前景广阔。2021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接近6万家,其中民营人力资源机构数量占比达到86%,构成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主体。
公司的人力资源业务细分产品主要包括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和灵活用工。从公司的人力资源细分业务经营情况来看,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灵活用工业务,且该业务收入占据总营业收入比重逐年上涨。

四、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需求空间持续扩张,灵活用工市场将快速增长
1、人力资源需求空间持续扩张
疫情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国内失业率处于历史高点。疫情后时代我国服务业有望率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且服务业用工需求通常快于劳动力供给,短期内导致劳动供需缺口扩大,将催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增加。
从长期来看,在疫情逐渐稳定和国家促进就业政策助推下,全国劳动参与率将不断提升,劳动力供给端逐步恢复,伴随劳动力数量增长与劳动人群教育程度提高带来就业需求不断升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将驱动对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进一步增长。
在劳动力供需两端双重推动下,未来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规模将持续上涨。
2、灵活用工市场将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由于第三产业从业岗位通常具有人口流动性强、劳动密集、需求能力差异大、季节性等特征,产业结构转型下结构性失业突显,将推动灵活用工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减退,企业用工成本逐年增长,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重要因素。
此外,当前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年轻群体成为就业市场主力军,其灵活的就业观推动求职观念变迁,社会对灵活就业接受度有所提高,且伴随着弹性工作文化兴起,求职者为获得弹性工作时间而选择灵活就业,进一步助力灵活用工加速渗透。
在产业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劳动力年龄结构改变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将持续推动我国灵活用工市场需求增长,未来全国灵活用工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市场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智研咨询人力资源服务报告》,仅作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