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职业规划?它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你心目中自己三年或五年后的职场画像是怎样的?”
“你给自己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吗?”
这两个问题是我这些年来在招聘面试时必问的,但是很遗憾,极少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回答。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应聘者对于“职业规划”这个词,都觉得新鲜,甚至陌生。

那究竟“职业规划”是什么?它真的这么重要吗?
通俗地说,职业规划就是在系统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知识、技能、资源及外部职业环境等核心要素,对一个人未来的职业目标进行定位,并制定系统且可执行的计划方案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大家眼界和认知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职业规划,并有意识地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系统分析和规划,甚至不惜重金,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给自己做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

那职业规划真的重要吗?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小学到高中,一路基本都是学霸人设的J先生,是高考改革前“先报(志愿)后考”的“上一代”高考生之一。虽然其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份一本线70多分,但因缺乏系统的指导和规划,高考志愿填报不科学,又因为英语单科成绩未达到第一志愿第一专业院校的要求,最终被第三志愿的一所二本学校“高分”录取——“高分”到什么程度?入学后J先生了解到,其来自学校所在省份的一个同班同学(应该还不是最低的)的高考分数比J先生整整低了97分!(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给大家分享您的“精壮”往事)
背着沉沉的“郁闷”,J先生大学埋头苦读了四年,本科毕业时,凭借出色的学科成绩和良好的综合素养能力,虽也经历了些波折,最后顺利在一线城市立足,并在一家行业头部集团企业里稳定了下来。但好景不长,在累计工作了近10年的时候,J先生开始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越来越严重的倦怠,且随着公司新人的不断加入与成长,内部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考虑到家庭负担,他又不敢轻易离职跳槽,职业发展进入了典型的瓶颈期。后来经朋友引荐,开始咨询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进行专业、系统的自我评估和职业规划,最终发现与J先生最匹配的职业竟是他当年高考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所在的职业领域!
在职业规划师专业的精心指导下,J先生经过两年多的坚毅努力,通过上在职研究生和参加专业培训等方法,系统掌握了该职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并以在其所在企业集团内部调岗的方式,顺利实现职业岗位的切换,开始在其最喜欢且最适合的岗位,大展拳脚,并取得了自己颇为满意的成就。
试想,假如在J先生高中时期,或者在他初入职场的早年间,就能有专业的人帮助或指导他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做系统的分析、评估,并辅以相应的规划指导,那他的职业发展至少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提早多年,就能收获更大的成就和更高的满意度。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做职业规划呢?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本账号,我们将在下一期跟大家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享,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意见、建议和故事。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