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词中的词牌名西江月,辛弃疾写田园风光,苏轼中秋月夜无人伴

2022-03-01 21:09 作者:無鋒閣  | 我要投稿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宋词中有很多词牌名,每个词牌名的背后也有很多诗人留下了自己的人生篇章,这一篇,就聊聊其中的一个词牌下的经典宋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是大家熟悉的辛弃疾的经典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今天要说的正是词牌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闲居江西时所作的一首关于田园风光的词,曾经豪迈高歌的辛弃疾写起田园风光的词也是非常优美自然。对于此时的辛弃疾而言,仕途不顺的失意比不上来年的丰收年,在这个明月清风相伴的夜晚,喜鹊报喜,蝉蛙共鸣,稻花飘香,心情舒畅。仿佛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冷不丁的几点雨滴落在脸上,正想躲雨,小路一转,那个茅屋小店就在眼前。

辛弃疾的另一首《西江月·遣兴》也很经典,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见到南宋不思进取,只顾享乐所作的词,这时候的辛弃疾,对于南宋现状十分无奈,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写下这首词。喝醉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去管心里这些忧愁,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辛弃疾深以为然。辛弃疾主张的统一祖国,反对分裂,抗战到底,绝不投降,这些自古就是铁一般的道理,却被南宋朝廷的当权派诉说的全无是处,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写西江月最经典的词人中,除了辛弃疾,便是苏东坡。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写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世事如梦,人生寒凉。此时正值中秋,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壮志未酬,鬓发生白。团聚之夜,有酒无客,月明之时,总被云遮。月照孤旅,中秋夜无人与共,风摧异客,团圆日谁来把盏?

西江月下,有人孤盏,也有人狂欢。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这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写的《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写这首词的时候,南宋已经亡国十年有余,又是一年的七夕,年轻的男女们顾不得国破家亡的现实,仍旧在乱世的一角载歌载舞,迎接七夕狂欢节,大街小巷的人们穿着新衣服,好像已不在人间。新秋轻风吹过,始知岁月微凉。不知不觉,两鬓如霜。一霎那梦里仿佛历尽沧桑,看尽这世间风浪。刘辰翁这首词中,没有慷慨激昂的愤懑,也没有豪情万丈的慨叹,只有柔肠百结的故国之思,尽管如此,仍旧荡气回肠,令人深思。

好了,这一篇就说到这里,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西江月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宋词中的词牌名西江月,辛弃疾写田园风光,苏轼中秋月夜无人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