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板为什么取代了纯木底板?——更加稳定

一般人对纤维板的印象都是集中在速度快和刚性强这两点上,其实以前我也是如此去看待纤维板的。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提升,随着发力的提升,随着对各种球拍的尝试和对比,我开始明白纤维板为什么会最终取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稳定性。这个稳定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包含了好几个方面。因为复杂,所以需要娓娓道来。
我们先举几个反例,一个是特别软的纯木,斯蒂卡egv2;虽然它是最近两年的新作,但确实非常软。太软的底板其实稳定性是不足的,因为板子太软,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做很大的动作去发力,甚至于每一板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发力。你想想看,小动作发力更稳?还是大动作发力更稳?肯定是小动作发力更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纯木其实并不稳定的根源,每一板都需要很大的引拍动作,你才能打出还凑合的单板质量;引拍动作越大,你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还原的动作肯定就慢,下一板的衔接就很难稳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板子软但并不稳定,太软了,那就适得其反了。而且当你的板子软到一个程度,你打过去的球根本就没威胁性,很容易被反击被反拉,反而是死得很快,这种其实也算是不稳定。
有的比较硬的纯木,它硬是硬,但不够线性,比如黑檀七和玫瑰七。我试过球友的玫瑰七,没透板之前真的是发闷严重,刚性其实很强,但很难透板;在透板之前,板子其实并不稳定,因为发闷严重,裹球感是相当差的。裹球不好,你怎么控球?那岂不是和打铁差不多。不过我打的这支玫瑰七,它这个狂飚三是很久没刷油了,刷油只会估计会好一些。还有就是黑檀七,我自己以前买过也打过,黑檀七其实底劲类似龙五。但是龙五的裹球还是更好一些,因为龙五是外软内硬,层次感还是很清晰的,正手的每一板拉球都比较裹球,越发力越稳定。黑檀七就不同,它的结构其实是很早的了,并不是为40+塑料球优化的。黑檀七的底劲没得说,依然是很顶,但中小力量下它手感还是有点模糊,不如龙五线性的,不如龙五档位过渡顺滑。黑檀七的面材是黑檀,然后内层结构其实有点冗余。实际上,1857也测评过黑檀七,他也觉得黑檀七的档位过渡不算顺滑。
vis之所以流行,国家队,半专业队和业余高手都在用,它反手的稳定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虽然vis反手配胶还是有点难度,但只要配胶合适,无论拉球肉一些,还是来球特别顶,vis都能把球控好的。我们再看纯木的反手,普遍都是肉,而且顶大板的时候可能直接过于“透板”,然后球就会失控,直接飞出底线。而且纯木的反手是不可能靠配胶去调整的,纯木因为刚性明显更弱,你配胶太软,它顶大板肯定就发虚。如果你配胶太硬,它中小力量就很容易发闷,出球会变得很肉。所以很明显的,在反手的稳定性,在攻防转换这方面,在顶大板这方面,纯木的稳定性是明显比纤维板弱的。进攻,你可以靠自己的发力,但防守那就必须依赖底板的顶大板的能力了。我们看防守特别好的马龙,它的37度特制狂飚三和特制968都是特别擅长于防守的。再举个例子,削球打法的防守为什么好?因为削球板和削球的套胶都是吸收冲击特别厉害的。所以,好的防守其实是更依赖底板和套胶的,你那个特别软或者特别硬的底板,你都是没法好好防守的。而在防守方面,纯木底板确实比纤维板差了很多很多。虽然一般球友只看到了纤维板的进攻犀利,但其实在防守的时候,在攻防转换的时候,纤维板的扎实度绝不是纯木可以比的。
上面主要聊的是防守时候的稳定,现在来聊聊进攻时候的稳定性。我们知道纤维板通常是不怎么震手的,这意味着纤维板吸收冲击的能力确实比纯木更强。我们看许昕,许昕在早年用的主要是纯木底板,用了很久的极强纯木,后来换了蓝标,可能再加上反手技术的提升,2019年的许昕勇夺21个冠军。那一年,他碾压当时所有强敌,包括马龙和樊振东。不得不说,蓝标对许昕的助力是肉眼可见的。正手不用多言,许昕在2019年反手也打出了许多神球,反手反拉马龙的正手弧圈球,然后还能得分。
对于技术不到位的球友来说,他们可能觉得纤维板容易失误;但对于基本功很好的球友来说,他们就能明白,无论是反手暴弹对手的弧圈球,还是正反手反拉对方的弧圈球,纤维板都是最能压制对方来球的弧线的。我这里打个比方,你手里拿着个胡萝卜去打棒球,棒球过来了,你的胡萝卜击中棒球之后肯定就会发生很大的完全和形变,然后出球的指向性就不可控了。你如果拿个碳纤维的棒球棒,棒球飞过来,你挥棒击球,出球的指向性一定就非常理想。因为碳纤维棒球棒比胡萝卜棒球棒刚性要强得多。同理,乒乓球里面也是类似的道理。我因为打过很多纯木底板,有些纯木底板过于软从而会虚弹,顶大板的时候一碰就飞!作为对比,再差的纤维板都会存在说一碰就乱飞的情况。
我们知道大部分纯木给人的感觉就是软一些,弧线拱一些,看起来好像更好控制一些。但实际上,如果你的对手水平比较专业,对手拉球比较转比较顶,那么现在的大部分纯木都很难在应对40+塑料球的时候有从容的表现。要么就是压不住来球,要么就是防过去的球特别肉,然后被对手第二板轻易爆冲掉。现在防守特别强的底板,其实就是整体刚性特别强的,然后又比较好控制的,比如968,超级林昀儒szlc和vis。这三支底板刚性最强,但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能压制弧线,但又不会说把弧线压到过于低平然后下网。
实际上不只是被动防守的时候纤维板稳定,防出去的球也比较顶,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纤维板你在反击的时候,由守转攻的时候,它也是最稳定的。对方拉球特别顶的时候,你用纯木去弹击,容易飞掉的;但如果你用vis或者超级林昀儒,或者张本智和alc去弹击,明显纤维板就很强大了,在瞬间吸收掉冲击,然后你的加力弹击能作用到球上面,出球指向性极其的理想。正反手都一样的,你要板板发力,就必须用纤维板了,或者用特制纯木加两面外套。但业余的一般没机会用特制纯木加两面外套,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去学习和习惯使用纤维板更加务实。
当然了,如果你还没到板板发力,全程没有被动防守,全部是主动进攻的境界,你可能体会不到纤维板的“最大化”的稳定性,你可能只能体会到纤维板的弹性好和速度快。总之,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看国家队级别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有从纯木过渡到纤维板的,很少有从纤维板打回到纯木的。很明显的,西蒙高茨现在也在打纤维板了,还有雨果卡尔德拉诺也是,这两个纯木“铁钉”都已经改换门庭了。
不过呢!我并没有否定纯木的价值,因为对于初级和中级球友,还有对于纯木爱好者而言,纯木依然是有独特的酥脆手感和利于稳防的;虽然主动反击纯木差点意思,但稳防纯木还是不差的。如果暂时控不住纤维板,千万别心急,老老实实打纯木,等技术到位了再换纤维板,那就是事半功倍。如果控不住纤维板,还盲目上,那就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