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著名作曲家齐伊与歌唱家关牧村

2023-11-22 17:07 作者:塞外的春风  | 我要投稿

  两千年前,一曲《高山流水》曾让钟子期与余伯牙相识相知在武汉琴台,两千年后,武汉市著名作曲家齐伊老人为新近创作的《我是中国》发出的“请关牧村同志唱这首歌”的寻觅之声,同样源起于这片有这甚或文化内涵的热土...... 本报于2003年第32期、33期、34期对歌曲《我是中国》分别以曲谱欣赏、专访、消息及信函等形式作了系列宣传报道。为老人一片爱国之情所动、为这一颗寻觅知音的真挚所动,众多的热心读者、新闻界同仁纷纷请缨,为连线武汉、北京驾虹桥。在本报社长、总编辑吕平于8月31日(周六晚)顺利地与关牧村同志取得了联系后,在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驻北京记者站的大力支持下,本报记者带着齐伊老人的期盼赴京顺利地采访了关牧村。采访中,关牧村同志特地为齐老唱了这首歌——“我是中国......”,歌声委婉、优美,一如当年。 齐伊与关牧村在千里之遥,因为这首《我是中国》,因为那片爱国的热忱,他们共唱了这一首歌,共谱了一曲信息时代的更为了不得的“高山流水”...... ——编者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岁月的河哟,汇成歌,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 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在岁月不断冲洗着人们记忆的同时,曾经听过的一首歌、曾经看过的一幅画、曾经……甚至曾经的一份感动,往往都会化作真、善、美的碎片——如万花筒中斑斓的碎片,为人们所珍藏。 尽管有着“岁月如梭”这一说,尽管艺术创作早已步入了数字时代,《一支难忘的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一批经典歌曲依然在时光的打磨中显得熠熠生辉,而关牧村——这个美丽的名字,这个曾用天籁之音传递快乐、愉悦的名字同样地沉淀于我们记忆的河床…… 因了歌曲《我是中国》的作者齐伊老人 “这首歌要由关牧村来唱就好了”的由衷感慨,那一片记忆中美丽的碎片也随之浮现出来。走近关木村,走近这位仰慕已久的艺术家,捎着齐伊老人的那封真诚感人的信涵,记者于9月3日赶在关牧村即将赴太原的前一天在北京采访了她。 这首歌很不错,我很愿意唱 记者彭岚(以下简称彭):关老师您好!在听说您马上要赴太原,行程很紧,这时候来打扰您,很不安。我们武汉有位73岁的音乐家齐伊,写了一首歌,叫《我是中国》。他说,在当今的中国,只有关牧村适合唱这首歌,您看,我把这首歌带来了,不知您…… 关牧村(以下简称关):可以,如果这首歌曲特别适合我唱,我愿意唱…… 说到这里,关牧村接过《我是中国》,略为扫了一遍,嘴唇轻轻地动着,似在读谱;少顷,她小声地吟唱起来。唱着唱着,她不自觉地投入了,异常独特的浑厚、明亮的乐音,附着沉稳的旋律,仿佛天使扑扇着柔软的羽翼,带着吉祥和执着,在房间里缭绕,携带着无限的憧憬和希冀,连同透明的心灵,一起在纯净的天宇间翱翔…… 彭:哦,太好了,您唱得太好了…… 关:这首歌很不错,我很愿意唱,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录制下来。我非常感谢齐老先生对我的信任和喜爱,也非常感谢广大喜爱我支持我的听众。就是因为有了像齐老先生这样的听众,有了他们支持和喜爱,才鼓励着我走到了今天,让我克服了很多的坎坷和挫折。为了这些热心的听众观众,为了像齐老先生这种痴情,这种热心肠,我一定会努力下去,很好地为他们演唱,只要他们喜欢听,我会一直唱下去。在这里,我也祝愿齐老先生身体健康,也祝愿广大的听众观众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一切都如意…… 这几句,似乎是客套话。可朝她脸上看了看,没有找到客套的痕迹。这张大气周正的脸上,铺满真诚和安详。感谢这位真诚的艺术家。 这不由让人想起,几乎是二十年前,关牧村在歌坛崛起,她那宽厚明亮、略带忧郁而富有磁性嗓音,使她的演唱风格在国内自成一格,至今无人堪与匹敌。   彭:在您唱过的这么多首歌曲中,您自己最喜欢哪一首呢?   关:最喜欢哪一首,我还真的说不上。每首个的风格都不一样,很难比较哪个更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作曲家是施光南。他写的每一首歌,我基本上都很喜欢。比如他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假如你要认识我》、《月光下的凤尾竹》、《打起手鼓唱起歌》、《家乡有棵相思柳》、《我的思念有谁知道》、《多情的土地》、《阿妹的心》、《黄昏时的等待》……   说到施光南,关牧村显得健谈起来,说到激动处,竟夹说夹唱起来:评说《家乡有棵相思柳》隽永,剖析《阿妹的心》的傣家风味,赞叹《假如你要认识我》的激情……关牧村说起恩师施光南——这位在她艺术生涯中的领路人,眉宇间透出的是无尽的感念……   武汉是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的歌,是需要静下心来听的   彭:您对武汉印象如何?   关:武汉我去过好几次。我很喜欢,自然环境很好,有山有水,科技文化很发达,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武汉也有我的很多歌迷。记得一次是在武汉杂技厅演出吧,刚一张口唱,就是“哗哗”——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场共唱了6首歌,每一首几乎都是在掌声当中演唱完的!所以,我觉得在武汉,我的知音,包括齐老先生在内的知音特别多。在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的歌,我很感动。因为我的歌,应该是静下心来听的,浮躁的心是听不进去的。喜欢听我歌的,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的多一些,他们有阅历,有经历,能够静下心来听我的歌。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听我的歌,那就有些难为他们了。   彭:我记得,2002年的“五.一”劳动节,您到武汉参加了由武汉电视台主办的《今夜钢花灿烂》文艺演出,今后,您是否有到武汉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打算?   关:武汉我一定会再去,但没有再开个人演唱会的打算。不是没有到武汉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打算,是没有到任何地方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打算。主要是因为开个人演唱会太累,操心的东西太多,我不想那么累。所以,今后各种各样的演出活动我会参加,会不断地唱歌给大家听,只要大家喜欢听就行了。   很恬淡。   其实,像关牧村这样档次的歌唱家,想开个人演唱会,只要放出风来,还怕没有人接腔么?那些曾经“锤炼”我们耳膜的演唱会,那些声嘶力竭、撕心裂肺的“音乐”,天知道又有多少!显然,关牧村所追求的,不是跟风,而是一种珍惜艺术羽毛的自尊,那一份超然……   如记忆中收藏的那个美丽片段一般,关牧村一如当年。采访中,听关牧村道人生、听关牧村唱那首《我是中国》,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那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清新恬淡的艺术气质,与她的歌声一样,如静静夜晚悄悄开了的兰花,在几许月光下,静静地散发着幽香……   那幽香经年不散,愈久愈令人回味。   采访结束后,我们告辞,关牧村和先生一再相送,车渐远,穿行于车水马龙的北京街头,不知为何,“平常心是道,简单生活是福”这句话竟如她的歌声一样,清音缭绕…… 

著名作曲家齐伊与歌唱家关牧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