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娟台大公开课-红楼梦-大观园专题
大观园专题
总论:太虛幻境的人間投影、寶玉的人間仙窟
第五回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更見仙花馥郁,異草芬芳,真好個所在」數句脂批云:「已為省親別墅畫下圖式矣。」
第十八回脂評:「至此完大觀園工程公案,觀者則為大觀園費盡精神,余則為若許筆墨,卻只為一個葬花塚。」
定义:是一个“纸上园林”,是虚构的空间
大观园的意义:只有大观园提供了一个可以让青春之美绽放的环境,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封建秩序的森严,人的自由、个性被磨灭,展现青春的放纵、自由,要开辟另一空间。
大观园具有不可还原性:是曹雪芹虚构的,是自相矛盾的(为了叙事需要,而无现实图纸)
清‧二知道人《紅樓夢說夢》:
1.「大觀園之結構,即雪芹胸中邱壑也:壯年吞之於胸,老去吐之於筆耳。」
来源于现实世界的材料,但实际是虚构的,是曹雪芹人生观、世界观的投射,是他整个人生观察的结果
2.「大觀園與呂仙之枕竅等耳。寶玉入乎其中,縱意所如,窮歡極娛者,十有九年,卒之石破天驚,推枕而起,既從來處來,仍從去處去,何其暇也。」
3.「雪芹所記大觀園,恍然一五柳先生所記之桃花源也。其中林壑田池,於榮府中別一天地,自寶玉率羣釵來此,怡然自樂,直欲與外人間隔矣。此中人囈語云,除却怡紅公子,雅不願有人來問津也。」
枕窍、桃花源都是从现实世界进入神圣空间——很狭小,但能沟通两个世界的通道
大观园具有乐园的性质:曹雪芹继承了乐园书写的传统,但又超越了文化的个别性,让其带有普世的永恒性
整體的基本象徵(柯敬明提出):
1.人間至極的富貴(没有荣国府就没有大观园)
2.骨肉完聚(元春入宫后不能常常回家)
3.處子的純潔與喜悅
4.詩情的優美
5.宗教化的聖殿
6.「春」的淨土
传统观点:贾宝玉反富贵场,倾向温柔乡
实际:贾宝玉并不反对读书,只是反对把读书变为赢得功名利禄的手段,同时,温柔乡也是包含在富贵场里的(温柔乡的维持,需要大量的金钱)。
贾宝玉在贾府被抄家后过上了: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所以贾宝玉从没有背叛过自己的阶级
大观园实际上加速了贾府灭亡的速度
秦可卿:第13回
我们家已经富贵了百年,但世间是没有永恒之道的,因为我们都在无常的兴衰中,......眼下我们又有一件喜事,那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第31回
史家的楼子花是荷花
贾府的楼子花是石榴(元春的象征),且是楼子上起楼子
这里要注意两点:1.楼子花是很罕见的,楼子上起楼子就更罕见了,这里是用花写贾府的兴盛、写元春省亲对贾府繁盛的加成2.石榴也比荷花特别
第81回
迎春哭诉自己在孙绍祖家的遭遇,众人都落泪,而她自己的嫡母(邢夫人),说这是她的命;父亲(贾赦),在贾政劝说不要同意这门亲事时,一意孤行——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女子的悲惨命运,即是生在贾府这样的人家
迎春的愿望:在大观园自己的屋子(紫菱洲)里住几天,下次不一定还住得不住——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电视剧镜头:迎春离开,依依不舍的看向大观园,大观园的门关闭,这意味着对迎春有庇护作用的大观园再也不能为其提供庇护,她再次落入孙家的黑暗
李纨是唯一一个结了婚还住进大观园的(早婚早育早丧夫,实际才20出头)
最主要的群体活动:作诗、结诗社
诗歌是性灵的升华
香菱——红楼梦里最可怜的女孩子 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就是血淋淋赤裸裸的,写一个美好的女子,生来就是受苦的,被白白摧毁,生来就是莫名其妙受苦的,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就算有再好的品质、再好的容貌,也被完全磨灭掉
学写诗、写字
“天地志公,地杰就会人灵”——住进大观园受到的庇护,只有来到大观园,才能把自己的性灵开发出来
圣修伯里《小王子》“只有灵魂在黏土上吹一口气,才能创造出人类。”这里圣修伯里想说明的也是地理环境对塑造人的作用。
写诗是一种灵魂出口,透过写诗可以解脱现实的烦恼
大观园也是皇权的体现,表现了皇权的不可替代性,充满着禁忌
男性不可以进去:医生、贾芸(代表现实世界对大观园的介入、规范,贾芸是来种树的)
第58回,藕官烧纸钱
1. 名字里都有春
2. 沁芳溪
弗莱:基型论
四季的循环、晨昏带来的时辰变化
我们的存在在时间之流中,可以彼此发生对应,是很一致的出现
晨昏春秋、人生老病死的变化、文学的内容存在类比关系
春夏基型
黎明——春天——诞生(正面的喜剧境界)
日午——夏天——胜利(正面的喜剧境界)
人是有秩序的,动物是温顺的,小桥流水,宝石、建筑物写作的内容也是田园牧歌式的
秋冬基型
黄昏、死亡、黑夜、人类会解体、革命、反叛、无秩序、无政府状态、动物变成野兽,吃人的树、海啸,沙漠,废墟
大观园的转向
27回林黛玉养燕子、怡红院养仙鹤
76回林黛玉、史湘云,池中的黑影,其实是白鹤,但有种阴森的特征
一、闢建契機:元妃省親
大观园修建的原因:元妃省亲,所以,大观园不可能逃脱世俗的权威,情、爱、自由,都要臣服于礼法之下“大观园是建筑在现实的土壤中的”
第16 回脂批:「園基乃一部之主,必當如此寫清。」
戴志昂〈紅樓夢大觀園的園林藝術〉:「我國舊日量地叫『步畝圈丈』,上面所說的三里半可能是指園地四周邊長。三里半市里正等於一七五○公尺。」「姑且再具體地假定大觀園園地東西長四七五公尺,南北長四○○公尺,由此得出原地
面積是一九○、○○○平方公尺,比北京北海淨心齋面積大二四‧六倍,相當於北京中山公園面積的八九%,作為私園看,是很大了。」
第16回 从这里盖到那里,一共三里半大(周长三里半大,面积19万平方公尺)
注意:大观园并不是正方形、正长方形,而是西北突出一块(这一块很重要,靠近贾母,且大观园较为重要的住所都聚集在此,如怡红院、潇湘馆)
大观园是《红楼梦》青春之美的挽歌、贵族家庭的挽歌、尘世之美的挽歌的具体投射
大观园有其内在的映射系统,映射的是太虚幻境——“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第5回,贾宝玉看到太虚幻境“鲜花馥郁,异草芬芳”——脂批:这实际上已经为省亲别墅画下图示(脂批的这一句,实际上为后来研究大观园的象征意义埋下证据)
大观园在他起造的开端,就已经注定要幻灭
第18回 贾家声势的巅峰、众女儿命运的转折
脂批:观者为大观园费劲精神,余则为若许笔墨,只为一个葬花冢
第23回 元妃下御令,让众人搬进大观园,但进入大观园首先描写的是葬花冢,也即是说,大观园的开幕仪式,即是黛玉葬花——一落成就宣告死亡
“为了毁灭而建造”
同时,大观园是为了元妃省亲而造,元妃是会死亡的,所以,大观园的毁灭也是必然的
第5回元妃判词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虎兕相逢 代表权力斗争
