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但凶手从来不止一个”
前段日子,武汉母亲遭遇网暴跳楼自杀一事刷屏,有关“网络暴力”的话题再次引起激烈讨论。
无独有偶,染粉色头发的女孩郑灵华,也是因网暴患上抑郁症,最后难以承受痛苦自杀。
是的。关于网暴,真相只有一个,而凶手从来不只一个。
·为什么会发生网暴
1.在网上,我们看不见对面的人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对面的人是什么情况,看不见他们的表情。网络的虚拟性让人们误以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人性的阴暗面在这里被无限放大。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说过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却给了很多虫豸做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事的机会。”在网上的大多数发言都不必为其负责,这给了很多人越界的勇气。他们纵情释放内心的阴暗,将恶意随手施加到别人身上,不考虑被自己肆意评判的人的感受,仿佛这一切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2.长期上网容易使人困在信息茧房中自我封闭,拥有固定的认知和观念。这时候人们往往固执己见,没有太多心思去接纳和吸收不同的观点,因此争吵时时发生。面对一件不符合自己思维和观念的事情,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眼前的陌生人妄加指点,拒绝与别人共情。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经历,自然也无法清楚他人的感受。质疑或愤怒的情绪左右了他们的行动,很少有人会说真正地调动理智,独立思考。主观情绪影响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他们无法接受他人和自己不同,或举止不符合自己心中的那一套标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拒绝倾听和理解。他们居高临下,搞道德绑架,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是“键盘侠”的典型特征。人性的双标在网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3.有时为了使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或恢复平和,人们不惜损害他人的心情和利益,人性中自私利己的一面,在这里得到深刻的体现。
·人人都可能成为“键盘侠”
此处附一篇文章:江歌妈妈:“她坠亡了,你们休想让我放弃生命” https://feeds-drcn.cloud.huawei.com.cn/landingpage/latest?docid=10514073148439235757363&to_app=hwbrowser&dy_scenario=recomm&tn=bdf76fc018bf4d36f3b21e32e5e75847c092618c57b59a75166885bfcf4edf93&channel=HW_TRENDING&ctype=news&cpid=666&r=CN&share_to=link
浏览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所谓的“键盘侠”,在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可恨,也很难分辨出来。他们可能是只有15岁的中学生,他们可能隐匿在高校或办公楼中,他们甚至可能是我们的邻居。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网上的面目是多么可憎。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戾气发泄到了素不相识的人身上。
想当初我刚刚上网时,由于在现实中过得不如意,曾有一段时间戾气很重。我疯狂的辱骂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尽管现在想来他仍是罪有应得——引战嘛。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当时我的枪口对准了另一个人,而这个人是无辜的呢?那么我的辱骂将会对他/她造成什么影响?后来我也会想:你在说那些话时,有注意到自己可能在施暴吗?
非常不幸,我今天必须要提醒的是:我们所厌恶和仇恨的“键盘侠”,有时竟是我们自己。
·如何减少乃至避免“网暴”的发生_解决办法
1.首当其冲的必定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很重要,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才能得出更加客观清晰的结论。想清楚再发言,把事情剖析明白,才能够做到理性地评价问题。
2.其次是学会去共情。即使我们与当事人的经历不同,我们仍可以换位思考,找到情感共鸣点,体会他们的难处和痛处,从而达成共情。在这个人情逐渐淡薄的社会,大家更需要有同情心、同理心和悲悯之心,用善良、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暂时搁置自己的脾气,给他人空间,放下“我”,看到“你”,才能促进和谐讨论的发生。
3.有关的宣传和教育必须要加强。太多人不了解这么做的后果,才屡屡有人触碰道德的底线。唯有让更多人了解网暴将要承担的后果和法律责任,使他们认识到网暴这件事的严重性,提高现代人的媒介素养(包括创作、传播、评论的过程)和法律意识,才能真正有效地避免“网暴”的发生。
4.规范自媒体创作内容。作为自媒体,太多的人并不是凭良心发声,而是受名利的驱使。信息时代,流量主宰着一切。然而为了实现网络的“清朗”,自媒体人需要更多有良心和深度的发声,而不是成为“标题dang”博眼球、泛泛而谈或盲目跟风、追逐流量割韭菜。
5.在网络这块,要推行更加严格的法律。没有严格的惩罚,很多人可能会以为网暴别人也没事,不必承担太重的后果会使他们恣意妄为,进而使网暴现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说说我自己作为一个小小的自媒体的经历。
只因21年随手发布的一个视频现在播放量破万,我早就开始为b站的账号而头疼。流量带来的不止有利益,还有质疑和批评。刚发视频时我还很稚嫩,目前看来当时的观点其实有些偏颇,也有点可笑。有那么几个瞬间我后悔发了这个视频,流量给我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和观点越来越成熟,导致我每次回复评论区的评论时都会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太幼稚,每次回复时的思维和观点也会相比之前不一样。流量和名利对我一个学生来说真的不重要,当我感觉到这么多没有价值时,我就很少登b站账号了。有人说,也许这就是自媒体人的宿命,可能吧。
今天写这篇文章,只是希望能够唤醒更多人尘封的心,尽到我作为一个自媒体人的责任。也许能让这个社会稍微变好一点儿,要我说,足够了。(参考文章:《“她坠亡了,你们别想让我放弃生命”》《躲在屏幕背后的情绪》《共情为什么这么难》《不绝于耳的无耻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