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京沪深比到底缺了什么?
广州和京沪深比到底缺了什么?

虽然相比其他省会城市来说,广州的政策支持不差,但和京沪深比,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包括但不限于:
1、金融政策支持。
曾经的广州也是有交易所的,1992年,广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华南期货交易所相继成立(后合并为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不过在 1996 年开始的全国期货业清理整顿中,这家交易所被关停取缔。
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才正式落户广州,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重新成立,才算是稍微弥补了之前金融方面的短板。但一步慢,步步慢,所以广州的金融业发展远远落后其他三个城市,特别是在资金吸纳量方面,广州根本无法虹吸周边城市的资金。

2、税收政策支持。
众所周知,上海自贸区,粤港澳自贸区对经济发展是很大的支持。但上海、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自贸区中,广州自贸区一直被中央拖着,直到2022年,还无法落地双十五优惠。
早在2012年6月底,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支持前海开发开放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中,就包括了“双15%”税收优惠政策,比广州遥遥领先十年的优势。
就连省内的横琴的政策支持,也比广州领先很多年,双十五也是早早落地。举个例子:易方达基金,广州孕育的全国第一公募基金,注册地迁去珠海横琴。

3、央企支持
相比京沪深,广州的央企数量是最少的,北京和上海不用说了,超出一大截。
深圳有:华侨城集团、中广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注册地和办公地都在深圳),招商局、港中旅、华润(注册地香港,办公地深圳);严格说3家,放宽点6家。
广州有:南方电网、南方航空
具体央企以国务院官网为主:央企名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总结,广州是广东省的亲儿子,但北京上海深圳是中央的亲儿子,深圳最近经济要出问题,中央直接出政策大力支持深圳发展。

广州虽然有着省会的名头,但也担当着省里大哥的使命,没有利用高额的税收返还来吸血省内其他城市的总部企业,反而不断卖出自己的土地,把土地出让金的50%用来上交给省政府,上交了广州市75%的收入,支持广东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