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烟霭,江右稻粱——走进《江西聚落》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中心位置,古代经济繁荣,人文昌盛,兴起了大量各种尺度的聚落,其中有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保存到今天。至2020年,江西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8座;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75处,其中涉及18个没有公布为各级名城的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7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64个;中国传统村落343个,其中有97个同时为各级名村,或者为各级名镇的镇区所在村庄;江西省传统村落248个,其中145个后来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还有5个同时为各级名村,或者为各级名镇的镇区所在村庄。
总计以各种方式得到保护的传统聚落数量达到492个。这些不同级别的名城、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江西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见证,值得深入研究、用心呵护。
▼江西聚落航拍图

赣州府城鸟瞰

永和镇鸟瞰

渼陂村鸟瞰

白鹭村鸟瞰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近日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分册之一的《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江西聚落》,运用文化地理学的方法,研究传统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彼此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组成聚落的人群亦即聚落的建设者,尤其是他们的领袖;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和传统聚落相关的各种原始历史文献;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研究聚落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运用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的方法,研究聚落的空间形态。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特定聚落的深入分析,为如何解读传统聚落提供参考范例,并进而为有效保护传统聚落提供一种方法论:基于解读的方法。
传统聚落是一种特别复杂的遗产类型,远非单座建筑物所能比拟。其价值的深入挖掘、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尤其是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均需要对特定聚落进行深入的、多学科的研究。希望本书所做的工作和思考能够为未来的江西传统聚落研究和保护提供帮助。

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江西聚落
随书附载视频资源

书名: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江西聚落
作者:姚赯 蔡晴
征订号:36718
ISBN:978-7-112-26084-3
定价:298.00元
01
内容提要
本书基于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对江西传统聚落的营建特征进行了概括,重建了江西古代城市体系的形成过程,对具有代表性的7座古代府县城市、39个传统村镇以及江西南部特有的明代村城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传统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组成聚落的社群及其领袖、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解读,以揭示江西传统聚落“百川并流”的多样性,并通过对当代江西传统聚落保护历程以及8个实际保护案例的研究,进而为传统聚落的保护提供一种方法论:基于解读的方法。本书可供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人文地理、文物保护等相关专业的读者及文化旅游爱好者参考阅读。
02
作者简介

姚赯
江西南昌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师从著名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江西地方传统建筑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6部。现任南昌大学建筑系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

蔡晴
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东南大学,师从著名风景园林建筑专家杜顺宝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建筑与景观遗产保护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现任南昌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
03
精美内页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