入宫20年突然猝死
所以,大观园本质上注定就是短暂而脆弱的,必然要面临幻灭
大观园有很多独立的院落,这实际上是很奇怪的
第16回脂批:「大觀園用省親事出題,是大關鍵事,方見大手筆行文之立意。」 藏雲《大觀園源流辨》:園林中布置著獨立院落的設計,乃是融合了庭園式、苑囿式這兩種系統而成的一個私家園林
1. 一般園林是以單棟不同的堂、館、樓、亭配合山水落座園中(这样的园林,没有生活的机能,只是让你短暂去休闲、放松,无法过夜)
2. 2. 大觀園的建築則是由院牆圍出的獨立院落,較之呈現顯著差異,而與皇室宮廷的苑囿類型中,包括頤和園、熱河離宮、圓明園、暢春園、萬春園等是在大自然中興建不同的建築群相仿(起居完善)
即是说,大观园兼具皇家宫苑和私家园林的复合性质,所以,园中人势必要受到君权和父权的支配,我们可以看到园中人自我和伦理世界的深刻纠缠,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大观园和外面的世界看成是二元对立,大观园绝不是乌托邦
二、基址
第16回 贾蓉:父亲(贾珍)打发我来回叔叔(贾琏)话,老爷们(贾赦、贾政)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借了一部分),转到北边,一共丈量准了有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宁府提供的基址:
第11回 宁府庆生辰 贾瑞起淫心(乱伦一直笼罩在贾府) 在会芳园 看戏的地方在天香楼,即天香楼就在会芳院里,所以会芳园就是一个天生充满不幸的地方
第13回 秦可卿死后,停灵于会芳园中,贴身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可叹。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连紫鹃都没在林黛玉死时追随过去,所以这里超出人性的书写令人生叹,可能瑞珠也是父媳通奸的合谋者。两人的灵在登仙阁。
所以,大观园也具有了会芳园的一些性质——不好的象征(色情与死亡)
也即是说,大观园的先天性质——色情、死亡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大观园在建造之初就摆脱不掉走向灭亡,但并不是封建专制导致的,而是人性的败坏导致的
荣府提供的基址:
第16回 盖造也容易(就在自家土地上),也成体统(回家省亲,如果在别处建造别院,不成体统)
东大院,贾赦的旧园。山石树木虽然不敷使用,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谢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纵然不够,所添也有限
脂批:贾赦的旧园也是为大观园伏脉
大观园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只是种的都是罂粟花
夏志清:绣春囊(抄检大观园的发端,也即是大观园走向衰落的开始),就是大观园里侵入到伊甸园的一条蛇
(一)寧府:「只有門口兩個石獅子乾淨,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第66 回)
會芳園:賈瑞見熙鳳起淫心之處(第11回)
1. 天香樓: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第13回)
此原為第十三回被刪去的情節,見脂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
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後事二件,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
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遺簪』、『更衣』諸文。是以此回只十頁,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去四、五頁也。」
电视剧编剧把秦可卿还原为少女,把删去的情节加上,秦可卿无意中遗簪,被贾珍捡去,更衣无意中被贾珍看到,婆婆给贾珍整理书房,发现了簪子,秦可卿无法辩解,选择自杀,实际按照曹雪芹的原意,秦就是淫死的
2. 登仙閣:秦可卿與瑞珠停靈之處
(二)榮府:
1. 下人群房(第16回)
2. 東大院(近賈赦舊居,第16回):第3回寫賈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
府中花園隔斷過來的。進入三層儀門,果見正房廂廡遊廊,悉皆小巧別緻,不似方才那邊軒峻壯麗,且院中隨處之樹木山石皆在」→脂硯齋批云:「為大觀園伏
脈。」
自我纵容,是这两个园子(会芳园、贾赦旧园)的共性,精美的会芳园是宝玉被诱惑的起始
秦可卿房屋的设计即充满情色意味(宝玉在秦屋内休息),武则天的镜子、赵飞燕的飞盘、安禄山的木瓜
禄山之爪(色狼之手)
三、建材用品:含賈赦舊物
第16回:「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
及亭榭欄杆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省得許多財力。
縱亦不敷,所添亦有限。」
第46回平兒:「真真這話論理不該我們說,這個大老爺太好色了,略平頭正
臉的,他就不放手了!」——贾赦要娶鸳鸯
清‧二知道人:「賈赦,色中之厲鬼。」
四、先入園者
宋淇〈論大觀園〉認為前八十回(23回之后)中,只有賈芸、胡太醫等少數例外,其餘如賈政、賈璉等都沒有進入過大觀園,以證沒有男人破壞過男性勿入的無形禁令。
然而,花園在建造落成的整個過程中,實已都免不了男性的介入甚至支配:
1. 賈赦:「園內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爺已瞧過了,只等老爺瞧了,或有不妥之處,再行改造,好題匾額對聯。」(第17 回)
2. 2. 賈珍:雖說「只憑賈赦、賈珍、賈璉、賴大、來升、林之孝、吳新登、詹光、程日興等幾人安插擺佈」,但其中「賈赦只在家高臥」,真正作為整個園子起造的負責人乃是賈珍,所謂「有芥豆之事,賈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寫略節;或有話說,便傳呼賈璉、賴大等領命」(第16 回)——由此可见,整个大观园的安插摆布都是这些世俗的男人执掌的,其中最机密的、最核心的部分由贾珍掌握“贾珍是建造大观园真正的领导者”
3. 第45 回:「那圖樣沒有在太太跟前,還在那邊珍大爺那裏呢」。
3. 婢僕之眾(第17回、第24回):先行入住
4. 賈寶玉:(第17回)
寶玉自號「絳洞花主」(第37 回),脂批「情榜之首」
第17回回前總批:「寶玉係『諸艷之貫(冠)』,故大觀園對額必得玉兄題跋,且暫題燈匾聯上,再請賜題,此千妥萬當之章法。」
第78回的「總花神」(第27回、第42回、第78回)
