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搞些音乐剧repo】从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又扯回一粒沙还Q到大悲
我又去看了一遍一粒沙,太好看了我跪着看(流泪)
真的特别爱它的人物塑造,每个人都很立体,可以算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剧里最好的了,不像大悲给人的感觉部分人物有点扁平化www(啊,其实大悲也不容易啊,如果真的要像原著里一样比登天还难吧......人物那么多,鱼锅的叙述又不是正常顺序,改成短短几个小时的音乐剧又要每个人物都形象丰满太难了www)
一粒沙里除了四位主角(Sisi,Tod,Redolf,Lucheni)我其实真的很喜欢Franz (小声)(畏缩)唉,也不能说是喜欢他这个人吧我其实喜欢的是他的人物塑造和一些偶尔的真情,或许是一些同情,理解,惋惜和微微的责备糅合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吧.....
Franz这个形象一出场就有一种比较软弱矛盾的感觉,他的母亲要求他要严厉要坚定要冷酷要强硬,周围的人奉承他而他却事事要听母亲安排,就是有自己的主见也要被压制下来。他的无力感很强,就像那个被判死刑的人的母亲被带上来时他的内心独白:“如果我可以,跟从自己的意愿,如果我不需要,追随义务责任,那我更愿意选择怜悯与仁慈”(私心认为这个翻译好棒,断句非常能体现他的犹豫与内心斗争)但是他最终还是在母亲的要求下回复“不予赦免”.....我想他的本性该是善良的,但是作为君主他必须去遵守一些规则(无论那些东西有利还是有弊,合理还是不合理)这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何况那个时代是多么压抑,从贫民到一国之君都有或多或少的无力感。(???我在瞎扯什么)
天与地之间的开头他对Sisi说一个皇帝并非自由之身,和他在一起往往会身不由己.....敢于在婚前对自己的爱人这么明白的说出和自己在一起的风险(???)的人是很少的吧。这让我想起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列文(我看的是很老的译本,不确定现在通行的译本是不是这个译名www)他把自己以前的日记交给未婚妻,让她决定是否要嫁给自己。能这样做的人得非常有勇气,而且要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爱人。这让我非常的感动,Franz真的是爱Sisi,Sisi年纪尚小,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而Franz却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提醒Sisi,他真的......尽管后面的故事是那么悲伤......(我想,若他们观念相合而又仅仅是一对活在好年代的寻常夫妻,他们会很幸福吧......唉....)
正如Franz担心的那样,Sisi婚后活的并不幸福,婆媳关系也十分糟糕。大家这时候指责Franz“太软弱,不能保护好Sisi,就是一个妈宝男”,我认为是有失偏颇的。诚然,Franz几乎没有例外的都倒向他母亲这一边,无论Sisi怎样向他哭诉,这的确该骂,但是他内心也是痛苦的吧。就像那个问题“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要救哪一个”(????),Franz不想违背生养他又把王位让给他的母亲,但他也不想看到妻子向他哭诉母亲如何虐待她。若是我们自己去面对这样的问题,也会无比纠结的,因为Sisi和她的婆婆之间很难说到底是谁全对谁全错,站在婆婆的角度里看教育Sisi是理所应当(而她又那么强势),站在Sisi的角度婆婆侵犯了她的自由和人格尊严,只能说是两个人都有理但不完全有理(???你在说什么??)。Franz从小在这样强势的母亲的抚养下长大,难免会有盲目顺从的习惯在支配他的态度和决定,因为往往过于强势的家长会有软弱的孩子(笑),对祂们来说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是很难的,想自己决定但是会犹豫和害怕,因为从小就没有多少这样的锻炼机会(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啊.......)。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在Sisi卧室门口Franz的动作。当Sisi把纸从门缝里递出去的的时候他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并想握住她的手。这段真的太戳我......我认为简直就是直接升华了人物。就像悲惨世界里沙威死前写的报告(可能没有那一段我不会那么喜欢沙威www,因为有了这样一段我现在觉得他好好,前文的一些情节也显得好可爱哈哈哈,“你们要我的帽子吗?”卡瓦.....),仅仅是他关心犯人为什么不可以有一把椅子这个小小的细节就太让人动容......Franz的这个小动作也让我感受到了他心里的爱意......
写不动了www,下半段看有没有时间啦.....(你!)
不同观点欢迎讨论,我就是乱写,骂我也可以!!!我不介意的(匆匆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