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宝的理财&花呗现状,说一说储蓄

今天在围脖看到一个百万+粉丝的号分享,说支付宝分析了疫情期间的理财和花呗的现况(真实性我就没法考究了)——
1、 理财出现大规模提现;(至少会损失利息,不急用不会提)
2、 理财出现负投放增长。
3、 花呗可用额度-66%以上已经全部用完。
4、 花呗逾期未还款,已经突破两位数%。
5、 花呗超40%以上还款为最低还款额。
觉得有点感慨,就随笔写一点吧。
又是老阿姨的深夜碎碎念啊,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

去年公司遇到一些事情,有个月工资要延后发放一段时间(大概10天吧)。大部门Boss为了稳定军心,让我们统计下哪些小伙伴有困难可以提前让财务发一部分【实际上是他自己垫,好领导可遇不可求……BGM:感恩的心~】
我这一类已婚已育的老阿姨群体普遍淡定表示不急,然而未婚的小姑娘们大部分直接就开始嗷嗷求补贴——因为没钱还花呗……
这件事情当时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她们的工资到手大概不到5000块,不发工资就没钱还花呗的意思就是——她们的存款至少是小于5000的……
当时比我小一点的已婚妇女同事很震惊地私聊我:她们都不存钱的么?
我笑着说“毕竟还小嘛”,然后收获了一句回复——“她们最多比你小五岁好么?”
看到这句话那一瞬间,我有点恍惚。
啊,确实,24、5岁。
已经不是可以肆无忌惮挥霍着不考虑以后的,小姑娘了。
然后过年放假了,然后疫情来了。
公司宣布在家办公+降薪——是非常大的降幅。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工作五年都没有跳槽,早就想休个长假了,抛开疫情不说,反正我休假也大概率宅家不出门,能看书码字追番打游戏的同时还有钱拿——很爽不是么!
然后第二反应就是——啊、那些已经不是小姑娘的同事们,她们怎么办呢……
还好啦。
至少父母年纪不算大,能帮忙兜底的。

这次疫情我身边的朋友有两个趋势。
一是原本表示单身无所谓,万花丛中过的朋友纷纷表示要正经谈个恋爱了,已婚的小伙伴则开始考虑孩子——大家纷纷意识到了,那种存够钱做个优雅老太太或老爷爷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乐观。
第二就是,月光族朋友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存钱了,没存款有欠款真的抗风险能力为负,关键时刻一时剁手买回来的大部分东西约等于废物……
虽然在这两方面我都没啥大压力。
但是用孩子她爹的话来说,我们也算是亲眼见识了一下,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多么的脆弱。
我觉得,这种认知改变是蛮好的事。

之前好像有说过我爸妈是我高考后离婚的。
所以大学期间我大概是真牟足了劲儿想要独立起来,不要成为妈妈的负担而要能够成为妈妈的依靠——省吃俭用是一方面,节流的同时还各种投稿、外包地努力开源。
具体是什么时间不记得了,但我记得有一天,把我当时唯一的卡插进ATM查询余额,小数点前有了五位数。
我从那一天起忽然觉得有了一点底气——我不再是毫无力量的孩子了,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点点掌控力,我可以在能力范围内用钱帮助我的朋友亲人解决一定的问题,我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选择我的路——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好,自信、踏实、有底气。
后来五位数打头的数字渐增,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却慢慢变成了一个对人生挺满足还蛮有安全感的人。
但即使有了这一段经历,之前我其实依然有个错觉:因为我背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我是个没有退路的人,所以我必须要更努力一些,必须要储蓄以给自己安全感——而其他家庭美满的小孩子没有这个必要。
这也是我当时脱口而出“她们还小”时候的原因。
但是现在的我正经想想——谁没有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呢?
谁都不可能一生毫无负重地前行。

和大多数中国的90后一样,我从小没接受什么正经的金钱教育。(或者说我觉得我大部分知识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看书看来的……
所以在理财这方面,我决定最后分享一波书里看到的知识。
书是一个海归朋友推荐给我的、讲理财的故事书。推荐的时候说虽然是本童书,但是作者是欧洲第一理财大师……大人看也会觉得很有收获。
书名是《小狗钱钱》,我觉得最有用的,是6和7:
1.金钱会暴露一个人的本性……就像一个放大镜,它帮你更充分地展现出你本来的样子。
2.不要为失去的东西而忧伤,而要对拥有它的时光心存感激。
3.钱的数目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来使用它。我们首先必须学会量入为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获得更多的钱。
4.为别人解决一个难题,你就能赚到很多钱;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的和拥有的东西上。
5.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
6.收入分配:50%收入变成“我的鹅”(投资增值),40%作为梦想储蓄,剩下的10%零花。
7.72公式:A用72除以年利率,得出的数字就是这笔钱*2需要的年数。B用72除以通胀率,就知道多少年后你的钱只值现在的一半。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这篇有多少人会看到……
毕竟B站专栏区的流量本身有点惨,最近又是两个大活动正在举行中……
不过,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因为这篇文章有所改变,那我也不算白写吧。
至少也记录下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供未来的自己回忆。
说起这个最近一直想写篇关于写作初心、流量、作者和读者之类内容的随笔……
为什么预定要写的东西没有完成……却灵光一闪对着新的话题写了这么多东西……
思维太发散……果然是码字人的通病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