大观园建设时间:一年 第42回 刘姥姥要大观园图 惜春向诗社告假 林黛玉刻薄:盖园子用了一年,画要两年(讽刺惜春画画水平不高)
怡红院布置的像迷宫——这里的迷宫,是重要的原型 由迷到悟的过程
“隔而不绝,通而不透”充满了蝙蝠
带领大家走出迷宫的是贾珍
大观园脱离不了外界现实世界千丝万缕的渗透,还有一个原因:闲杂人等在元妃等人入园前就来居住了。千金小姐离开他们无法生活 维持——大观园始终有一批来自现实土壤的人在支撑它的基础 大小姐们表面珍贵,实际上也受着下人的牵制
第17回 贾政带人进去提匾额 贾珍“先去园中知会众人”——这告诉我们,在元妃省亲前,大观园里已经住着众人
小红第24回出场,一直到第27回,都有描写她和贾芸的暧昧关系
原名林红玉,犯了“玉”的避讳,改为林红,但玉钏就没有这个问题——相互矛盾的地方
小红,善于谋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想向现实阶梯上面流动,太世俗,不配拥有“玉”这个名字“世代为奴”
王熙凤欣赏小红的办事能力
第50回后,开始描写大观园丫鬟们的争斗——这也证明,大观园不能免于现实纠葛
最先入园的最重要的人:贾宝玉
诸艳之冠
第17回 可巧近日,贾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愁不尽,贾母常命人带他到园中来戏耍
第37回 结诗社取名字 提出宝玉的旧号 绛洞花主
绛洞——仙窟的缩影 保护着花朵,即宝玉为护花使者
第17回回前總批:「寶玉係『諸艷之貫(冠)』,故大觀園對額必得玉兄題跋,且暫題燈匾聯上,再請賜題,此千妥萬當之章法。」
这里的宝玉暂提和再请元妃赐题,表现了封建礼教秩序
情榜
贾宝玉 情榜之首 能够做到情不情 博施众爱 泛爱众 怜惜弱小,愿意为他们扛起生命的重担 他的爱跨越性别 跨越物种 贯穿天地之间 宝玉犹如耶稣基督,要为世人扛起十字架
林黛玉 情情 只限于个人的主观感受
薛宝钗 无情 圣人的境界 超越了个人的喜怒哀乐 做到大爱大公
总花神
花魂(较为抽象的概念)、花神(更具体化,个性化)都指的是少女的灵魂
26回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27回 葬花吟
76回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不是诗魂)
24回 刘姥姥逛大观园后,一票人接连生病 贾母 巧姐 林黛玉
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 园内住着的可不都是花神
27回 祭花神
78回 晴雯过世 直着脖子叫了一夜 宝玉 叫了一夜是谁 叫母亲——这里可以看出宝玉的自私,他不去关心晴雯有多痛苦,而是关心晴雯爱不爱自己
“人穷则返本”——晴雯自小父母双亡,但在生命的最后还是在深情呼唤自己的母亲,祈求他的护卫和保护——人性的本能
伶俐=说谎、造假、投其所好
天上少了一位花神,命我去司主,专管芙蓉花
与现实逻辑不通的地方:
1.现实中,池上芙蓉(荷花)八月是不开的
2.池上芙蓉和陆上芙蓉混淆
3.林黛玉突然从芙蓉花园里走出
芙蓉花 林黛玉 晴雯
海棠花 史湘云
牡丹 薛宝钗
张爱玲,蝴蝶是花的灵魂,飞回来寻找他自己
五、水流設計
第16回「會芳園本是北拐角牆下引來一股活水」一句脂批:「園中諸景最要緊是水,亦必寫明方妙。」
第17回「原來這橋便是通外河之閘,引泉而入者」一段,脂批云:「寫出水源,要緊之極。……水為先著。此園大概一描,處處未嘗離水,蓋又未寫明水之從來,今終補出,精細之至。」對沁芳閘又批云:「究竟只一脈,賴人力引導之功。園不易造,景非泛寫。」
要注意的是,引水进园,需要皇帝的特赦——水背后的礼法
第17回 贾政 偏不用沁芳二字——并不是看不上宝玉,而是生于富贵家,需要对孩子更多地指导
沁:水的很缓慢的、渗透性的作用——水的作用,净化
芳:花朵的一种香气
沁芳--女儿的代名词
不幸的是,这条具有净化作用的水流,来自外在世界,已经被污染了
沁芳闸:世俗与乐园的交界、外在世界与理想世界的门槛
沁——水——淨化(內在)——╮
> 女兒
芳——花——美麗(外在)——╯
第17回 省亲第一站 潇湘阁 有凤来仪(双关)
五大凤凰:来省亲的元妃(对皇权的尊重)、长久住在潇湘阁的黛玉、王熙凤、探春(风筝是凤凰形状、后也成为王妃)、贾宝玉(人中龙凤)
竹子开花——死亡
第17回 沁芳泉流经之处的独特地方:暗示住在这里的人的命运 稻香村 几百只红杏 富贵场中的寡妇的孤岛 养鸡鸭鹅
贾宝玉大段抗辩 诉说礼教吃人,礼教对寡妇过分的没有人性
稻香村在大观园里格格不入,是人力穿凿构成的,
被山山无脉,靠水水无源
明明沁芳溪流过,却说水无源,这也表示,李纨的人生已经是一潭死水
最后流到怡红院,流出大观园——从外面世界流进来的水,最后又流向了外面的世界,象征女儿们不能永远受到大观园的庇护,终究会受到外面世界对女性的压迫
23回 葬花 宝玉把桃花丢在沁芳溪里,顺着沁芳闸流到外面。黛玉说这样不好,水在大观园里是干净的,外面世界是脏的臭的
落花--女儿命运的投射
唯一避免去园外现实世界受苦的方法,就是不要离开园子——死在园内
脂批:「于怡紅總一園之看(首?水?),是書中大立意。」
第46 回脂批:「通部情案,皆必從石兄挂號,然各有各稿,穿插神妙。」
外來之水─→沁芳閘─→沁芳溪(流經園中各處)─→匯總於怡紅院─→流出
六、山石設計
大观园山石设计符合原则
戴志昂〈紅樓夢大觀園的園林藝術〉:「園內的山,有大山,也有小山,一般是反映了我國園林叠石成山的傳統手法,即小山用石,大山用土,石山並非全石,兼用薄土以植樹生藤,土山亦非全土,有時也用石塊穩土或作點景。」
构成山石掩映效果的四个地方(屋主性格与山石设计相互定义):
1. 大觀園入口:第17回 2. 稻香村:第17回
3. 蘅蕪苑:第17回 4. 櫳翠庵:第49 回
第17回 贾政 不落富丽俗套
贾政实际是整部红楼梦中对性灵思想吸收最好的人物
一入园;一带翠障 蕴藉含蓄、创造曲折掩映的美学趣味,这样才有柳暗花明、寻幽探胜之趣(园林的基本原则不要一下子就看完)
稻香村 黄泥墙 中性色 代表屋主没有个性 青山险阻(礼教对寡妇的围困与隔绝,像活埋李纨的坟墓)“大观园中唯一非大观的所在”
4回 金陵名宦之女,父亲名为李守忠(守忠道) 读列女传——所以李纨青年丧夫后如槁木死灰,与她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
李白诗 闺人理纨素(李纨名字来源)
但李纨并没有就这样甘于命运,被活埋,而是像一座休眠火山,还有自己的个性(公开表达过对妙玉的讨厌50回 取红梅)
其实李纨和妙玉的处境十分类似,妙玉因为宗教原因,事实上也被隔绝在栊翠庵里,这也是李纨公开表达对妙玉的不满的原因(在李纨看来,两人是一类人——人只会嫉妒自己的同类人)
栊翠庵和稻香村的相似处
1. 和大观园格格不入,是人为雕琢出的景观
2. 都有山石阻隔
3. 基调底色
栊翠庵是一片雪白,跟稻香村一样是中性的存在
4. 都开着和基调色不同的花
稻香村 喷火蒸霞的红杏 栊翠庵 十数株红梅——女性的心理需求(表面上要根绝一切欲望的女性,实际上还有无法根绝的真正的生命本能 爱与被爱 对他人的嫉妒不满)
5. 身份归属相似
寡妇 尼姑
63回 妙玉给宝玉送帖子 见外人(槛外人)——拜帖上一般写自己的名字,而不能写别号
