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强大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低耗模式”
作家张德芬曾在书中说到:“幸福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幸福的修行,不只是简单地对物品断舍离,更重要的是洗涤心灵。
清理不必要的人际关系,梳理身心,做到心无挂碍,人只有减少对于外物的欲望,才会得到快乐。
好的人生,需要学会做减法。
真正强大的人,早就摆脱了心理包袱,把人生调成了“低耗模式”。
1
一个人最大的内耗,是不放过自己
网友@阿雪分享过一段在心理咨询室里发生的故事:
一个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女孩让她印象特别深刻,
原因是,女孩曾无数次问她:“我这样做,他/她会高兴吗?”
这个他/她,可能是男朋友,可能是父母,可能是闺蜜或同事。
她曾因为男朋友说喜欢长发的女生,就把短发留长,变为男生爱慕的“黑长直”。
她曾给旅游的发小订好酒店并且全程陪玩,不惜请了好几天假,耽误工作;
她也曾因为同事一句“你这条项链真好看”,便偷偷买了同样的一条送给对方。
这个女孩就像哆啦A梦一样,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可当阿雪反问她:“你这样做,开心吗?”她愣住了,没有回答。
但从她惊愕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甚至很少有人问过她是否开心,包括她自己。
我相信,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这个女孩一样的人,在人群中充当取悦者。
他们习惯性地对别人好,想让别人高兴,为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
甚至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从不曾考虑过,这样将时间、金钱和物质投注在别人身上的取悦,究竟耗费了多少能量。
取悦,其实是一场高成本的内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处于内耗的状态,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能量耗尽的时候,心也暗淡,以往的人际关系也变得难以维持。
董卿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能收获多少快乐。”
人生的最终衡量标准,不在于我们拥有了多少,而取决于我们舍弃了多少。
在有意识的时候及时停止内耗,放过自己,才能过一个不累的人生。
2
拒绝内耗,把精力放在对的地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考试前焦躁不安,总担心考不过;
工作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就开始自责,怕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谈恋爱时对方没及时回复消息,就开始胡猜乱想;
需要做选择的时候纠结不已,作出选择就开始后悔,内心挣扎。
如果你经历过以上的情况,说明你陷入了精神内耗。
太过在意过去和未来,想得太多,让人忽略了那些眼下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成年人化解焦虑的方法,就是降低不确定性。
担心考不过,就多花时间复习、背书;
失误弥补不了,就把下一个工作任务尽力做好,争取有所进步;
跟恋人分开时,把重心回归自己,努力变成更好的人。
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分干涉别人,也不要让别人干涉你。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当别人做出的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影响到你,此时你需要十分警惕,避免精神内耗。
罗翔老师在《十三邀》节目中说:“人生太短,做你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是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有意义的人和事物上,才不至于白费。
学会做减法,过低耗的生活,才能达到人生最理想的状态。
3
真正强大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节能模式”
人生可以有宏伟目标,但是要减去过度的欲望, 给人生做减法。
庄子曾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每个人的初心都是一面明镜,外事外物如浮云般缠绕在眼前,使人摇摆不定。
有时候感觉整个人非常疲惫,其实不只是体力上的,而是内耗导致精神上的疲倦。
唯有拨开这一层迷雾,修炼本心,让心灵回归平静。
而那些真正强大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低耗模式”。
林清玄大师曾说:“只有把自己放低到尘埃中,才能收获浩瀚星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日常生活保持钝感力,也是防止陷入内耗的重要方法。
一个人的钝感力,就是他的幸福力。
对人对事不过分敏感,忘却不快乐的事情,接收到的负能量也抛之脑后。
把心系在别人身上,透支自己,也消耗了他人,自己过得幸福,才是归途。
做一个简单的人,将生活调成“低耗模式”,日子得以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