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来中国喝过哪些酒?
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是典型的“威尼斯商人”,公元1271年,年轻的他跟随父亲和叔叔游历世界,在那个没有飞机、高铁和汽车的时代,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历时4年多时间来到中国,并在这里待了17年,回去之后口授一本《马可·波罗游记》,面向整个西方世界打开神秘的东方之门,由此有了世界著名旅行家的称号。
这本游记在当时绝无仅有,他游历了中国12个行省,记录下泱泱大国的地理文明、风俗习惯,还详细叙述了这里的饮食文化,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酒。
叙州府白酒让他深深着迷
“……居民以肉、乳、米为粮,用米及最好香料酿酒饮之。”“各种商品(从长江、岷江)大批地运往各地销售。”
——《马可··波罗游记》
公元1287年,马可·波罗从云南返回大都途中,经川南叙州路时如此记载。可见当时川南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民户殷实,老百姓有肉吃,有奶喝,还有家酿的粮食好酒。
中国的粮食酿酒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发展到元朝已有粮食酿制、经蒸馏而成的白酒出现,川南一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更是天生的酿酒基地。僰人好饮酒,善酿酒,由来已久。
马可·波罗所见证明,在元代叙州府白酒的酿制技术有些许不同,所谓“香料”即是中药,在制曲、配料过程中,按照独特方法添加药材,除了增强曲的发酵力之外,还能在酒体中自然贯穿足量的药材香气,改变酒的品质和颜色,这也是中国保健酒的开端。
当时,诸如长春法酒、神仙酒、地仙酒、枸杞酒、茯苓酒、蔷薇酒等滋补酒极受欢迎,被冠以“仙酒”之名。
马可·波罗对这类酒深深着迷,称赞其“味佳”“色清”“易醉”,十分“醇美芳香”,比其它任何酒都更容易使人沉醉。以极高的评价把中国酒介绍给了西方世界。
天马西来酿成“元玉浆”
“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而其味佳,其名为忽迷思。”
——《马可·波罗游记》
“忽迷思”即马奶酒。奶酒最初便是来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以动物皮囊盛奶,在颠簸中乳汁自然发酵变成奶酒,这种方法产生的酒度数低,不易醉。但牧民发现了这一点,进一步蒸馏加工,才形成了度数高、酒劲大的真正奶酒。
马可·波罗到了中国,受到忽必烈的热情欢迎,设宴以美味马奶酒招待,还给予他公职,更方便了在中国各省行走。
据说元朝大汗忽必烈豢养了成千上万的壮马和牝马,血统优良、色白如雪,只有成吉思汗的直系亲属,才有资格饮用这种马乳。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忽必烈在宫廷宴会上,把马奶酒盛在金碗里,款待有功文武大臣。
经过六蒸六酿后的马奶酒清彻透明、如饮醇醪,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将马奶酒封为御膳酒,是接待贵宾的佳酿,也是蒙古骑兵征战沙场的必备食粮。马奶酒以“元玉浆”的身份与紫玉浆(葡萄酒)双双进入“蒙古八珍”之列。
蒙古族饮马奶酒历史久远,每年七八月都是酿酒的季节,辽阔的草原上到处弥漫着清香。除了游牧民族,还有许多人爱极了马奶酒,据《湛然居士文集·卷四》记载,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写诗向蒙古族的朋友索要马奶酒: “天马西来酿玉浆,革囊倾处酒微香。长沙莫吝西江水,文举休空北海觞。浅白痛思琼液冷,微甘酷爱蔗浆凉。茂陵要洒尘心渴,愿得朝朝赐我尝。”
马奶酒堪称是“豪饮不伤身”的草原特产饮料,哈达和奶酒,是蒙古族对贵客的最高礼仪,祖祖辈辈传承至今,在动人的敬酒歌之中,最礼貌的回应就是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也品尝少许,才不辜负这诚挚之情。
和田、太原规模化酿造葡萄酒
“从太原府出发,一路南下,约三十里处,出现成片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
——《马可·波罗游记》
说起葡萄,便不得不提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他不仅引入了欧洲品种的葡萄,还带回来了酿造葡萄酒的工艺。
元朝是我国古代社会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据《元史·卷七十四》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祭宗庙时所用的牲齐庶品中,酒采用“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乳”即是马奶酒。
至元二十八年五月(1291年),元世祖在“宫城中建葡萄酒室”(《故宫遗迹》),在当时元大都宫城制高点的万岁山广寒殿内,还放着一口可“贮酒三十余石”的黑玉酒缸,名为“渎山大玉海”,此缸至今尚存于北海团城。
忽必烈如此爱酒,马可·波罗受其影响,游记中便少不了关于葡萄园和葡萄酒的记载。
在“物产富庶的和田城”这一节中,他写道:“(当地)产品有棉花、亚麻、大麻、各种谷物、酒和其它的物品。居民经营农场、葡萄园以及各种花园。”
在描述“太原府王国”时,则这样记载:“太原府园的都城,其名也叫太原府,那里有好多葡萄园,制造很多的酒,这里是契丹省产酒的地方,酒是从这地方贩运到全省各地。”
许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误以为葡萄酒是近代才从西方传来的新鲜玩意,却不知这是我们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酒文化之一。
更有人认为,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将葡萄酒酿造技术带去了西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写的就是边塞将士们开怀畅饮葡萄美酒的旷达场景。
富庶又充满智慧的东方古国,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由这位意大利旅行家向全世界传播开来,也让现在的我们对过去充满了无尽遐想。