18回 妙玉的出身也是贵族小姐 自幼多病,买了很多替身皆没有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代发修行,今年才18岁,法名妙玉
妙玉的出身跟黛玉很相似:苏州人 读书仕宦之家 自小多病(治疗方法 出家) 名字里都有玉——妙玉是黛玉的重像 文墨极通 容貌较好
妙玉的性格
18回(未入园) 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 不合时宜 权势不容
63回(入园后) 脾气竟不能改 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 僧不僧 俗不俗 女不女男不男(不遵守宗教境界、逾越了性别界限——身份和性别上的双重越界)
17回 宝钗住的蘅芜苑——是薛宝钗性格的具象化,外显的具体化
潇湘 娥皇女英的神话
蘅芜 屈原为自己高洁的人格所做的香草的比喻
“只见水上落花越多”——沁芳溪洗净了落花,同时花朵的芬芳又反过来美化了水流——沁芳最紧密的结合
8回 宝玉对宝钗性格的八字箴言: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这代表着宝钗自己的人格的坚守)守拙
藏与守并不是伪君子
守拙
陶渊明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杜甫 40岁后开始频繁使用拙字(28次)养拙、用拙
代表个人的人生态度、自我评价(我实在无法与现实世界的你们同流合污)
80回中唯一哭的一次:薛蟠冤枉他对宝玉有私情
唯一赤子之心、纯真可爱的一次:扑蝶
唯一酸溜溜的,觉得自己优势地位被威胁:宝琴来
皮里阳秋式的人物: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深沉内敛的性格
表里如一——忠于自我
不是你生气,而是生气的情绪控制了你
本我--自我--超我
快乐原则--??原则--完美原则
表里如一:薛蟠(受快乐原则统治的本我 法国文学式的真诚)、林黛玉、晴雯(自我层面)、薛宝钗(英国式真诚:交流时不要欺骗、误导他人,对手头承担的工作都专心致志)
贾母对薛宝钗的评价:耐得贫困,受得富贵——这说明宝钗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对薛宝钗最大的赞美,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不会因为贫困而贬低自己、改变自己,富贵也不能干扰他的心性)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
脂批:冷香丸吃了之后就会冷香 冷-冷静 香-道德的芬芳
历看炎凉、知看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
构成蘅芜苑的:好大山石 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墨砖墙,青瓦花堵——薛宝钗的个性和山石形成了巧妙的对应
石、砖、瓦:1.非天然(最原始的材料都是泥土 是温暖的,充满了生机与可能性,但当它们被人为的加工为砖瓦石,代表了住在其中的薛宝钗被驯化的过程)2.实用
40回 清夏旷朗 1.蘅芜苑是大观园中占地最大之一2.简朴,无装饰
薛宝钗的成长过程
42回 你当我是谁 我从小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偷看禁书 后来大人知道了 打的打 骂的骂 烧的烧 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还是不识字的好
林黛玉的变化
宝玉去栊翠庵折红梅 黛玉和史湘云打配合——与寻常孤高自诩,目无下尘不同
42回 看禁书被宝钗说 认可宝钗说的女孩家还是不识字好——林黛玉的变化
45回 我母亲去世的早,我长到今天15岁,竟没人像你前日这般教导我——家教的重要性 也是钗黛关系破冰 过了不久黛玉就认了宝钗做干妈
为什么大家会更喜欢看小说?
除了美学原则(情节离奇等),还有心理学的原则,即我们的心理需要,让我们去读小说。“可放下现实生活中不自觉树立起的心防”
人们喜欢读小说的原因 福斯特
我们需要一种比较不接近美学而比较接近心理学的答案,因为他属于一个内心生活清晰可见的世界,一个不属于也不可能属于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叙述者与创造者合二为一的世界,就人类交往本身来回答,人类的交往看起来总像附着一抹鬼影,我们不能互相了解,最多只能做粗浅或泛泛之交,即使我们愿意也无法对别人推心置腹。我们所谓的亲密关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完全的相互了解只是幻想,但是我们可以完全地了解小说人物,除了一般的阅读乐趣外,我们在小说里为人生中相互了解的蒙昧不明找到了补偿。小说比历史更真实,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可见的现实。
我们在阅读时,不自觉的把人和人之间的隔膜转移到了薛宝钗身上
七、大观园的命名
宝玉并不是大观园的主人,元春才是实际的主人。同时,少男少女们的生活,也只是在封建礼教允许的范围内,稍稍的在园子里有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Ⅰ 命名的意义
命名的意义:宣示主权,赋予生命
具有命名权力的人,拥有最高主权;被命名的对象,被赋予了灵魂,成为了独立的个体
《圣经》➡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命名活动是一种动员,也是是一种维系,当然也是一种教育。
命名可以表现社会的结构和传统的权威,联络感情、交流讯息、新旧势力的矛盾对抗过程
命名会体现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杜甫儿子的名字:宗文、宗武「代表盛唐最高理想:文武双全、出将入相」
Ⅱ贾政、元春与宝玉
a.第18回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 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这里特别说明采用贾政采用宝玉的取名,并不是溺爱孩子,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且符合礼法习惯的。
实际上,贾政不是伪君子,而是正人君子的代表
b.第76回(补拟)
·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贾政),也有删改的(元妃),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林黛玉)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由此可见,贾政十分欣赏林黛玉的才华,贾政迂腐形象站不住脚的另一证据
c.偏才
d.为什么将题名带出来给贾政看?
