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外马克思主义考博招生导师、申请流程、参考书真题
2024年马理论考博:中央党校国外马克思主义考博招生导师、申请流程、参考书真题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根据育明考研考博统计分析,这几年中央党校改革力度比较大:一是不允许跨专业报考,如果跨专业必须满足发表论文要求;二是要求政治面貌,这个在国内应该是唯一的一个院校了;三是2021年开始考试科目也改变了,这点要多注意了;四是这几年疫情基本都是网络考试,题目一般2-4道题目,灵活度比较大。
招生目录
1、2022年我校(院)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包括“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两类。硕博连读仅面向符合2022年硕博连读报考条件的我校(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院)各学科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评审,重点考察考生教育背景、在校期间学习经历和成绩、已有学术成果、科研情况等。
2、我校(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
3、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截至报名截止时)。满足报考专业(学科)规定的其他条件(见招生目录)。
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35周岁(198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0周岁(198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4、中央党校考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根据育明考博十余年经验分析,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5、中央党校是全国少有的招生在职博士研究生的院校,但是每年在职研究生指标竞争非常激烈。希望在职读的学生能够早点准备,根据过去五年育明考上的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毕业3-5年,在政府或者国企事业单位工作,本硕院校还不错,提前1-2年就开始准备了。最怕的学生就是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的,总是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的!导师也不可能招收这样的研究生。
考生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签署完整的考生报名信息表。
(2)由所在党组织开具并加盖公章的《中共党员身份证明信》(附件2,三个月内开具方为有效)。
(3)同意报考证明(附件3,模板内容不得删改)。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同意考生至少第一学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并保证基本学习年限内学习时间的证明。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含封面及内容详情页);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学位考生提供教育部硕士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5)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如大学英语四级(CET4)、六级(CET6)、专业英语等级证书、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
(6)硕士学习成绩单。应届生成绩单应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成绩单应加盖提供此件的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或所在学校档案馆成绩专用章。
(7)《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审查登记表》(附件4,仅限硕博连读考生)。
(8)专家推荐书。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填写的《北京市2023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附件5)各1份(专家签字处须由专家本人手写署名)。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
(10)科研情况一览表。科研情况一览表提交详情见附件6。
(11)科研计划书。科研计划书内容一般需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研究兴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及其后工作期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攻读博士期间拟研究的问题和具体研究设想。无固定模板,考生自由撰写,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完成后须本人手写署名。
(12)获奖证书复印件。各类获奖及荣誉证书,同类获奖及荣誉证书仅限提供一项最高等级证书。
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包含笔试和面试。综合考核时考生应携带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相关报考材料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及综合考核具体时间、地点等事项见后续通知。
1.笔试
考生申请材料评审完成后,依据材料评审成绩,按照1:3的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笔试的考生名单。
硕博连读考生在报考资格审查通过后,直接进入综合考核笔试。
综合考核笔试包含专业外语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
(1)专业外语笔试。专业外语笔试重点考核考生专业外语水平,闭卷考核,满分100分,成绩不低于60分为合格。
(2)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重点考核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考核科目名称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3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科目笔试为闭卷考核,满分100分,成绩不低于60分为合格。
2.面试
综合考核笔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具有面试资格,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按专业科目笔试成绩排序差额进入面试。
面试考核内容包括外语能力(20分)和专业水平(80分,包含对现有学术成果水平、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志向和兴趣的考核,以及考生科研计划书的陈述和答辩环节),同时考察申请者的其他综合素质。
面试满分100分,专业水平成绩低于48分者不予录取。
考博真题
更多真题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考博真题
论述题
1.论述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语境下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
2.论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分期,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3.找一位你熟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论述其思想的自己的理解。
4.找一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论述其主要思想。
5.论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意义及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