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而读书——对校园标语的所思所想

2021-06-08 14:36 作者:丹顶贺贺贺  | 我要投稿

    行走在校园中,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瞥见了各个班级的励志标语,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之流,亦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属,干劲薄发之际,我不免陷入了沉思。

    那些在课堂上高声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孩子哪儿去了?那些怕迟到在课桌上画下“早”的同学哪儿去了?

    不免汗颜。

    诚然,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进步,唯“分数论”的今天,似乎学生们不配谈理想。他们只要考好最后一场试, 似乎所有的人生都会迎刃而解。确实,他们会走得快一些,但是很少有人会走得远。

    看着这些励志标语,我不禁想问一问标语下的学生们:你们为谁而读书?

    各大院校中有一批这样的学生,他们高考成绩优异,却自嘲为“小镇做题家”;他们有普通人难以奢求的学位证书,却在“985废物计划”贴吧中大倒苦水……每次听到他们的抱怨,我便想起墙上挂着的标语。

    究竟是“不苦不累,高三无味”的毒鸡汤,还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

    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女孩钟芳蓉告诉了我们答案:“为梦想去拼搏,应该是一件很快乐

的事。”

    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学子,是否会觉得人生浑浑疆噩就这么过了20年,却从没有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去奉献自己呢?

    我们常说,眼里有火,心里有光,脚下有路。在我看来,若是没有对未来的自己有明确规划,没有眼里那团火,走出的路一定不会是笔直的。

    我也曾问过同学,有没有明确的规划。

    他告诉我,他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济苍生。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里是放着光的。与那些所谓的“励志标语”下打瞌睡的同学们相比,在精神上他便胜了一筹。

    我有很多次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问题:中国青年还有梦想吗?“后浪们”还有冲劲儿吗?我想只要一个问题就够了,学生究竟在为谁读书?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这些“红小鬼”:你看到他们的干劲儿,就知道中国的未来是不会没有希望的。

    那个写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少年,成为一代大儒;那个刻下“早”的少年,成为了无数人的精神旗帜;那个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当起国之大任。

    我想,最好的标语更应是心中的梦想。


为什么而读书——对校园标语的所思所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