·元妃➡️皇权(君权)⬇️父权⬆️元春(女儿)
e.具有删改权的人:元春、贾政
Ⅲ化俗为雅
a.化俗为雅的策略之一:诗眼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化俗为雅的表现
b.第76回: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凹晶溪馆——建筑物所在的地势的特征,加以形象化
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
c.黛玉《咏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来源:宋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Ⅳ关于删改
a.元春的删改,从某个意义来讲,执行了园外的权威,大观园之外的权威对大观园内部某些主观意志的一种干扰,甚至是一种钳制
b.大观园➡️元妃赐名(宝玉取的叫省亲别墅)
c.大观园中元春最喜欢的四个地方
·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稻香村
d.部分园子名字的更替(第18回)
·有凤来仪➡️潇湘馆
·红香绿玉➡️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
·蘅芷清芬➡️蘅芜苑
·杏帘在望➡️浣葛山庄➡️稻香村
关于红香绿玉的补充
①第17回
a.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
·蕉棠两植➡两全其妙➡兼美➡钗黛合一
兼美:其鲜艳妩媚,又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又似乎黛玉
·红香➡棠(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红香➡宝钗
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
·绿玉➡蕉;绿玉➡黛玉(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这里说明,黛是很黑的青黑色,可以做眉笔;同时,黛的原料也是石头,玉的本质就是石头
也就是说,在宝玉心里,黛玉和宝钗是一样的性质,两个是平衡的;但元妃改名为怡红院后,重心发生了倾斜: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又改为怡红院(首先拿掉了玉字,还剩下绿字,最后改为怡红院,连绿的属性都没了)
另一证据:元妃给大家派发礼物的等级 贾母、贾政-宝玉、宝钗-林黛玉、众姐妹
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
要注意的是,虽然元妃认为怡红院的女主人应该是宝钗,但并不代表元妃更欣赏宝钗(在考虑家族命运时,把个人好恶放在一边)
②第18回
a.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这里代表了宝玉仍是偏爱黛玉的(绿玉代表黛玉)
·元妃、宝钗:玉⬇️
·怡红快绿➡️怡红院:绿⬇️
元妃其实并不是喜欢宝钗,而是站在家族的角度,觉得宝钗比黛玉更合适。她心里其实更喜欢黛玉,但黛玉体弱多病,根本无法承担贾府的家务
55回: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另一个打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偏又都是亲戚(最后选了探春)
元妃更喜欢林黛玉的原因:
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龄官与林黛玉长相类似、性格相似
龄官抠土-模仿黛玉葬花
·龄官是黛玉的重像(第22回: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 史湘云接着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
居住空间配置
Ⅰ背景(第17回)
a.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
·脂批:此回乃一部之纲绪,不得不细写,尤不可不细批注。盖后文十二钗书,出入来往之境,方不能错乱,观者亦如身临足到矣。今贾政虽进的是正门,却行的是僻路,按此一大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穿东度西,临山过水,万勿以今日贾政所行之径,考其方向基址。故正殿反于末后写之,足见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转折而经也。
b.挪威学者:诺伯舒兹
·人为场所的结构往往是一系列的环境层次,从村庄、市镇到住宅乃至于住宅的内部,构成这些空间环境的建筑形式、活动内容都会呈现特定文化的丰富意涵。
很多学者都已经注意到,屋舍的内部空间实际是对居住者的隐喻,空间是个人的延伸。家务空间是整个社会空间的延伸
·将人为场所的精神和意义具体化,通过建筑来表示,所以和前面对自然场所的分类相类似,用建筑来表示人造场所的具体化,将人造场所谈论成浪漫式建筑、宇宙式建筑、古典式建筑、复合式建筑。
·荣宁二府(中轴对称)➡宇宙式建筑:一致性、绝对的秩序;静态;目的是满足需要
·大观园➡浪漫式建筑:多样性、具有强烈的气氛;动态;目的是旨在表现;类似生命的本质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
·脂批:细极。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
这里说明,大观园并不是一个正方形,而是西北突出一块,符合园林特质。
大观园主要群聚在西北
Ⅱ方位、距离
方位、距离不只是外在、客观的一个丈量,实际上也是心灵、情感之间某一种感觉的延伸——地理距离越近,心理距离越近(贾母是金钗们的保护神,金钗们在大观园内享受到了自由)
后四十回,贾母和王熙凤使用移花接木之计,掉包,明确表达对黛玉的不满;但实际上,直到第78回,贾母都是很偏爱、宠溺林黛玉的
证据:第49回 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王夫人)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宝钗: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那我们的琴儿就有些像你
居所的距离,反映人物的亲疏
木石距离最近
第23回:搬入大观园前夕,受宠的人有选择权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这里说明两人的审美意趣相似,都喜欢清幽的地方,关系又好,住的距离最近
第74回:抄检大观园 这里也是说明宝玉和黛玉住的近的证据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
·抄检大观园的顺序(体现优先顺序和轻重关系 在贾母心理的地位、个人的才能、性格特质):怡红院(宝玉)➡潇湘馆(黛玉)➡秋爽斋(探春)➡稻香村(李纨)➡藕香榭/暖香坞(惜春:其屋舍坐北朝南(第50回:来至当中,进了向南的正门,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紫菱洲(迎春)
蘅芜苑未被查抄(这里说明,林黛玉是被视为贾府人的,宝钗是亲戚)
蘅芜苑位置:
第17回
·说着,大家出来(从蘅芜苑)。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贾政道:这是正殿了。(蘅芜苑靠近正殿)
·元春: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教养➡先天的禀赋+后天的教育);可以做到身处富贵场中却富贵不能淫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正殿),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第5回神游太虚幻境➡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宝玉题名:天仙宝境 元妃改名:大观园
·正殿居中(皇权的体现):皇妃至高的王权息息相关;古代尚中思想的实践;象征执中统领四方的枢纽意义➡从空间秩序的角度来看,中位→主位,君权凌驾于父权之上
正殿:执行君权的伦理场所
第18回 元妃省亲的顺序:先到正殿升座受礼(君权),再出园到贾母的房中施行家礼(父权)
最接近正殿规制的,是宝钗住的蘅芜苑
唯一坐北朝南(帝王坐像)的是藕香榭(惜春),唯一以礼制精神安排的房屋;其他屋子的设计都符合园林传统
50回 众人进了向南的正门
Ⅲ屋舍的大小和间数
荣宁府宅
·伦理秩序的象征;坐北朝南,深近平远
尊卑、高下→其表现为方位喻词
·尊—东—上—男、卑—西—下—女
·表面上自由、平等,具有家户独立自主性,表现出一种平等的精神,实际上并不可能这样,大观园中的屋舍除了用远近这些不同等差来呈现之外,偏向于用大小来呈现现实的地位;现实的地位是指大观园外的现实法则的渗透,于是影响到屋舍若干的不平等
大小差异→开间(开间↑,空间↑)
稻香村
·第37回:我(李纨)序齿(年龄)最大,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
·身为长嫂的伦理优势(年龄大、地方大、领的月钱最多)
蘅芜苑、怡红院是较大的两个地方
·第56回: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
补充:
①探春——内宅小姐如何知晓竹笋可以变卖?
