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穿浪双体型!俄罗斯航母又出新方案!


在俄罗斯唯一的一艘现役航母已经状况日渐没落后,俄海军显然不能接受作为5常之一而没有航母可用的现实,因此各种航母新方案都开始讨论。而其思路也越来越清奇,从过去9万吨级的暴风级常规航母,发展到今天准备用排水量不到4.5万吨的舰体,也就是和戴高乐级差不多的排水量,而实现和福特级差不多的航空甲板实用面积。如此高效的甲板实用形式,若没有在开玩笑的话,只有通过双体船的方式来实现了!有专家表示,俄罗斯正计划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双体轻型航空母舰。双体航空母舰的设计由俄罗斯克里洛夫国家研究中心提出,其模型曾于去年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亮相。这艘非核动力轻型航母的排水量约为4.5万吨。设计长约305米,宽78米,吃水深度8.5米,动力系统为燃气轮机推进,巡航里程可达8000海里,最大速度为约52公里每小时,海上自持能力60天。
乍看表面数据还不错,52公里每小时的航速相当于28节,也不算很快,比不上001和小鹰号,但是比戴高乐号和女王级都快一些。在舰载机方面,预计这艘航母能搭载一个约46架飞机的舰载机联队,包括28架苏-33战斗机和米格-29KUB战斗机,4架机载预警飞机和14架卡-27直升机。大约是美国航空母舰舰载机数量的一半。但明显大于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双体轻型航母还将装备海用型铠甲防空导弹以及反潜武器和电子战设备。这艘计划中的航母的最大价值,就是用大约相当于戴高乐号的排水量、动力功率,来实现相当于7万吨级常规航母的作战能力。关键点就是他是单双混合的舰体。当然更可能就是纯粹的双体船。因为单双混合舰体还是一个没有多少先例的概念。要通过4万吨的双体船实现相当于7万吨常规航母的甲板面积是可以做的到的。但为何全球到目前并没有真正的双体航母呢?

这就是在于双体船的弱点比优点更多。双体船是靠两个并联的排水舰体,来实现更大的共同甲板,但是这也造成双体船表面甲板下的空间利用率不高。飞机的机库倒是比较好解决,无非在表层甲板下面再加一层。但是动力系统却不好安排。只能把2组主机分别安排在2个分离的排水舰体里面,这样动力的协调就非常麻烦。一旦一侧损坏,或者一侧动力输出比另一侧更强或者更弱,这个船舶的航线就会偏向,而仅仅靠舵机的纠偏是非常低效率的。
两个较大的船体分离,还让整船的结构强度严重不足,很难达到航母级别对高强度舰体的基本要求。而且双体船的抗战损能力也不高。一旦一侧排水舰体中雷或者被反舰导弹命中,那么进水后上甲板就会严重的倾斜,比整体式航母更容易因为飞行甲板的倾斜而丧失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双体船的抗海上大浪的能力严重不足,单体航母由于深吃水和他的“不倒翁”式的设计,可以面对大浪时,出现有规律的纵轴前后起伏和有规律的横摇,这种横摇和钟摆一样,非常有规律而且有惯性,即使航母出现比较大的摇摆,但是仍然不会造成甲板表面的舰载机出现严重的滑落。而双体船由于总吃水体积小,而双吃水舰体在大浪下的起伏更严重,会出现严重的埋头浪和无规律的严重侧倾,翻船概率比单体舰艇反而更高!

全球各类航母已经出现了100多年,从来没有一艘真正是双体或者是单双混合体的航母,肯定是有其道理的。其实双体船在造船界早上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除了一些中小型特殊的滚装船、工程船、测量船或者游轮是双体外,还从来没有数万吨以上的军舰是双体的设计,俄罗斯海军想第一个吃这种螃蟹,说到底也是钱包不足和近乎走投无路下的投机取巧。就像有人说的。按照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海军的PPT,他目前应该至少拥有6艘以上的新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