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锦之战的背景
皇太极称汗后,放弃了努尔哈赤的奴隶政策,给予大量汉族奴隶“民户”的地位,善待逃人、放宽惩治,并鼓励汉人从事农耕,一切都以保障生产为出发点。短短两个月,辽东的形势就有了明显好转,逃亡、起义锐减,针对后金女真人的暗杀、投毒也少了很多。

皇太极稳定内部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以皮岛为根据地的毛文龙身上。在他看来后金要想继续壮大首先就得消灭依托朝鲜的毛文龙。但是皇太极也很清楚后金没有两线同时作战的能力,所以他只能等待机会。

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一面派使者方吉纳、温塔石给袁崇焕送书信,一面命二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讬发兵入朝大举攻打毛文龙。
皇太极为什么就笃定袁崇焕不会趁机进攻?我觉得他是不能笃定,皇太极就是在赌,如果攻打毛文龙时袁崇焕发大军来攻,那他就退。为什么要赌?因为不赌他也没办法打破两线夹击的僵局,不如搏一把。事实证明皇太极赌赢了。
后金军攻入朝鲜后,朝鲜方面和毛文龙都向朝廷发出要求策应、救援的文书。面对朝廷“且令以关宁之师直捣虎穴”的严令,袁崇焕坚决不同意发兵策应,他上疏辩解说后金发十万攻打朝鲜,还有十万在家防守,后金一点都不空虚,这个时候率军去攻反而落入后金以逸待劳的圈套。袁崇焕这就是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到辽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后金满人八旗六万,其他八旗两万,加起来都不到十万,袁崇焕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不想出兵罢了。其实后金留守后方的真实兵力只有两万左右。
袁崇焕十分保守,只知道一味守城,在他的眼里,毛文龙和朝鲜的价值不如在锦州竖起一座坚城。他修筑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等城。
袁崇焕这埋头只顾修城,毛文龙和朝鲜就麻烦了,后金涌入朝鲜后将朝鲜军和东江军打得溃不成军。毛文龙的亲属大部分驻留在铁山,差不多被后金杀害殆尽。危局下毛文龙连连向朝廷告急,并向朝廷再次禀告,后军大军目前都在攻打朝鲜和东江军,后方空虚,这是辽西明军进击的大好时机。
但袁崇焕还是拒不出兵,辩解正在修筑的锦州三城无比的重要,一旦建成收复辽东即可望,现在他们正在攻击朝鲜,正是全力筑城的大好时机。
兵科给事中李鲁生气愤地斥责他被后金玩弄于股掌之中,朝中官员弹劾袁崇焕的声音日盛。迫于压力,袁崇焕派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前去策应,然后队伍到了三岔河后就不动了,摆明了不愿意出兵。王在晋慨叹道:“辽抚援鲜,布置极其可观。乃官兵望河而止,此真为纸上之兵也。辽兵果可用耶?”

后金与朝鲜的战争被称为丁卯胡乱。皇太极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既控制了朝鲜,又削弱了明朝。毛玟龙的东江军也被迫放弃了朝鲜的屯田、据点,退出了朝鲜半岛。因为失去了粮草供应基地,东江军只得依靠朝廷发饷和自己搞走私贸易甚至劫掠来贴补军需。
解除了后顾之忧的皇太极很快就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宁远。他还写了封信给袁崇焕,大意就是,你一边派人跟我议和,一边又修城,到底是什么意思?分明就是诈称议和,乘机筑城,无心和平,一意想动兵伐我,我不会让你的野心得逞。
天启七年五月初六,皇太极率军出发,初十到达广宁,第二天就发动大规模进攻。结果明军很快就放弃了大凌河、小凌河两城。牺牲朝鲜、东江修的三城转瞬就只剩锦州孤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