·探春道:(赖大家的园子)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②李纨——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
·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
各处所占开间
怡红院:5开间
·上面小小五间抱厦(第26回)
抱厦:主建筑外的副建筑
·刘姥姥便度石过去,顺着石子甬路走去,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一转身方得了一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姥姥掀帘进去……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说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因说:这已经拦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说,一面只管用手摸。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第41回)
蘅芜苑:5开间
·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第17回)
·卷棚:缓坡式的、没有明确的屋脊
·推测大观园内除了正殿,其他大多数屋舍的屋顶为卷棚
潇湘馆:3开间
·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第17回)
秋爽斋:3开间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第40回)
⬆️虽然会因自己的个性而彼此构成差异,无论是3开间还是5开间,无论间数大小,它都不是深进平远的特色,是比较横向的延展,体现的是平浅的格局
⬆️大观园中各屋舍内部的空间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中心与边陲的区格(就某一空间而言),存在着稳固的不平等的阶序关系,它用来投射尊差序的空间隐喻不是荣宁二府的东西、上下,而是各房当中里面有别的这种区化,以内外为阶级差异的分界,它的私密性和尊贵性与空间位置的里外层次成正比
大观园不是按照东西、上下为尊卑,而是通过里、外区分尊卑
没有伦理秩序(尊卑的空间区隔被破坏),会导致大观园的崩溃
主子、大丫头(可进入内房)——小丫头(不能进入内房)——媳妇、婆子(在户外的台阶上)
45回之后,笔触转移到大家族内部人员间的人际关系上
58回 我们(小丫头)到的地方有你到的一半,还有一半是你到不去的呢,结果你何苦跑到我们到不去的地方
Ⅳ大观园的崩溃归咎(里外的空间秩序无法维系)于哪些方面
a.第52回:坠儿被晴雯赶出怡红院
·晴雯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他,他背后骂他。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自作主张、假传圣旨、越俎代庖)
·晴雯道:你这话只等宝玉来问他,与我们无干。(晴雯直呼宝玉的名字;撇清关系、推卸责任)
补充:
①称呼
·作为下位者不可直呼上位者的名讳
·称呼:不可直呼其名(人前人后)、不可使用代名词(你、他);老爷、太太、宝二爷、小姐
·直呼其名:破坏规矩,没有教养,某个意义上逾越了下人的
·“她”字的最早使用者是刘半农
·平儿不等说完,便笑道: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这会子又反嘱咐我。凤姐儿笑道: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之故,不得不嘱咐。既已行在先,更比我明白了。你又急了,满口里‘你’‘我’起来。平儿道: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之前贾琏偷情,平儿是受气包,王熙凤一直心存愧疚)。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凤姐儿笑道: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罢。看我病的这样,还来怄我。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第55回)
麝月是袭人的重像
②去怡红院当丫头是个肥差:柳五儿
·一则给我妈争口气,也不枉养我一场,二则添上月钱,家里又从容些,三则我的心开一开,只怕这病就好了。----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第60回)
b.第60回:赵姨娘与小丫头大打出手
·芳官正与袭人等吃饭,见赵姨娘来了,便都起身笑让:姨奶奶吃饭,有什么事这么忙?赵姨娘也不答话,走上来便将粉照着芳官脸上撒来,指着芳官骂道:小淫妇!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袭人忙拉他说:休胡说!赵姨娘气的便上来打了两个耳刮子。 ……芳官捱了两下打,那里肯依,便拾头打滚,泼哭泼闹起来。……晴雯悄拉袭人说:别管他们,让他们闹去,看怎么开交!如今乱为王了,什么你也来打,我也来打,都这样起来还了得呢!……豆官先便一头,几乎不曾将赵姨娘撞了一跌。那三个也便拥上来,放声大哭,手撕头撞,把个赵姨娘裹住。
c.最混乱的地方:迎春的紫菱洲
第73回:懦弱迎春身处漩涡
偷当迎春的东西、做假账
·平儿正色道:姑娘这里说话,也有你我混插口的礼!你但凡知礼,只该在外头伺候。不叫你进不来的地方,几曾有外头的媳妇子们无故到姑娘们房里来的例。绣桔道:你不知我们这屋里是没礼的,谁爱来就来。(说明迎春无法维持这种尊卑秩序,她也就成为了大观园里最先被吞噬的主子)
·探春接着道:我且告诉你,若是别人得罪了我,倒还罢了。如今那住儿媳妇和他婆婆仗着是妈妈,又瞅着二姐姐好性儿,如此这般私自拿了首饰去赌钱,而且还捏造假帐妙算,威逼着还要去讨情,和这两个丫头在卧房里大嚷大叫二姐姐竟不能辖治……
“绝对的自由只会让自由堕落。”
浪漫、自由、评分,还是要一定的秩序作为基础,否则浪漫自由是无从存在的
·绣春囊事件→司棋→迎春的丫头
个别屋舍配置
对大观园中的屋子,描写最详细的是探春,屋子的样貌、屋内的摆设都体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引言:
·房子通常是人类内在心灵的延伸,象征人格及其意识层面(富贵场中开辟出来的温柔乡)
·第17回:(贾政)方欲走时,忽又想起一事来,因问贾珍道: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顽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贾珍回道:那陈设的东西早已添了许多,自然临期合式陈设。(式→样式)
一、怡红院
Ⅰ5开间、3开间里的5、3的象征内涵
a.5→中数,在四方的古老观念基础上与居中观念同时发生;“中”永远是万物向心力的所在,也是天和地相沟通的圣地,某个意义上,5被视为在此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小宇宙秩序,代表色与黄色连接在一起,最具有权威性代表的圣数
b.3→数之小中,所谓数之小中的3是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的基数,也是宇宙创化的甘源
Ⅱ怡红院设计得为什么像迷宫?
a. 启悟历程(departure-iniation-return)
出发——起悟——回归
贾宝玉在人间的19年,是由迷转悟的过程
·化灰化烟的死法(贾宝玉心心念的死法——至少出现了三次)归属于iniation阶段
b.迷宫
·法国-阿达利《智慧之路:论迷宫》
迷宫象征漫游,要放任自己在混沌、迷乱的状态
象征漫游的迷宫,它代表了诞生和子宫,直线代表了男性的阳刚之气,迷宫本身有女性的意涵,迷路中的道路设计是蜿蜒曲折的,有洞穴、岩洞,洞穴、岩洞这些都是同义词,都是母亲的象征
·西方:父亲(理性、秩序、社会);母亲(混沌、安全、没有秩序像羊水般的存在)
·为什么要费劲心力去穿越迷宫,因为迷宫的中心有一个珍宝(女人)
·起悟的先决条件:堕入迷宫 进入迷宫-重回母体-穿越迷宫-获得重生
·迷宫都有意呈现母性意识世界的纠结混乱状态,只有那些准备好了、要通过一道特殊的启蒙仪式、并且进入神秘集体潜意识的人,才有能力去超越这一种子宫的母性混乱纠结状态的一个人
·宝玉经过的试炼——第5回神游太虚幻境
·宝玉进入大观园,根本上就是在启悟历程当中所谓的启悟阶段的一个体现,所以必须住在迷宫里
Ⅲ园中水流的总汇所在
a.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b.先秦时代的诸子思想,水的象征意义有创生、深奥、女性、自由、消溶
Ⅳ怡红院内的独特摆设:大镜子
a.意义:显现出贾家的富贵豪奢;镜子-虚与实并存相生,真假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人必须要陷入矛盾辩证之中才会发展出智慧,整个故事中要受到启悟的对象是宝玉,镜子常常体现出镜花水月的虚幻性,让人知道世间其实是个幻像,镜子是个很好的媒介;镜子从某个意义来讲,是让一个人从完全的主观自我当中跳脱出来,可以用另外一种旁观的眼光来自我反照、自我觉知的一个重要凭介
b.镜子本身某个意义来讲,它是一个人从主观的自我中超越出来,懂得在交互主体的状态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一个状态,不以自我为世界中心的一个有效工具
c.镜子的哲理象征:心之象、明喻、寓言、以镜喻空
d.《庄子·内篇·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e.镜子是认识自己的工具,它要求人们别把自己当成上帝,要了解自己的极限,不要傲慢,让自己变得更好,因此它并不是模仿的被动的镜子,而是转化的主动之镜
f.余英时:怡红院的那面镜子,如同整部红楼梦最初所发轫的原始创作,也就是要点化贾瑞不要执迷的风月宝鉴,设置在怡红院是因为这是宝玉成长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潇湘馆
Ⅰ空间比较狭窄
a.3开间
·第17回: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b. 第40回: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
屋子格局暗示黛玉的心灵格局(心胸狭窄,一明两暗,格局小)
Ⅱ第3回:心较比干多一窍
a.脂批:更奇妙之至!多一窍固是好事,然未免偏僻了,所谓“过犹不及”(过分自我主义)也。
Ⅲ环境清幽(小而巧)
a.第17回: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B.第40回: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林黛玉心地狭窄主要体现在42-45回之间,所读的书也是关乎个人心灵的,不像宝钗读的那么广博
摔帘子、摔剪子、掷诗稿、啐了一口
Ⅳ黛玉嘲弄他人
a.刘姥姥
·第42回: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母蝗虫,把人动物化、昆虫化
b.惜春
·第42回: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功夫呢。
c.弗洛伊德:成熟的人嘲笑自己,不成熟的人嘲笑他人
·嘲笑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嘲弄他人→玩笑/joke(无意识)→精省形式→侵犯别人——即 玩笑是为了侵犯别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散发了恶意)
d.黛玉&湘云
·第49回: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第20回: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湘云→描述客观事实
·黛玉→专挑人的不好
黛玉“偏而趣” 宝钗“正而趣”
e.谑而不虐
三、蘅芜苑
“雪洞”一代表了王府阶级的朴素,二展示了薛宝钗的个性
Ⅰ5开间&卷棚
a.第17回: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
Ⅱ第40回: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a.宝钗博学宏览,为何案上只有两部书?
