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租借女友——欢乐背后的社会问题

2020-09-25 11:10 作者:牧之原翔子Official  | 我要投稿

温馨提示:本文约3300字,阅读用时约7分钟

2020年的夏天,又一部披着后宫皮的纯爱动画走红,自然,我只看了一点原作。据说,原作者受到了中国“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的启发,再加上日本的“租借女友”生意带来的灵感,创作出了这样一部作品。

男主人公木之下和也是大一的学生,交上女友仅仅一个月后就被甩了,出于寂寞难耐又或者是觉得上天待自己不公而使用了租借女友服务,却租到了一个各方面都堪称完美的“女友”——水原千鹤。本只打算假戏真做,却在后来的一念之差下决定带着她去见自己的奶奶。老人家对这个“临时工”非常中意。不能长期维持虚假的情侣关系的两人却又不愿伤害老人家的一片欢心,由此,哭笑不得的故事便展开了。

《租借女友》在国内的广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其剧情好不好暂且不论,一眼见到它的名字的时候我便知道,这个多年前就出现的现象终于到了需要正视的时候了。

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时间也是永续发展的,说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是没有意义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这种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需求?租借女友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才是更该探讨的问题。

根据经典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租借女友显然不是最底层的“生理生存需要”,“小女子卖艺不卖身”,租借女友不是吃饱喝足去PC,反而更接近于第三或第四层的归属和爱的需要或尊重需要。吃饱穿暖尚不能保障的日子里,有人会去租借女友吗?当然不会。早在上个世纪我们便提出了三步走战略,81-90年GDP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91-世纪末再翻一番,解决小康问题。2020的现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租借女友的出现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也并不一定是坏事,它恰恰体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衣食行不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更高层次的需要逐渐出现。

笔者认为,租借女友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不能够或不愿意进行恋爱交往,却又不得不假装自己正在恋爱交往而产生的特殊现象。构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倘若我们把这个问题拆成两半来看,先分析后半部分的话,长辈对于终身大事的重视应当是主要原因,至于寂寞难耐却有贼心没贼胆这种事反而不是主要的。

在祖辈的观念中,成家立业是最重要的事,正如和也的祖母一见到千鹤就开始盘算着抱孙子一样,记者采访贫困山区的孩子的故事也能从另一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为啥放羊?”——“赚钱”

“赚钱干啥?”——“娶媳妇”

“娶媳妇干啥?”——“生孩子”

“生孩子干啥?”——“放羊”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很多老人的观念,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扭转这种观念,甚至有时候不能忤逆长辈。在我国的特殊文化和历史环境下,长辈对晚辈的经济支持几乎是必须的,两代人感情良好,晚辈们自然不好意思让老人们不开心,纵然果壳知乎上对长辈“过年就问感情和收入”万般不满,现实生活中也还是以委婉的答复为主。家里催着找对象,过年又不可能不回家,那怎么办?租个女友吧,几千块钱不嫌多,只用顶过新年的一星期就算收工,家里人高兴了,自己也有面儿了,租借女友还有工资拿,三方共赢,何乐而不为?

当然,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就是租借女友的安全风险问题,有图谋不轨的男人以租借女友之名行色胆包天之实,借此机会“上下其手”;有心怀鬼胎的女人一手拿工资一手搞偷摸,连骗带偷把老人的金银首饰揣进自己腰包;更有人打着“租借”的牌子搞“钱色交易”。有人认为租借女友不过是“不上床的**”,不过笔者对此表示反对。

比起后半部分,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更耐人寻味,为什么“社会上一部分人不能够或不愿意进行恋爱交往”了呢?私以为,从经济、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是比较好的。

当前经济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能凭本事闯出一片天拿到很多钱,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祖辈父辈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全凭资历向上熬;另一方面各种“福报”的出现又无情地压榨了劳动者除了8小时规定劳动时间以外的个人生活时间,时间是有限的,工作时间多了,留给自己的时间就少了,这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加减关系,996比起955并非只少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是每个周末都比后者少一半。当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其他的需求就不得不让步,更多的人逐渐发现,一个人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谈恋爱,组成家庭,带上孩子,自己就彻底沦为连轴转的陀螺了。我们有能力改变现状吗?没有,于是用起拖字诀,把那些事情一股脑抛在后面,加上近年来消费主义横行,谈恋爱逐渐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谈恋爱需要时间?对不起我在996;谈恋爱需要金钱?对不起我买不起首饰球鞋,更遑论六个钱包的房子了。

