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申论A卷 答案
第一题:
“给定资料1—4”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智慧赋能现代社会治理,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用一段话对此进行归纳概括。(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篇幅不超过250字。
【千寻老师答案】247字
一是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借鉴六尺巷中谦让智慧,化解群众纠纷,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风;二是在河湖管护工作领域,借鉴河长官职设置智慧,促进河道畅流,水质提升,风景变好,方便群众休闲娱乐;三是在生态保护领域,借鉴儒家文化生态理想,促进人与动物交流,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受到百姓欢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是在书香城市建设领域,借鉴耕读传统智慧,推广全民阅读,对接城乡群众需求,改变村民不良习惯,提升文明习惯;五是在公共危机应对领域,借鉴团结奉献的智慧,战胜了新冠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千寻老师提示】
1、审题:
此题为概括题,需概括的核心要素是“成效”。
2、条理性:
题干提到“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答案结构可以选择为:XX领域+XX成效。
3、分析材料:
此题涉及的材料有4则,我们在阅读之前可以考虑每则材料有它自己的侧重,最终很大可能性会归纳出4条。通过真正阅读,发现材料4中可分为2各领域,那么,总共可以归纳5条。并且每个层面中,都很明确的指出了所借鉴的传统智慧,可以精炼的概括进去,或许是一个提分点。最终的答案结构为:XX领域+XX智慧+XX成效。

第二题: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请结合“给定资料5”中的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当代内涵的理解和认识。(20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见解深刻。篇幅250字左右。
【千寻老师答案】254字
这句话的当代内涵是长辈健在时,子女应伴其左右尽孝,但也支持为更高目标、国家大义而外出奋斗。具体来讲:1、父母在,不远游:子女在做事业选择时首先考虑父母晚年的生活安排,可选择在家乡工作,为老人尽孝,同时发挥才干,为国家、家乡尽忠,正如周先生与小万姑娘的选择;2、游必有方:当为国家尽忠,远离父母,也是最大的孝敬,这是舍小家为大家,是更高层面的尽孝,正如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遭受误解,但仍坚守岗位,为国尽忠。
为此,青年人应规划好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能够兼顾事业与尽孝则两全其美,如确需为国家大义而奉献,也在所不辞。
【千寻老师提示】
1、审题:
此题为阐释型分析题,采用分层分析。此句话可以分为两层,“父母在,不远游”+释“游必有方”。
2、难点:
此题的材料讲了3个人物事例,很多同学会感觉无从下手,事实上,讲故事的目的也是抛观点,提炼每个故事的主旨即可。材料还是非常明显的。
人物1 ---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 对应“游必有方”
人物2--- 在做事业选择时首先考虑父母晚年的生活安排,不离太远,为国家、家乡尽忠,为老人尽孝。 --- 对应“父母在,不远游”
人物3--- 规划好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 用在“小尾巴”中。

第三题:
假如你是“给定资料6”中Y市文明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为即将举办的“微视频大赛”拟写一则微视频作品征集启事。(20分)
要求:符合给定资料情境,可行性强,要素齐全,条理清楚。篇幅350字左右。
【答案】314字
“清风廉韵”微视频作品征集启事
廉文化源远流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以现代方式讲好廉政故事,我市将举办微视频大赛,面向全体市民公开征集作品。
一、大赛主题:“清风廉韵”
二、牵头单位: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教育局。
三、作品要求:1.拍摄要求:可选用PC、手机、摄像头、DV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画质清晰,配音规范;2、时长要求:30秒—10分钟之间;3、内容要求:讲述古今廉洁故事,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与艺术性;4、形态要求:记录短片、DV短片、动画、动漫等均可。
四、参考示例:微视频《棋局人生 勿忘初心》。
五、投稿方式:6月30日前将视频发送至XX@163.com。
作品将择优在“廉洁人家”等公众号上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加。
2023年6月1日
【千寻老师提示】
此题为公文题,要求写一篇“作品征集启示”。之前讲过,公文考察的是贯彻执行能力,要重视“任务目标”——让更多符合要求的作品递交上来。本着这个目标,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需要写的要素:大赛的主题、时间、作品要求等。
这些内容我们能征集编吗?不可以的,因此,本题的本质是“披着公文外衣的概括题”,去全面地、有条理地概括要点即可。

第四题:
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8”中···考察殷墟时所作“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指示精神的理解,围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时代征程上绽放青春”这一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3)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4)篇幅1000字左右。
【千寻老师提示】
题干提到了··的指示精神和一个主题,二者都不可忽视。
首先看主题,很直白,就是让青年人去利用传统文化绽放青春风采,那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呢?
剩余材料有7和8,首先看材料8:
段1: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并且…去殷墟考察,强调了学习理解、古为今用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青年人更应该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这是一种理念的树立,接着该具体如何做呢?)
段2: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强大精神动力)以及青年人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强调要做2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二是厚植家国情怀。
再看材料7:
举了2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事例,也提到了意义: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让年轻人更喜欢;走出国门,传播中国传文化魅力。可以将其用在分论点2的论证中。
【作文框架】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绽放时代青春风采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成文】910字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绽放时代青春风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于历史长河中的廉政文化帮助当代D员干部凝心铸魂;中医药文化为现代医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孝道文化厚植着代代国人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重视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养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绚丽的青春风采。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正如··所讲,如何对待本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动力。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星河般灿烂与广袤,这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这也是青年人奋斗于新时代征程中最宝贵的力量源泉。为此,青年人要主动去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只有理解才能深爱。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当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穿越历史,与当下的各项事业相关联,便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但当下传统文化存在着远离现代生活、远离青年群体的问题。要想让传统文化发挥出当代价值,就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在内容上做“深”,背靠“历史”,厚植文化底蕴,《本草中华》备受赞誉正是在于将中国人的辩证哲学与中庸之道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要在形式上做“新”,加持新技术,增进其时代感与生活感。
绽放青春风采,离不开青年人以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请D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激荡回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令人动容……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展现出的爱D爱国热情,这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传承。“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天下情怀,让我们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更在国际社会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文化,让我们中国家庭具有强大凝聚力,更在齐小家的基础上追求民族大义。为此,青年人要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走好人生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永不停歇。让我们青年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沃土,不断汲取养分,在新时代的洪流中踏浪而行、展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