·读活书(读过的书都内化了,不需保留有型的书)
·流动的海洋(宝钗是一个充盈自足的人,内在积累深厚,不需要物质积累)
Ⅲ第8回: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䌷软帘
Ⅳ第7回: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a.不慕容妆却带着金项圈的原因:也是个人(癞头和尚)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不是为了金玉良缘(第8回)
·脂批: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
Ⅴ第57回:宝钗点头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 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
补充:富贵人家的小姐——朴素淡雅(最高的审美标准)
①金寄水:因母亲房中布置淡雅,案头陈设,多属文玩,架上图书,无非古籍。由于耳濡目染,故对于纸笔墨砚,有了一些鉴别能力。
②第3回:王夫人屋内陈设: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四、秋爽斋
Ⅰ秋爽→秋高气爽→意象:无限的高空、清新的微风、与风筝连带
大气
只有秋爽斋有一个类似客厅的,可供大家休息、交际的地方“晓翠堂”(40回)
“凤凰风筝”远嫁藩王
Ⅱ第40回
探春看不起自己的生母,而不是为了巴结王夫人
a.探春素喜阔朗(容不得人性的阴暗丑陋,所以并不能包容自己的生母,赵姨娘的所作所为 淫猥鄙贱),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
b.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不慕名利、与世无争
·大→并非度量衡上尺寸的庞大,而是风格、气度的展现(大气)
c.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
·菊、玉→君子之德、洁白无瑕
·法:不可逾越的原则、严正的界限
·磬→乐器;法器(寺庙):展现客观、公正的权威,代表了律令、法度、法统和分寸,事实上就是行为的准则,作为大家共同的依据
d.旁边挂着小锤
·小锤→谨守法理分寸,不滥权、不弄权、不托大,不会逸才逾蹈
王熙凤 拥有权利后就有些逾矩了 脂批 逸才逾蹈
e.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拔步床→昂贵(可参照《金瓶梅》第7回)
55回前戏份不多,因为还没有获得权利 穷则独善其身
光风霁月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Ⅲ探春
a.品行:用行舍藏、进退皆宜、动静自如、既可积极入世也可退隐山林
b.脂批:湘云探春二卿,正“事无不可对人言”芳性(光明磊落)
c.有才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
d.第55回: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藐视李纨老实,而探春诗歌年轻的姑娘
·垂手旁侍,再不言语→测试当家者是否有足够的魄力和认识力;判断当家者当得如何
·例:按照家族的礼法和人情关系所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基本上也算是一种客观、公正的判准
e.第55回:忽见赵姨娘进来,李纨探春忙让坐。……探春听说,忙站起来,说道:我并不敢。李纨也站起来劝。……探春笑道:原来为这个。我说我并不敢犯法违理。一面便坐了,拿帐翻与赵姨娘看,又念与他听,又说道: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偏我改了不成?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着旧规矩办。说办的好,领祖宗的恩典,太太的恩典,若说办的不均,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赵姨娘没了别话答对,便说道:太太疼你,你越发拉扯拉扯我们。……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幸亏我还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
·站起来、不敢犯法违理、旧规矩、均→公平、拉扯→徇私、按理、知理
·虽为舅侄关系,实为主仆关系;妾家的亲人≠夫家的亲人→宗法制度>血缘勒索(主仆关系才是人跟人的本质) 妾死后不能入宗祠
·宗法制度是抵制血缘勒索的合理手段
人死之后,亲人所追求的公道,其实都只是想多要点钱罢了 晴雯之死、赵姨娘来找探春理论、余华作品中父亲想让儿子被追授为烈士
赵姨娘遭人唾弃的原因 喜欢听八卦、传八卦(大观园几次事端她都是传话人);没有摆正自己的地位,她已是贾府的姨娘,却处处想为自己的赵家捞好处——探春所做的,拒绝自己生母的血缘勒索,只认太太老爷(用宗法制度抵御血缘勒索)
在听闻迎春受孙绍祖的苦时,赵姨娘竟然想,让探春也受受这种苦
f.黛玉评探春当家
·第62回: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g.赵姨娘的血缘本位
·第27回: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侯,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象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探春道: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我还象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赵姨娘气的抱怨的了不得:正经兄弟,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的见,且作这些东西!……还有笑话呢:就是上回我给你那钱,替我带那顽的东西。过了两天,他见了我,也是说没钱使,怎么难,我也不理论。谁知后来丫头们出去了,他就抱怨起来,说我攒的钱为什么给你使,倒不给环儿使呢。
h.别人对探春掌权前的印象
·第55回:便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儿前更懈怠了许多。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i.《爱的艺术》中爱的四个要素:照顾、责任、尊重、了解
五、稻香村
Ⅰ37回:地方大→序齿(年纪)大
没有化妆品(寡妇要守节)
六、藕香榭(暖香坞)
大观园里唯一正面朝南的屋子,暖,狭小
Ⅰ第50回:说笑了一回,贾母便说:这里潮湿,你们别久坐,仔细受了潮湿。因说: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他的画儿,赶年可有了。
Ⅱ第58回:惜春处房屋狭小
Ⅲ第3回: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小到还没有个性)——到70多回仍是一个小孩子
迎春:观之可亲(侵)——没有个性,随意被人欺负
七、紫菱洲
一直没有描写紫菱洲,直到第79回,嫁给孙绍祖后,才描写了——说明迎春没有个性
Ⅰ第79回: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xiāo)然
动植物
一、动物
Ⅰ有关乐园
中外对乐园的描述:男女平等;人和物之间平等和善,物我交融的美好状态
a. 乐园的开幕颂歌:宝玉所作的四时即事诗(第23回--搬入大观园)
这四首诗中不断出现女性的倩影和动物的美好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jì)鹴(shuāng)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b.《礼记·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君子要参天地,赞化育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c.《庄子》
·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马蹄: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d.《山海经·海经》
·海外西经:百兽相与群居。
·大荒西经: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e.第26回:
·(宝玉)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
·(黛玉)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
f.第27回: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g.第38回: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鱼浮上来唼喋……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 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h.第62回:说着,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香菱、侍书、素云、晴雯、麝月、芳官、蕊官、藕官等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作耍。
下面:不同房屋养的动物不同,这也体现了屋主的不同个性
Ⅱ潇湘馆
a.燕子
·第27回: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要等燕子回来再放帘子),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b.鹦鹉(可读诗的鹦鹉)
·第35回: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除了潇湘馆有养鹦鹉,荣国府贾母正房内也有养鹦鹉(第3回: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其贴身丫头紫鹃原名鹦哥
在女子闺房中挑弄鹦鹉,是中国抒情传统中常见的画面,并非曹雪芹独创
·潇湘馆为什么会养鹦鹉?