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咪蒙为首,受美国沙特等国外NGO金钱支持的部分“女拳”人士大打性别牌,激化性别对立,自己恰烂钱,顺便把社会搅乱。女拳打拳导致部分女性对男性群体产生错误的印象,同时导致男性对女拳乃至女性的不满,当然,这话不能说太多,要不然我这里也会被打拳。人类的三大欲望是食欲、性欲和休息欲,三大欲望如果不得不抛弃一个,我想除了不要命的,应该都会抛弃中间那一项吧?其正是最容易被取代的那一项。谈恋爱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有人一起玩,有人一起睡,有人一起赚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人一起玩”早就不是问题,打开匹配就能进入紧张刺激的游戏,即便是社恐也可以把语音一关或者去打单机;“有人一起睡”,铤而走险的去**,不怕得病的去约炮,再其次还可以“快快快冲冲冲手冲战士在行动”,于是这也不再是问题;“有人一起赚钱”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了,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假如你不把一个问题当作问题,那么它就不是问题。从恋爱到婚姻,在现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下,买房是避不开的问题,甚至常常是无法解决的。正如同很多大学新生一入学买电脑,因为需要打游戏所以预算不得不拉到五千,假如不去打游戏,就没有这个问题,预算瞬间就能降到三四千。房子到底是不是刚需?这个问题全在自己,不把它当刚需它就不是刚需,如果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买房,那么大部分工作赚的钱就花不完了。

个人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如同剧中木之下和也的原因一样,“对恋爱失望”是很多人不想进行恋爱交往的重要原因,交往后发现这个男人脚踩两条船来者不拒,那个女人拜金无底线被咪蒙洗脑。原作我反正没怎么看过,单从动画中的表现,和也的前女友麻美自己也说了“和谁在一起都行,那就和他在一起吧”还有她在分手后看到和也“交往了”如此完美的女友之后产生了嫉妒和纠结,这完全像是一个反派的塑造,放在现实中我们称为“绿茶婊”,对应的男性称呼则是“渣男”。感情问题因人而异,能够从一而终的少之又少,和平分手都算是来之不易了,若即若离反复折腾或许才是如今的恋爱常态,累了乏了,也就不愿意去爱了。两个人在一起是应当比单独的1+1更舒适才对,若是1+1<2,还不如各自过日子。

写到最后,笔者想单独分析一下剧中二人恋爱观的区别:和也选择向麻美请求交往,这是在自己已经喜欢上她之后的事;而麻美则是抱着“先答应交往,再培养感情”的态度。这样的区别也导致了两个人对这段恋情的不同认识:和也觉得自己头一次交往女朋友,结果一个月就被甩了,非常痛苦非常难过;而麻美则是觉得,反正是和也主动寻求交往的,我喜欢上别人又不是没通知他,我何罪之有?饭局上租借女友和前女友的对线不是和也的本意,他也没想过麻美也会在场,那也许就是麻美态度转变的开始吧,生活中不缺这样的人: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在追她,这有点类似于经济学里供不应求的概念,因此在恋爱中始终是被动且强势的一方。这里请容笔者天马行空一下:

「我,麻美,现在有更喜欢的人了,所以我不喜欢你,但是没过几天你和也带着一个各方面都碾压我的女人来跟我对线?当初是你追的我,现在跑过来骑脸?我哪受过这委屈?」

所以,麻美才会在手机上碎碎念“把他抢回来”,“至少要搅黄”。说句实在话,麻美并不是和水原千鹤过不去,而是与和也过不去,她并不是喜欢和也,而是喜欢“被和也喜欢”这种事而已,只能说三观不合别硬融,两人的恋情从一开始就指定是没有好果汁吃的。

故事总是需要逻辑,现实往往更加荒诞。人生都已经如此的艰难了,有些事情又何必拆穿呢?


租借女友——欢乐背后的社会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