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露营火了,创业者如何抓住风口?

2022-05-10 12:39 作者:富日记  | 我要投稿

因为疫情,长途旅游受到很大影响,各大景区的游客数量大减。

城市周边游、户外游随之兴起,这催生了露营的火爆。

刚刚过去的“五一”,打开朋友圈,仿佛全世界都在露营。

根据马蜂窝旅游平台发布的《2021“微度假”风行报告》,早在2021年露营就成为最热门的“微度假”玩法。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的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同比去年涨幅超4成。

携程最新发布的《春季出行趋势报告》显示,携程站内露营产品搜索量环比增长超过80%;3月-4月出行的露营产品预订火热,预订量环比增长120%。

总之一句话,露营这个原本相对小众的活动火了。

随着露营的爆火,一些心动的创业者纷纷入局。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露营/野营相关企业9.3万家。

2020年注册量为1.4万家,2021年注册量为2.2万家,同比增长了55.2%。

2022年前四个月,露营相关企业的注册量是0.7万家。

这些数据都表明露营的风口真的来了。

风口是真的,但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一飞冲天。

如何抓住风口,从哪个环节切入,值得创业者们认真思考。

有一位创业者看到每逢节假日,附近的公园都扎满了帐篷,于是他想做露营营地。

不过这可能是一个“陷阱”。

露营营地是一个重资产、回报周期长的生意。

即使露营很火,一些露营基地也只保持了微利。

拿北方来说,适宜露营的时间也就7个月,从4月到10月。

一位资深旅游行业人士表示:“淡季也要给员工发工资,7个月要赚到12个月的钱,以目前爆火的状态,露营地是个能赚钱的生意,但也并不是个赚快钱暴利的生意。”

当然露营基地机会是有的,只要选对一个有足够活力的城市群,像北京京郊、上海周边等,以及能拿到价格合理、位置合适的土地。

还有不少创业者盯上了户外装备。

刚刚过去的五一,不少户外装备的网店,都出现了热门款式帐篷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国内比较传统的户外店,露营产品的占比非常少,都以户外服饰为主。

中国本土也几乎没有以露营为核心的品牌。有专门制造露营产品的公司,但都以出海为主。

因为原创露营装备品牌稀缺,对志存高远的创业者来说,也许是创立优秀国产品牌的好机会。

但不管是做露营营地,还是打造原创品牌,都对资金和资源要求很高,不是中小创业者能做的。

对中小创业者,我想给两个建议:

一是从轻资产开始,一步步拓展。

有一位创业者,最开始就是露营爱好者,喜欢购买各种露营设备,探寻各种合适的露营地。

随着经验的增多,很多人向他咨询露营相关事宜。

比如买什么设备,去哪儿露营。

再然后就有人想出钱让他带着露营。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位创业者就开了一家露营俱乐部。

一边销售露营装备,一边组织露营活动,生意越来越好。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创业者最开始投入不高,就是自己喜欢,然后一步步发展成自己的副业。

只要不冒险大笔投资,风险可控,赚钱的概率很大。

轻资产切入除了这类爱好者,还有以短视频为主的达人,拍摄各种露营视频,吸引粉丝,然后就有各种变现机会。

比如露营设备公司会找来商谈广告合作等等。

第二个建议是把露营和现有的生意结合起来。

露营不是目的,而是娱乐的手段。

当人们到户外露营后,常常会在露营地开展多方面的活动。

因此露营可以和各种生意结合起来。

比如“露营+剧本杀”、“露营+相亲”、“露营+咖啡”、 “露营+摄影”等等。

露营热起来后,有一家原本做剧本杀生意的公司,试水了露营+剧本杀,结果场场爆满。

各种生意都可以考虑怎么和露营结合。

如果从零开始,投入会比较大。

但如果本来就已经在做某类生意,在此基础上和露营结合,投入就相对比较少。

当露营成为风口,跃跃欲试的创业者们一定要有风险意识,谨防陷阱。

最好充分利用自己现在的资源,找到和露营的契合点,从轻资产创业开始,得到市场的正向反馈后再考虑一步步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2021年露营产业市场规模达29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

目前中国的露营渗透率仅有3%,对比美国14%、日本6%的露营渗透率,仍有2-3倍提升空间。

在疫情不知何日结束的大背景下,露营风口也许还要持续几年。


露营火了,创业者如何抓住风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