1.鹦鹉的文化象征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展现它的聪慧(表现在口才上)
PS.贾母会疼爱的闺中人具备的两个条件→漂亮、伶俐,譬如黛玉、晴雯
2.鹦鹉是富贵人家才能养得起的珍禽,同时,能养鹦鹉的人在这个家里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唐·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地位尊贵
PS.唐·郑嵎《津阳门诗》
雪衣女失玉笼在→太真养白鹦鹉,西国所贡,辨惠多辞,上尤爱之,字为雪衣女。
3.鹦鹉是非常漂亮的,但是被囚禁的
⊙唐·白居易《红鹦鹉》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唐·李商隐《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唐·来鹄《鹦鹉》
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
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
唐·杜甫《鹦鹉》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觜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黛玉:女性,受限于闺阁→一是因为她自己幽闭的生活形态;二是她有独特的个性
Ⅲ怡红院
a.雀鸟
·第25回:林黛玉信步便往怡红院中来,只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回廊上围着看画眉洗澡呢。
·第26回: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宝玉)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
b.仙鹤
·第26回:贾芸看时,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
·第36回: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以解午倦。不想一入院来,鸦雀无闻,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人物和谐的状态)。
Ⅳ稻香村
a.家禽
·第17回: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子鸡之类才都相称了。
Ⅴ蘅芜苑、秋爽斋、紫菱洲、暖香坞
全书(前80回)中并没有在以上屋舍看到任何动物的身影
a.蘅芜苑和秋爽斋没有养动物的合理原因
·屋主的共同特性:世俗人文主义者(传统儒家观念认为人、野兽和神之间的区别其实纯粹来源于文化,因此也可以说那些享有重要文化资源的人就有资格受人崇拜,而那些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人则被视为无异于动物)
·探春:用行舍藏、精明英发的女英雄(站在第一线跟社会的世俗进行肉搏战)、人类存在的理性提升
·宝钗:接受即有的世界、维持并没想改变、顺应时势
b.迎春、惜春→病态人格
·与世界的相处模式
迎春:一味地逆来顺受、取消自我
惜春:很早就意识到世界的污浊和丑陋,但无法抗拒,唯一可做的就是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保全自我,与这个世界一刀两断
·迎春:软弱、怕事,无法泽及于周遭事物
·惜春第一次出现 第3回 但未说话,第一次说话是在第7回(年龄很小,6、7岁)
第7回: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惜春的玩伴是一个小尼姑,愿望是要出家)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某个意义上而言,惜春是个偏执的佛教信徒,一心一意地向往解脱、了悟,努力地想要舍离尘世,与人间断接,连血脉之亲、故旧之情都不惜抛弃,所有的力量都用来保全自己,没有余力去照顾小生命(佛教:动物处在轮回的最底层)
问题:智能儿和秦钟偷情,秦钟被打,智能儿不知所踪——惜春的小伙伴抛弃了她,对惜春是沉重的打击
二、植物
Ⅰ怡红院
a.芭蕉、海棠
·蕉棠两植→两全其妙→兼美→红香绿玉
·第5回
图谶:钗黛合一;红楼梦曲:怀金悼玉
·第18回
脂批: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熙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是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意。
西府海棠,非常珍贵,活了200多年了——说明宝玉的珍贵
b.玫瑰、蔷薇、月季
·观赏、经济价值
Ⅱ潇湘馆
a.竹子
·娥皇女英洒泪成斑
娥皇、女英,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
传说,帝舜执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自尽,天帝因为姐妹的痴情而怜悯她们,依生前身份的不同,舜帝被封为湘水之神,号曰“湘君”,娥皇女英则为湘水女神,号曰“湘夫人”。湘江边沾着这对姐妹思夫泪痕的斑竹,因此被称为“湘妃竹”。
·《庄子·秋水》:夫鹓鶵(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子的果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衬托黛玉孤高自诩、目下无尘的性格
·竹子的外形:纤弱柔美(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
PS.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b.梨花
·梨→离(黛玉的悲剧性格——把自己定义在悲剧中:喜散不喜聚(第31回: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
·黛玉的诗作与离别的哀音有关(诗歌内容是个人人格的流露)
⊙第45回: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第70回:《桃花行》
PS.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美人泪
Ⅲ稻香村
a.红杏(在中国传统中带有青春之意)
·代表有逾越可能性的泛滥的青春
·宋·宋祁《玉楼春·春景》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那样一个泥黄色的单调的呆板的背景中,反衬着如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象征着被礼教压抑的人性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
·杏花是整个稻香村死灰中的一丛红艳,又是空白里的一片繁华,这种高度的反差象征着居住在稻香村中的李纨其实还存在着一段余烬当中却依然乐动不已的不安定的灵魂
Ⅳ秋爽斋
a.芭蕉
·脱俗的精神、与世不协的某种人格的坚持
·潇湘馆、怡红院也种有芭蕉
b.梧桐
·凤凰宁缺毋滥的唯一选择
·探春→王妃;高洁、宁缺毋滥、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君子内涵(刚正不阿、摒弃自我成见)
PS.君子绝交不出恶语
Ⅴ蘅芜苑
a.香草
贤臣、君子的象征;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司马迁《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太史公对屈原的高度赞美)
·亭中所片植的香草刻意习用屈原所创造的“香草美人”文学象征传统
·高度的人格高洁、德行的芬芳(冷香丸;香草并非华而不实,展现了强韧的生命意志和崇高的品格节操)
·第40回: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本是用来形容竹子的),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异香可超过深山幽谷的春兰,愈加苍翠的绿意可与松柏同青,而结出的累垂可爱的果实又使得它能够和其他被赞美的植物相提并论,譬如桃李)→呼应第5回红楼梦曲“山中高士晶莹雪”
PS.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Ⅵ栊翠庵
a.红梅
·带发修行的美女
·一颗不甘寂寞的心,且乐动的春心不吝于表达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宝玉对栊翠庵中红梅的心态: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Ⅶ紫菱洲
a.菱→水生植物;洲→水流
b.第79回: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c.利用水生植物的脆弱和它会遭遇的必然的不幸来双关女性的悲剧命运,譬如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